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洪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无锡 214433
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拥有在校生近8000人,在编教师800多人,目前为一校五区(中心校区、开发区校区、周庄校区、徐霞客校区和临港校区),除中心校区在城区,其余4个校区均在江阴市区周边的各个乡镇,在地理位置上与江阴区域范围内的很多普通中小学交叉覆盖。
结合学校服装专业设置现状和“一校五区、协同发展”需要,重点选好团队领衔人,充分发挥领衔人的辐射作用和聚集效应,统筹考虑团队成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和名特优称号等方面因素,构建高职服装专业职业体验教育“四有”好教师团队,努力探索“普职融通、综合育人”机制,依托学校现有实训基地和众创空间等载体及设备,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和正确劳动观念,发展人生志向,提高职业规划的能力是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的重点发展方向[1]。因此文章对学校“四有”好教师团队的建设、管理和三年建设预期成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提高学校教师素质、促进职业教育体验的发展提供参考。
服装专业拟构建团队成员共15人,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层次梯队和城乡布局合理,以中青年卓越教师为主体,团队成员政治素养好、业务素质高、教科研能力强,“双师”比例100%。其中,无锡市教学能手或县区级学科带头人以上7名,占47%;35周岁以下优秀青年教师8名,大于50%;乡村校区教师5名,占33%。
围绕职业体验教育“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重点进行以下五个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1)师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团队师德建设,每个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加强团队职业道德建设,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廉洁从教、勇于创新。
(2)综合育人。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强化科技、艺术、道德等与职业的内在融合,与中小学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和生涯规划教育等有机结合,探索“普职融通、综合育人”机制,精心设计符合中小学生兴趣的职业体验项目课程群,以行动为导向,大胆探索“做、学、教”合一的项目教学模式。
(3)课程改革。通过服装专业职业体验项目课程改革、教学比赛、课题研究、资源建设等多个方面,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职业体验学生层次差异性大的实际,基于项目课程探索“双导向”教学方式(标准导向教,自我导向学),在课堂标准化教学的基础上倡导学生按照同组异构的形式组建自主学习小组,自定义课程项目作业、考核评分标准和实施自我评价。
(4)示范辐射。将团队取得的优秀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成果、经验,通过团队成员的自身示范活动向学校其他专业、课程和教学团队推广,同时努力通过讲座、示范课和帮扶结对活动,或者论坛、沙龙、网络环境下的交流等形式来辐射其他职业学校。
(5)团队文化。营造和谐团队文化,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团队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引导团队成员积极调整个人目标,主动向团队目标靠拢,根据自身特长在工作中勇挑重担、紧密合作、沟通交流,形成开放共享、协作创新的团队文化。
(1)团队领衔人职责。确定团队发展方向,制订团队方案,明确年度工作目标。撰写团队课程教育专题中的教学方式和要达成的目标以及成果辐射方式等相关的报告,并负责进行整个课题分组和协调当中的工作。负责组织成员外出交流和学习,邀请知名专家和教授进行工作上的指导。重视团队成员的培养,为其制订培养考核方案,其中包括对培养目标的确定,培养训练课程和培训考核方案的制订等[2]。定期听每个团队成员的课程,并予以详细记录做成工作档案,并对团队成员发展作出专业的考核评价。每年进行一次省级以上的公开示范课或者开展一次专题研究讲座。每一学年在省级及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一篇相关教科研论文。建立团队动态网站,并使之运行良好。建立和健全团队各项工作制度,做好台账工作。
(2)团队成员职责。负责各自牵头的职业体验课程相关教学项目和任务的建立,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实施“行动导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多元评价”的课程综合教学改革。积极配合团队领衔人制订具体的个人成长培养计划,制定三年为个人发展目标,记录在团队中成长学习的内容,丰富个人专业化发展的成长的经历。成长手册上要有阶段性的计划,要进行不同时期的总结和最终总结,要将成长目标具体化,规定时间限制,使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具有体现发展的过程。协助团队领衔人开展各项活动,对活动中的问题大胆提出建议和方案。服从工作安排,及时完成团队布置的各项任务,尊重团队领衔人和其他成员,积极完成各项互助合作,使团队能高效运行,实现个人及其他成员的共同进步。
(1)会议制度。团队计划会议、团队总结会议在每学期各召开一次,计划会议中要对本学期的团队计划进行讨论,制订团员在各阶段工作中的目标,以及确定团队教育专题讲座和科研课题的内容。团队总结会议中要安排本学期科研课题成果的展示的形式,成功经验的分享和科研课题在探讨时存在的问题。可根据团队工作计划至少在每学期安排一次阶段性的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监督检查科研课题实施的情况,及时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工作制度。领衔人与团队每个成员签订合理的协议书,主要内容为督促团队成员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在完成团队科研课题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目标时规定双方责任和权力。团队领衔人为团队成员提供具体的成长方面阶段性的提升机会,并安排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培训。团队成员必须努力实现培养计划中所设定的目标,必须努力完成团队布置的各项任务,并取得相关成果。团队领衔人确定研讨主题和方向,团队成员要一起进行研究,并在团队网站展示其集体研讨的成果。及时更新团队网站上的工作状态,公布团队成员的科研论文、教学经典案例和典型教学活动内容等。
