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1-01-06 07:45陈宇琦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世卫公共卫生共同体

陈宇琦,金 新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2020年3月,在致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慰问电当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是对国际社会的回应与号召,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重要主体的责任与担当。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细化和延伸,这一理念的提出具有多重现实背景,其内涵与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一、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出的现实背景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道时代的分水岭,也是对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严峻考验。事实证明,人类并没有为大规模公共卫生危机的发生做好准备,为了捍卫各国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需要更加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治理理念。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习近平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应运而生,包含着丰富的具体思想,为改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现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形成强烈冲击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对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很多国家在首轮疫情当中反应迟缓,错过了最佳的窗口期,导致防疫战线被动延长,无法有效应对第二、三轮疫情。依然在不断上升的确诊和死亡人数给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有的患者因医疗资源不足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的患者无力承担昂贵的治疗费用。长时间的居家隔离给普通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还有很多医疗工作者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国际贸易和世界各国的国内经济遭受了重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0年全球经济萎缩规模达到了3.3%。逆全球化思潮再次泛起,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本国在跨国贸易当中的地位,希望产业链与供应链能够实现从国外到国内的转移。世界各国的国内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航空业、旅游业等重点服务行业举步维艰,部分国家的高失业率已经成为社会动乱的导火索[1]。

最后,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国际格局演变的催化剂。2020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防疫不力和由此引发的经济衰退成为特朗普政府严重的减分项。从政府到媒体,美国对中国疫情的无端指责和刻意抹黑使中美关系进一步降温。2021年6月,美国国务卿对中国在疫情溯源中的工作进行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予以有力还击,并对美方的生物实验室表示了质疑。疫情初期,欧盟内部各自为政,对成员国的求助视而不见,这可能会使欧洲内部的离心力进一步加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与疫情的斗争当中得到了来自中国的真诚援助,这可能会有助于消解此类国家对中国的警惕和偏见[2]。

(二)现有的全球公共卫生体系不足以有效应对新发传染病危机

首先,世界卫生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通过世卫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早期,该组织就与中国取得了及时的联系,迅速介入到中国疫情防控的工作当中。此后,无论是与中国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还是派遣专家组对中国的主要城市进行实地考察,都展现出双方良性互动的积极意愿。但遗憾的是,这种约束力较弱的合作机制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面对美国的消极配合和毫无根据的指责,世卫组织显然缺乏有效的反制措施,导致该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其次,主要国际组织在本次疫情应对中缺位。作为非传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显然需要多个国际组织的积极参与。但遗憾的是,本次疫情应对当中并没有看到主要国际组织的身影。联合国安理会曾在艾滋病防治和埃博拉疫情应对当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了多个专门性的决议。但是针对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安理会并没有提出任何具有建设性的倡议[3]。

最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参与有待加强。在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今天,有效的区域公共卫生合作也许可以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带来新的助力。本轮疫情当中,区域性公共卫生合作既有亮点也有不足。以中日韩和中国-东盟为代表的抗疫合作体现了区域内治理主体的良性互动,但是这样的合作机制具有临时性,还没有形成专门性的公共卫生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当中,中国与俄罗斯的深厚情谊再一次经受住了危机的考验,但其余国家之间似乎缺少积极的互动。

(三)主要西方国家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意愿和能力减退

首先,美国成为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合作的破坏者。新冠肺炎病例最早在中国武汉被发现,所以美国等主要西方国家一开始对疫情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疫情早期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引起这些国家的警惕,反而被部分政客视为“制造业岗位回流的好机会”。随着新冠肺炎在全世界的扩散,美国公共卫生体系的缺陷被充分暴露出来。政府逃避现实,企图用抹黑中国的方式来转移视线,推卸抗议不力的责任;西方媒体助纣为虐,多渠道煽动民众的反华情绪;民众缺乏公共卫生常识,进一步加大了防疫工作的难度。种种负面因素叠加,导致美国成为全球抗疫合作的搅局者[4]。

其次,主要欧洲国家自顾不暇,无力参与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令人遗憾的是,主要欧洲国家也错过了中国通过艰辛努力争取到的防疫窗口期,导致欧洲成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又一个重灾区。急速上升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使意大利的公共卫生体系近乎瘫痪,欧洲盟友的袖手旁观也为欧盟内部增添了新的裂痕。塞尔维亚总统不再寄希望于欧洲国家,转而向中国和俄罗斯寻求帮助。德国扣押邻国进口的医疗物资之后,欧盟开始限制医疗物资对区域外国家的出口。种种迹象表明,主要欧洲国家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的能力和意愿也在下降。

