解世豪,高贯发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历经百年,虽成效卓著,然亦不尽人意。改革一直是学校武术教育发展进程中的主旋律。著名武术专家邱丕相[1]、武冬[2]、赵光圣[3]分别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突出拳种、优化套路、强调应用、弘扬文化;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等具有代表性的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思想,引领着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动向与趋势。然而,却并未解决“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中小学武术套路教学与学生武术认知形成巨大落差、武术套路技术的封闭性及教法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激情、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复杂难学,课时少,令学生力不从心等[4]”现实问题。近年来,不同层面的国家政策、社会导向、学校施策对学校武术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学校武术仍未达到理想化发展目标。审视影响中小学校武术教育持续发展的众多因素,武术教育竞技性问题的解决是化解当前学校武术开展难的关键点。
技术是学校武术开展的载体,学校武术技术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桥梁。这一“物质中介”产品的好坏,影响着受众的认可及接纳程度。就武术教育本身而言,其技术教学的内容、形式的好坏是导致武术出现问题的重中之重[5]。审视学校武术的技术属性可知,竞技性远离了武术归属日常生活的初衷。
学校武术技术的形成,是中西方文化思想融合后的产物。学校武术技术内容包含“规定”与“自选”两大体系模块。所谓“规定”内容就是国家组织专家创编的规定套路;“自选”则是在校本课程指导思想引领下,依据区域学校特点选择开展的内容。当前,学校武术主要是以“规定”内容为主。
政策是武术进入学校的制度保障。教育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增设武术,规定了中小学校开展武术的具体内容。1918年秋,经中华民国国会表决,正式通过把《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高等以上各学校之正式体操[6]。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简称教育部,曾称国家教委)分别于1956年、1961年、1978年、1987年、1988年、1993年相继制定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等纲领性相关文件中就有武术方面的内容。教育部相继颁布的中小学体育大纲规定武术内容有: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组合、初级长拳一路、初级长拳二路、初级长拳三路、青年拳、初级剑、初级棍、武术操、青年拳对练以及后来添加的五禽戏、八段锦等[7]。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施纲要》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2010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2011年《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可为中小学武术培训教材参考用书,为学校武术技术竞技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路径。综上可知,竞技性是中小学武术技术的特有性质。
竞是竞赛和竞争之意;技是技艺和技能的意思。体育的竞技性是指体育竞技中竞争程度的属性[8]。从词意而言,体育所蕴含的竞技性是褒义词,突出体育竞赛的可比性与竞争性。学校武术融入竞技性终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通过培养习武兴趣,养成锻炼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体认民族传统文化,提高修身养性的境界。然而,对于武术界人士而言,竞技性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却褒贬不一。如竞技武术常被认为是西方体育下的产物,是“西式体操”,与传统武术的发展背道而驰。那么,竞技性对学校武术发展带来的影响值得探讨。这也是影响学校武术技术改革走向的大问题。
竞技性关照下的学校武术技术呈现出规范化、量化特点,具有竞技化审美诉求,无形中融入竞赛规则意识。朝着竞技化发展的学校武术技术,突出基本手型、手法、步型、步法以及基本动作招式的量化指标考核。如马步要求大腿水平、膝关节与脚面垂直、两脚尖朝前且略宽于肩、上身需立直中正、下颚微收、眼目视前方等。学校武术技术的竞技性日益彰显。量化性的学校武术技术贯穿教与学的始终,影响着教师教与学生学武术的全过程。教师教与学生学在动作标准、阶段性考试、期末测验等环节中以量化指标为尺度,决定着武术技术水平的好与差。学校武术的“竞技”更多的关注于技术的物质层面,然而,来自教学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过多关注武术技术封闭性练习的掌握,使“有形练”的套路永远停留于模式化的有形操练[9]。这种有形的操练要求凸显出竞技性量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只要求学生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反复的练习,却很少关注武术内在的文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练习武术的兴趣,感觉到武术课的枯燥乏味,产生了不愿习武的想法。