(3)考核制度。学校将统一对团队领衔人进行考核,团队领衔人则负责对团队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团队成员的教育能力、综合素养、道德品质、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看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团队成员将失去在团队继续发展的资格,并吸收有发展潜力的符合条件的新团员进到团队当中。
(4)档案管理制度。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计划,培养目标和个人各项展示资料以及团队领衔人对其评价记录等,整理收集后存档,建立团队方案,并由专人监管,为团队成员的发展提供依据。
(5)经费使用制度。建立团队经费制度,团队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应当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实行专款专用原则。经济责任划分,确保各项目不因经费原因搁浅,每项项目的经费单独做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学校将大力支持团队成员参与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优先支持团队成员参加相关教学科研的活动、培训和会议,在教科研经费上进行重点投入,确保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学校在高职服装专业建设工作中明确各级“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规划,并出台相应的推荐要求及经费资助额度,人事处为具体负责部门。提供现代化的工作场所,例如市面上对工作有帮助的设备都应准备齐全。为团队所在成员创造展示个人才能的平台,优先推荐参加校、市教学新秀、教学能手与学科带头人评比活动,各类师资交流与培训活动,学校及团队领衔人组织的培训和进修的活动以及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大部分活动经费,例如课题调研、考察参观、专家指导、课题研究、课程改革和项目开发等方面的资金。给团队成员购买中国知网(www.cnki.net)等文献数据库的账号,检索和下载一些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源(电子期刊论文、博硕论文和图书)进行学习研究[3]。建立链接校园网站的团队工作网站、微信公众号、QQ群,动态反应建设成果,起到相应示范辐射作用。
建立团队共同愿景,凝聚合力,通过“教研结合、综合育人”来引领团队成员加强合作,共同发展,提升示范辐射能力。
(1)发挥团队孵化作用,引领教师出特色、创名师。团队领衔人要引领团队成员,通过专题讲座和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的开展,将自己教学理念和教学成果展示给团队成员,监督团队成员积极参加各种与教育相关的竞赛,给每一个团队成员设定任务,促进成员尽快实现培养目标,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经常和团队成员进行探讨沟通,分析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特点,帮助成员对自己的潜力进行深度的挖掘,使团员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并坚持不懈地朝这个目标发展,找到自己的特色教学。提升每一位团员的综合能力,引领团员们进行良性的快速发展,促使更多名师在团队成员中产生。
(2)发挥团队示范作用,引领教师校内、外辐射。充分发挥团队每个人的特长,汇聚大家的力量,共同研究、实践代表当前发展方向的职业体验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学研究的先进理念,探索职业体验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待解决的、带有普遍适用性的问题,解决难题或困惑,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科研成果、经验,通过团队领衔人及其成员的自身示范活动向本校或兄弟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推广或影响,通过传统讲座、示范课和帮扶结对活动,或者论坛、沙龙、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活动,带动一批教师逐渐成为本地区课程改革、教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骨干。
努力打造省、市级优秀教师团队,培养省、市级名特优教师2~3名,60%以上的团队成员在荣誉称号、教学获奖、学历职称等教师成长序列中上升一级,团队建设在各级考评中名列前茅。
大力推动职业体验项目课程建设,并申报市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基于“任务驱动”编写项目化教材2~3本。
完成市级以上精品课程资源建设1~2门,完成视频公开课程摄制1~2门(基于微课的网络课程资源)。
探索“普职融通、综合育人”机制,创新职业体验课程“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完成《职业学校项目化课程积极教学改革与实践》专著1本。
申报省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规划课题2~3项,发表相关论文15篇以上,并及时将相关成果进行推广和辐射。
(1)培育工匠精神。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团队成员教书育人的整个环节,大力培育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体现乐观向上、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忍耐敬业等核心品质的工匠精神,并使其融入职业体验教育的全过程。
(2)培养创新意识。把创新教育纳入服装专业职业体验课程教学方案,重点培养学生在职业规划、问题解决、适应挑战等方面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应用等基本要点。
(3)引导职业规划。通过服装专业职业体验教育课程的实施,让学生能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习惯,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启蒙和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