最后,新兴发展中国家也饱受疫情困扰,无暇顾及国际抗疫合作。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形势也不容乐观。继美国之后,印度是世界范围内疫情第二严重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的确诊人数已经逼近3000万大关。印度的基本公共卫生条件较差,普通民众的科学防疫意识有待提高,医疗卫生系统运转压力极大。不容乐观的是,印度本土产生的变异毒株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可能会加大疫苗研发的难度。巴西的确诊人数位居世界第三,已经超过了1700万例。由于各地方政府在疫苗问题上态度各异,导致该国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再次出现反弹。事实表明,此类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国内疫情应对中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暂时无法对国际公共卫生合作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新方案。

(四)应对疫情的中国模式成效显著

首先,中国在数月之内就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当中,中国人民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面对未知的新发传染病,中国政府和人民没有逃避现实,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实现了集结和动员。针对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开启了全民抗疫模式。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之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各省市和部队集中医疗资源和医护人员,集体奔赴武汉前线。事实证明,保卫生命永远优先于发展经济,中国的选择是正确的,也是有效的。

其次,中国的抗疫模式得到了世卫组织和各国有识之士的支持和赞同。疫情初期,中国的封锁和隔离措施曾经遭到部分西方媒体的歪曲和质疑,但疫情中后期的发展形势表明,这一决策的确有效遏制了确诊病例的增加。中国以开放的态度欢迎世卫组织来华工作,部分专家组成员也承认,对中国几大重要城市的实地考察使他们改变了心中的固有偏见,开始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中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中国官方组织编写了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白皮书,全面总结了疫情爆发以来中国的具体行动。东盟副秘书长康富表示,白皮书对其他国家来说非常实用。有别于美国政府充满敌意的消极态度,美国部分专家表示,中国为世界多国应对疫情提供了宝贵经验[5]。

最后,中国社会已经基本摆脱疫情困扰,开始逐步复苏。湖北省的全面解禁宣告了中国应对疫情的初步胜利,以此为节点,中国经济也开始逐渐复苏。根据不同地区疫情防控的具体情况,各行各业开始逐渐复工复产,大中小学校也开始恢复往日的生机。国庆长假期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基本上没有造成疫情的反弹;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举行,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了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报告,上调了对于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预期。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场生死攸关的考验当中,中国的确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科学内涵

(一)尊重科学,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发挥领导作用

第一,为世卫组织提供更多的政治支持。尽管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世卫组织依然是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的核心机构。世卫组织通过的决议并不具有强制约束力,也没有组建相对应的跨国执行机构,所以在全球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当中,主要大国对该组织的政治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有助于提高世卫组织决议在各个国家的执行效率,为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6]。

第二,加大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投入。一直以来,世卫组织预算有八成来自于捐助方的自愿捐款,这些款项的使用只能按照捐助方的意愿来执行,导致世卫组织在事实上并没有足够的自由选择权。本次疫情期间,美国用“中断缴纳会费”作为威胁条件,进一步暴露了世卫组织在资金方面的尴尬处境。为了拓宽筹资渠道,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5月宣布成立世卫组织基金会。面对后疫情时代更加复杂的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现状,世界各国应该加大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投入。

第三,积极配合世卫组织专家的工作。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具有全球性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传染病大流行当中独善其身。作为一个已经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际机构,世卫组织在全球各主要区域都设有办事处,也形成了一整套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工作流程。但是现有的传染病早期预警与通报机制需要世界各国的积极配合,世卫组织医学专家给出的建议和判断也需要各国政府的有效执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具有特殊性,任何一个国家的心存侥幸都可能导致全球卫生防线的失效。

(二)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将疫情政治化

第一,实事求是,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新冠肺炎疫情在本质上是一个医疗卫生问题,不应该成为个别国家实现其政治私心的助推器。疫情初期,美国并没有对中国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热衷于操控网络舆论,借疫情攻击中国政府,试图将疫情包装成中国的“切尔诺贝利时刻。”部分美国政客对本国疫情装聋作哑,妄图以疫情为借口起诉中国政府,要求中国政府进行赔偿,这都是将疫情政治化的表现。疫情当前,最重要的是集中力量救治患者,而不是颠倒黑白,将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意义的政治把戏上。