学校武术的竞技性侧重突出了技术的可比性,为学校武术课堂的期末考核与校园武术竞赛提供了测评的标准与尺度。从体育测评的视角与竞赛角度来看,学校武术的竞技性是利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不仅能为教师的教学目标实现与达标设定提供参考标准,也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这是符合课堂教学发展规律的。然而,通过对武术教学现场—武术教育观摩,发现其课堂气氛安静而沉闷,缺少人与人之间配合练习的形式,缺少竞争因子,学生表现出被动学练的状态[10]。可见,学校武术融入竞技性一定程度上是淡化着学生习武的兴趣。学校武术的竞技性内涵着竞赛的元素,本应通过学校武术教育弘扬团结竞争精神,可现实却是没有把竞赛的优势凸显出来。
对学校武术竞技性的重视,忽视了武术丰富的文化性。在西方体育思想视域下诞生的学校武术,从技术形成与再现、教学方式与方法等方面更多的是停留在体育思维框架内,影响至深的是对学校武术竞技性的肢体动作要求,却并未真正从武术本体的视角审视学校武术。譬如武术的每个招式都蕴含着攻防技击性,武术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通过肢体动作呈现出中庸、内敛的文化特质。正如金玉柱在《对“拳之势”的智慧论绎》一文中指出的“武术招式不无诡异的是时中含有变的因素,所以技法万象才能异彩纷呈”那样,学校武术的招式也应追求变的多样性,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标准。
学校武术融入竞技性对正确发挥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带来了障碍,也弱化着学生参与武术的乐趣。技术是学校武术发展的元点问题。解决技术这一关键环节对学校武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就需要对学校武术技术本体进行重新审视。
技术一词是一个泛概念词,常被解释为科学的应用;技术是科学中关于机制和方法的研究;技术是工业过程中的社会知识;技术是工程实践[11]。需要说明是,学校武术技术更多的是指体育运动项目范畴的技术。朱智贤(1989)的《心理学大辞典》,把运动技术定义为:人们按身体运动的规律所确定的运动合理手段。人的跑、跳、投、拉、推等基本能力是运动技术的基本结构。任何运动项目都是由若干技术动作组成的,是人们实践认识的结果[12]。从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内涵来看,审视学校武术技术的特点,结合学校武术技术的基本元素、技术动作构成与学练特点可知,学校武术技术是体育作用下的产物。因此,从技术的体育回归、竞技性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视角出发,需要对学校武术技术的价值进行再审视与再定位。
竞技性对学校武术而言是一把“双刃剑”。要发挥竞技性的作用,防止一刀切思想的渗入。学校武术竞技性重在竞争与竞赛,学生习练武术需要竞争元素,激发习武热情,需要竞赛引导,激发习武动机。然而,人们对学校武术竞技性认知与实践操作步入误区,过于追求动作的外在表现与量化达标,显然存有对竞技性认知的片面化。这种竞技思想导致的是学校武术过度追求标准化评比与动作肢解的单一化,忽视了武术技术文化的整体性与多元性。因此,学校武术要追求竞技性蕴含的竞争与竞赛价值取向,掌握好学校武术技术的竞技性乃至竞技化“火候”,充分发挥学校武术竞技性价值的正向性。
武术技术追求的是整体与多元化的发展取向,学校武术技术的走向也应如此,切忌一刀切式的标准化。学校武术技术的多元价值取向表现在技术的理念、技术的训练与技术的追求。技术的多元对应的是单一化。在学校武术技术定型与评判中,应以哲学的视角、儒家的文化、中医的养生视野感悟武术的技术蕴含。学校武术技术的整体对应的是碎片化的肢解动作,应以天人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整体观审视武术技术的特性,防止学校武术技术动作的项目化,如散打项目。在学校武术发展的演变中,应以多元的、整体的文化眼光关照学校武术技术的走向,防止学校武术技术的片面发展。
技术归根结底应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学校武术技术的改造与调试,学校武术技术的竞技性,也是顺应“土洋体育之争”时代变迁的结果。体育生活化,突出通过体育实践立足“生命、生活和生存”的存在,体育与生活存在关联性,发展学生的规则意识[13]。学校武术技术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与生活存有密切关系。学校武术技术应恪守技术规则与契约规则。技术规则是不能伤害生命,体现为生命关怀;契约规则源于主体间商谈,是对体育项目之为该项目的界定[14]。学校武术的技术规则和契约规则界定,指引着学校武术发展的走向。学校武术教育的理想是通过技术练习达到育人成人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更好地适应生活。学校武术技术是学生融入生活的载体,即学生通过技术融入生活、享受生活。