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

2021-01-06 23:10蔡勋星王保定张红岩黄寒晓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1年9期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水源水土保持

蔡勋星,王保定,张红岩,黄寒晓

(1.南阳市白河橡胶坝管理处,河南 南阳 473000;2.南阳市水土保持监测站,河南 南阳 473000;3.新蔡县水利局,河南 新蔡 463500)

1 水源区概况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西部,地处伏牛山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820 mm,平均径流深230 mm,光热、水资源丰富,植被种类繁多。水源区在南阳市境内面积为6 361.94 km2,其中农地面积69 392 hm2,林地面积3 720.67 km2,草地面积282.28 km2,荒山荒坡面积1 133.60 km2,涉及西峡、淅川、内乡、邓州等 4个市(县),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水土流失区。

水源区内水土流失不仅影响水源区自身发展,还直接影响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及安全运行状况。水源区综合治理从1994年开始规划,进行项目建设实施,在狠抓治理的基础上,列入长江中游重点治理区,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切入点,根据各个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特点和利用方式,建立了水土资源环境保护与土壤耕作保护相结合的治理开发体系。

2 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及成效

2.1 治理措施

铁瓦河流域总流域面积1 817 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 251 hm2,占总流域面积的69%,人口多、耕地土地面积小,坡耕地和荒坡占比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在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上,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重、治理与开发并重、技术措施与行政措施并重、治理与监督并重的原则,治理措施主要包括:①水平梯田布设。在坡度<10°的原有坡耕地上布设水平梯田。②抽槽及水平阶布设。大于25°的荒坡,沿等高线进行抽槽整地,开挖断面深宽各 1 m长度不限的沟槽,栽植板栗、柿子、花椒、二花等经济林种。③鱼鳞坑布设。在地形破碎的山坡或疏林地上修建鱼鳞坑。④谷坊布设。在沟道中部或切沟沟头上方,布设谷坊群。⑤水窖布设。按照水窖的控制面积及集水条件,在责任田、地边、路边修建水窖。⑥生产路布设。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沿村庄及农用地边和经济林地边修建 3~4 m宽的生产路。

2.2 治理成效

铁瓦河流域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173 hm2,完成坡改梯145.30 hm2,经果林 346 hm2,水保造林 302.10 hm2,龙须草种植 156.70 hm2,封禁治理222 hm2。治理效益主要表现在:①蓄水保土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土壤侵蚀模数由 3 200 t/(km2·a)减少到773 t/(km2·a)。②生态效益。通过造林种草,封禁治理措施,林草种植面积增加146%,森林覆盖率由 17% 提高到43%。③经济效益。通过综合治理,流域内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土地利用率提高20%,人均基本农田增加0.03 hm2,人均经济林增加0.06 hm2。

铁瓦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与浅山丘陵地开发利用相结合的试点。由于铁瓦河小流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性质、水土流失现状、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民生活习性等在水源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铁瓦河流域的治理开发和管理方法可作为典型代表在浅山丘陵区推广应用。

3 生态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成效

3.1 治理措施

毛河小流域位于深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流域天然植被覆盖率73%,年降雨量890 mm,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具备发展林业的良好条件。把“大封禁、小治理”作为毛河小流域基本治理的方针。

治理措施主要是营造水源涵养林和疏林地。根据营造水土保持林的标准和立地条件,一般选择营造水源涵养林(松栎混交林)。营造混交林除马尾松与桦栎混交林外,在立地条件较好地方还可营造火炬松与桦栎混交林或者其他树种与马尾松、火炬松混交林。通过改造稀疏林地(栎、松、柏、槐),使疏林变密林,建设乔、灌、草混交林,提高地面植被覆盖度,增加坡面土壤肥力和抗侵蚀能力。补植更新树种一般以灌木为主,形成乔灌混交林,有利于促进林木生长,使其尽快恢复植被,提高森林郁闭度。树种选择可生产易于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干果的油桐、板栗、核桃和优质中药材山茱萸等。