第二,正视责任,反对将病毒标签化。新发传染病的命名应该由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传统惯例来统一决定,病毒名称当中不应该包括任何国家或者城市。中国武汉是首个正式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城市,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座城市就是此次疫情的发源地。部分西方国家的政客和媒体迫不及待地用“中国病毒”“武汉病毒”来称呼新型冠状病毒,使国际社会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恶化[7]。2021年3月,联合专家组在中国-世卫新冠病毒溯源发布会上表示,新冠病毒来源并不是中国南方的野生动物,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更广泛的溯源工作。

第三,坚持多边主义,反对意识形态偏见。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具有普遍性,只有所有国家都实现对疫情的有效控制,国际社会才能恢复往日的开放和繁荣。在疫情当中,部分西方国家试图截留关键医疗物资甚至垄断疫苗开发,这是完全不可取的。在人口和信息高速流动的今天,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新型冠状病毒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种族的特定病毒,而是会无差别地攻击全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也是希望部分国家能够放下意识形态偏见,以更加真诚开放的心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8]。

(三)团结互助,打造全人类共同抗击疫情的统一防线

第一,共享应对疫情的智慧和经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胁,每一个国家都不应该单打独斗,而是应该充分共享已经取得的信息和成果。在全世界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之下,人类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知将会越来越清晰。2020年1月,中国国家卫健委的指定机构就在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发布了新冠病毒基因组序列信息,为世界各国的疫情应对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第二,同舟共济,互相提供医疗物资方面的援助。2020年年初,作为第一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困扰的国家,中国得到了很多国家在医疗物资方面的援助。日本和韩国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各种渠道送来中国民众急需的口罩,俄罗斯军机在运送医疗物资的同时还带来了俄方的医疗防疫专家。东南亚各国积极声援中国,泰国副总理亲自到医院看望一名来自中国武汉的确诊游客。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控制住本国疫情之后,也开始回报国际社会。这些散发善意的良性互动,是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最佳体现。

第三,守望相助,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合作增添助力。新冠肺炎疫情是时代的分水岭,时至今日,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对人类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我们需要面对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疫情对世界经济的重创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来修复,各国公共卫生体系也面临着发展和革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具有普遍性的时代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团结协作,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势互补,争取将疫情对世界经济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共同应对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卫生治理问题[9]。

(四)向疫情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帮助

第一,向疫情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倾斜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此次疫情使得部分发展中国家本就不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这些国家的医疗卫生部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波疫情来袭,以世卫组织为首的国际社会有必要向此类国家输送更多的医疗卫生资源,派遣医疗卫生专家指导工作,防止这些国家成为全球卫生防线上的薄弱环节。

第二,减免部分贫困国家的债务负担,支援这些国家的疫后经济重建。2021年4月,世界银行表示,疫情封锁措施导致的失业和财政紧缩将成为阻碍南非经济复苏的主要问题。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中国将在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抗疫斗争和经济重建。由此可见,中国提出的共同体方案不仅关注疫情本身,更考虑到了疫后重建问题[10]。

第三,帮助此类国家完善国内公共卫生体系。新冠肺炎不会是人类需要面对的最后一次公共卫生危机,从长远角度考虑,部分发展中国家需要提高医疗卫生预算,完善本国的公共卫生体系。这有助于保卫本国民众的健康,也能帮助这些国家更好地对接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中国将建立30个中非对口医院合作机制,加快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的建设速度。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世卫组织需要组织专家对世界各国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评估。

(五)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第一,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应对疫情工作。此次新发传染病疫情对全人类的侵扰已经持续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坦白来说,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人类还是没有实现对疫情的全面控制,我们的应对行动其实是不及格的。中国支持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之后,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事实上,中国专家组和世卫组织专家组已经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开展了合作,这是对不幸逝去的生命负责,也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

第二,建立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制度。疫情初期,几乎所有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国家都面临着医疗物资短缺的困境。这不仅给预防和治疗工作带来了阻力,还使医护人员和普通民众暴露在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之中。疫情中后期,美国和欧盟禁止医疗物资出口的举动也表明,这一重要领域的安全保障不能仅仅依靠主要国家的自觉。中国支持世卫组织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也将同联合国合作,在中国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安全保障[11]。