学生通过体悟技术特质,加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工作就是娱乐,娱乐就是生活。”这是技术教育的理想[15]。学生练习武术时有了快乐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便具有了习武动机。学生的习武动机决定着学生习武时间的长短。达到学生习武快乐的目的就是满足学生们的心理需求。通过习武获得认同感、幸福感与成就感。学生们选择习武一定程度上是想让别人得到“习武”身份的认同,贴上习武的标签。就像吕韶钧教授所言,民间习武共同体之所以能将群体成员凝聚在一起,其核心特征表现为:具有共同的目标是民间习武共同体生成的前提;内部成员的身份认同是民间习武共同体存在的基础;而群体的归属感则是民间习武共同体维系的重要纽带[16]。学生习武应建立在共同兴趣的基础上,通过习武形成特定的群体,无形中收获归属感,这也是学生习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获得快乐的前提与基础,是定位学校武术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竞技性对学校武术发展而言,功不及过,要辩证地看待学校武术竞技化的问题。竞技性是主观思想,引领着事物的走向。竞技性的客体不同所产生的作用亦不同。如竞技武术的诞生就是典型的样板。它为武术走向世界、走进奥运吹响驶进的号角。毋庸置疑,竞技武术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难、更新”,是属于职业武术、专业武术的范畴。它突出的是高精尖的境界,是少数专业运动员从事的项目。而广大普通类中小学生是难以接受竞技性较强的学校武术的。这也是当今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缘故之一。
中小学生是习练学校武术的对象。学校武术的改良与发展应适应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中小学生练习武术的目的追求的是身心健康,是快乐,是享受生活,是身份认同。学校武术教育价值功能应围绕着学生习练武术的动机与目的进行的科学定位与释放。普通类的中小学生是特殊群体。其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决定了学校武术主体间的构成不能以竞技武术的标准与要求来指引着学校武术的发展。
学校武术的发展应坚持主体性。学校武术要突破竞技这道篱笆,突围竞技武术惯性发展的怪圈。以西方体育标准规范自身的竞技武术,在经历了数十载漫长光阴的竞技、奥运之旅后,仍不被奥运会这一西方体育的“最高标准”所承认,也证明竞技武术之前的标准化思路并不完全合适。如此便不得不改弦易辙,以更为自尊、自主的方式发展。所以,中国武术的未来标准化之路,必须“以我为主”[17]。学校武术防止陷入竞技武术发展的模式,应走出自我发展的特色道路。
学校武术发展的道路应从外在借鉴竞技思想模式的属性发展转向内在的传统文化挖掘为主,突出学校武术文化主体性。中国武术维护自己的文化“主体”,就要在发展中坚守文化的“主体”地位,充分彰显其文化的哲理、健身、娱乐、技击等价值功能,根据中国武术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18]。学校武术的发展应摒弃过度竞技化思想的指导,从维护传统文化的主体视角看待学校武术的发展。学校武术向内寻求自身的发展,应从文化理念、技术动作构成、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着手,打造适合学生习练的武术技术体系。
中小学校武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定有评价体系、课程考核等完整的环节内容。学校武术教育课程中的考核评价包括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而这种考核实质上是需要有考核标准或考核要求。这也是释放竞技可比性价值功能的着力点。可比性是学校武术教育考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有了可比性指标或标准才能很好地满足课程考核评价的需求。学校武术教育重在“育体育心”,是一门教化的学问,是一门“成人”的学问,隶属体育但又高于体育。这就需要跳出竞技量化的范畴,制定学校武术教育的可比性标准或要求。学校武术教育的可比性依据普通类学生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注重传统武术文化的整体性、学生习武技能掌握熟练程度、技术风格特点、内在武德表现来综合评判,防止对普通类学生依据竞技武术评判标准进行评价考核。
中小学武术教育的开展需要武术赛事的开展。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性彰显竞赛的元素。武术赛事可激励学生们习武动机的延续性,还可满足学生习武身份的认可感。学校武术教育中的竞赛元素需要挖掘与整理,打造属于学校武术竞赛的模式。学校武术竞赛元素在突出学生主体的基础上,重在比什么、怎么比的问题,建构属于学生主体的武术竞赛模式。
学校武术教育发展在迎来国家政策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诸多发展瓶颈。制约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瓶颈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的问题。百年学校武术发展,应从小处问题着手,解决实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