3.2 治理成效

毛河小流域已累计治理面积444 hm2,其中造林 121 hm2,种植及改造经果林 36 hm2,用材林及疏林补植 85 hm2,封禁治理 308 hm2,在短期内使植被郁闭度达到92%。闸沟造地 7 hm2,使人均耕地由原来的4.10×10-2hm2增加到6.00×10-2hm2,基本上实现了粮食自给有余。修建蓄水池 5 座,沉沙池 4 座,整修灌排水渠 1.70 km。治理效益主要表现在:①生态效益:经过封禁治理的开展,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73% 提高到97%,植被郁闭度明显提高。②经济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及管护,粮食总产量由治理前的10.30万kg上升到现在的14.85万kg,达到自给有余,林果业已占人均纯收入78%,土地产出率比过去增长93%,山茱萸、板栗、油桐等林产品不断进入市场,商品率达80% 以上。③社会效益。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建设的基本农田使粮食自给有余,林果业也已形成规模,经济收入的增加带来了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双重提高。从而促进了社会稳定,带动了流域经济的繁荣昌盛,实现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与山区经济和提高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良性互动发展。实践证明“大封禁、小治理”的治理方针对毛河小流域是符合实际切实有效的。

4 商品基地型小流域治理措施及成效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的小流域治理经过不断治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些地区能结合本地实际,立足自然资源,运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规模开发,发展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水土保持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形成了规模化治理、区域化开发、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如西峡的山茱萸、猕猴桃产量均居全国首位,淅川、内乡、邓州形成了以板栗、核桃、花椒、龙须草、黄姜为代表的林、果、药材基地建设。

内乡县寺河小流域位于丹江口水源区的浅山丘陵过渡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兼有南北方的气候特征,适合板栗及油栗的种植。区内原有板栗150 hm2,开展流域治理以来,营造的经果林已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水土保持效益,通过引进优良品种,在流域内营造高枝多头油栗300 hm2,并对原有150 hm2板栗进行了高枝多头油栗嫁接。油栗每公顷年产4 500 kg,生产应用前景广阔,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淅川县张南沟小流域位于西簧乡北部,属丹江水系淇河流域,总面积944 hm2,该流域属深山区,1999年,张南沟小流域被列入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第二批治理流域,开始对该流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治理成效。特别是 2000年以来,种植黄姜 273 hm2,套种核桃 17万株,黄姜年产量7 500 kg,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带动了本县及邻县黄姜的大面积种植,现已形成较大规模的黄姜生产基地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西峡县依靠山区,利用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成了以猕猴桃为主的果、药经济带,以香菇为主的果、菌经济带。目前,西峡县的猕猴桃基地发展到5 000 hm2,被命名为中国唯一的“名优特经济林猕猴桃之乡”,山茱萸发展到12 000 hm2,产量占全国的60% 以上,天麻发展到500万穴,建成中国最大的优质山茱萸、天麻商品基地县。特别是石槽沟流域的双龙镇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乡镇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香菇市场。

由此可见,小流域治理措施的内容在不断丰富,并起得很好的辐射作用,激发了水源区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热情,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充分展现新时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成效,从而以经济效益带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变山区自然与经济面貌,推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5 结语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切入点,根据各个小流域的生态、经济特点和利用方式,建立水土资源环境保护与土壤耕作保护相结合的治理开发体系。从宏观上做到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微观上做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依托当地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培养支柱产业,加快生态建设,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初步形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体系,遏制了水源区水土流失,达到了资源再生、作物增产、农民增收、经济繁荣的效果。经过多年的治理,创造了多种开发治理模式,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这些典型的流域治理新模式在逐步外延扩大,为同类区域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提供了成功的示范和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丹江口水库水源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丹江口水库的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概述
水库移民农地流转与生计恢复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ETM+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
丹江口水库河南外迁农村移民安置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