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扬州西北郊的瘦西湖,是隋唐时期由蜀冈山的水与其他水系汇合流入大运河的一段自然河道。清朝初年,杭州诗人汪沆赋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之名被流传至今。瘦西湖以它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底蕴而著称。
瘦西湖的景区主要有:御码头、西园、冶春园、绿杨村、卷石洞天、西园曲水、四桥烟雨、虹桥、长堤春柳、叶园、徐园、长春岭、琴室、木樨书屋、棋室、月观、梅岭春深、湖上草堂、绿荫馆、吹台、水云胜概、莲性寺、凫庄、五亭桥、白塔晴云、二十四桥等。
历代的诗人墨客喜爱把瘦西湖比喻为清秀婀娜的少女,而区别于妩媚丰腴的杭州西湖。从范围上讲,瘦西湖自史公祠向西,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西圆曲水、小金山、白塔、五亭桥,至观音山而止,而瘦西湖公园则从长堤春柳至观音山。瘦西湖全长4.3km,沿湖分布着许多小巧别致、依山傍水的建筑物。有的伸入湖中,有的架于波面,有的曲径通幽,有的建于山上,各个姿态万千,清绝深邃。
瘦西湖园林很有特点,它有限的空间有非凡的秩序,沿着一条水,所有的园林景致都在水的两岸展开,形成了集南方之秀与北方之雄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又在统一的风格中千变万化,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在最阔的湖面上,五亭桥、白塔突出水面,成为瘦西湖的象征。瘦西湖因为有了灵气,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百鸟栖息,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瘦西湖之美,还在于它的蜿蜒曲折、古朴多姿。水面时展时收,形态自然动人,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一条玉色彩带。湖光潋滟,清澈碧绿;花木扶疏,连绵滴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四时八节,风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无穷奇趣。尤其待到烟花三月,漫步于瘦西湖畔,但见几步一柳,好似绿雾般柔美动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鹃、碧桃等妩媚的花树陪伴,更加舒卷飘逸、窈窕多姿,万般诗情画意尽现其中。
优雅的景致博得了人们的青睐。我国古代的一些文人墨客基本上都去过扬州,而且都留下了一些非常著名的诗句。唐代大诗人李白送朋友到扬州去,临别的时候曾赋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瘦西湖独特的风韵成为历代皇帝下江南巡游休闲的必经之地,清朝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胜,甲于天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