第三,提高世卫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度。公共卫生安全在本质上是一个具有全球性质的问题,比主权国家的自主行动更重要的,是国际组织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世卫组织应该组建响应的执行机制,对消极配合甚至肆意破坏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的国家施以惩戒,防止此类国家成为国际社会集体行动的搅局者和病毒的帮凶。联合国安理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疫情应对和疫后经济复苏的行动当中,实现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三、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理念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试图弥合主要国家之间的分歧。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初期的混乱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部分主要国家之间的分歧,扩大了国际关系的裂缝。在物资短缺和瘟疫弥漫的极端情况之下,各国急于自保,给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带来了沉重打击,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国际社会的未来。作为正在复兴的重要大国,中国在此时提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一种充满善意和诚意的举动。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理念补充了新内容。治理理念指导治理实践,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公共卫生观念。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种还有待进一步推广,部分国家还面临第三波疫情的威胁,我们可能要迎来一个与疫情长期共存的世界。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之下,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理念需要得到补充和更新。相对于传统的政治经济斗争,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更具有隐蔽性。我们需要使现有的早期预防与警示机制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前置公共卫生安全防线[12]。

(二)有利于修补现有的国际公共卫生治理体系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利于为世卫组织今后的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从一开始的主动通报和信息公开,到疫情升级之后与国际社会的积极合作,再到国内疫情基本平息之后对其他国家的反向援助,中国用实际行动表现了对国际公共卫生治理秩序的遵守和维护。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还会有更多的公共卫生问题等待世卫组织发挥协调作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世卫组织的地位,提高公共卫生议题的优先度。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利于推动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参与主体的多样化。除了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区域性国际组织和民间志愿团体也在本次疫情应对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年4月,中日韩与东盟召开了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领导人特别会议,并在联合声明中表示,考虑建立10+3重要医疗物资储备,加强本地区针对传染病的早期预警机制建设。在治理重心出现区域化转向的今天,类似的区域性公共卫生合作机制有助于减轻世卫组织的负担,使国际公共卫生治理措施更具有针对性。

(三)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在公共卫生议题中的处境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践行能够为疫情严重的国家提供帮助。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脆弱,在此次疫情的冲击当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疫情导致的贫困和高失业率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三波疫情来袭之后,此类国家要在防范疫情和复工复产之间保持艰难的平衡,也加剧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风险。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在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两方面都为此类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支援,能够使这些国家尽快走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能够为发展中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长期以来,由于现有国际秩序的结构性缺陷,或者受限于自身的科技发展水平,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公共卫生议题当中的地位始终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以往的公共卫生危机当中,由于治理水平和硬件条件有待提升,这些国家往往是疫情的最大受害者。西方主要国家掌握着舆论上的主动权,很容易驱动宣传机器,将疫情和发展中国家污名化。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在卫生危机中得到更多的舆论支持。

(四)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中的参与度

新时代的中国有能力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做出更大贡献。从21世纪初的非典型肺炎、禽流感到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病毒,再到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在历次危机应对当中得到了提高。在本次疫情应对当中,中国政府的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中国人民的组织度和集体性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新时代的中国有能力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做出更大的贡献[14]。

新时代的中国也有意愿提高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参与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则是产生新理论的土壤。我们需要铭记经验教训,从抗疫实践当中提炼出指导今后工作的正确理论。作为走在复兴道路上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保证国内公共卫生安全的同时,也有更多意愿参与国际公共卫生治理。多年以来,中国实现了从国际公共卫生体系的受益者到贡献者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的中国也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社会的集体行动当中。

(五)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善意和诚意。疫情中后期,中国通过多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了医疗物资,并积极协调防疫物资的出口,保证供应链的畅通和出口物资的质量。国家卫健委先后发布了多个版本的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翻译成不同的语种,通过多场线上视频会议,毫无保留地向全世界分享了中国的抗疫经验。2020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事实胜于雄辩,智慧和善意可以传递,这些具体行动会让更多国家看到中国方案的可行性。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细化和延伸。不难看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体现,更加详细地展现了中国智慧,进一步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气象。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需要更加符合时代主题的治理理念,疫情发展的现实也可能会促使部分国家放下对中国的偏见,参与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来。

四、结语

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冲击不应该被人们遗忘,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携手打造一个更加团结的世界,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公共卫生治理领域当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不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在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之下,这一治理理念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同。

猜你喜欢
世卫公共卫生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爱的共同体
哈医大公共卫生学院供暖系统整改方案
世卫:仅戴口罩是不够的
世卫组织宣布非洲根除脊髓灰质炎病毒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