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春
台湾和福建隔台湾海峡相望,最窄处不足130公里,两岸拥有相似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血脉自古相连。“福州鸡鸣,基隆可听”“不可分离,难舍同枕”就是两岸关系最好的佐证。海洋地质研究发现,台湾海峡只有50~100米平均水深,而台湾和福建周边海平面在1.2万年前比现在低130米左右,两地海底连接处当时是连为一体的一个地质板块。
欧洲研究人员一百多年前发现南太平洋诸岛屿上的居民有很多相似之处,不同岛上的人们不仅外形惊人相似,竟然还分享着同样的语言词汇、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于是,这些欧洲学者把南太平洋岛民命名为南岛语族。南岛语(Austronesian)在语言学上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主要分布于西起马达加斯加,东到复活节岛,北起台湾岛和夏威夷群岛,南抵新西兰广阔海域的岛屿上,是地球上分布面积最广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种主要分布在海岛上的语言。
从19世纪末第一批欧洲学者开始,东西方学界就开始对南岛语族起源问题展开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基于施得乐(Shutler)、马尔克(Marck)l975年研究成果,和贝尔伍德 (Peter Bellwood)1991年研究成果,台湾是南岛语发源地的观点逐渐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同,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南岛语族发源于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区域。
林惠祥、凌纯声等为代表的中国学者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角度,先后研究梳理了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百越”及其先民文化与台湾土著民族文化的源流关系。凌纯声主要通过研究文化特质和三国时东吴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论证了台湾土著民族源于居住在中国大陆长江以南的越濮(或越獠)民族,即现在所谓印度尼西亚族或马来族,与古代广义的苗族归属同一文化系统,并非从中南半岛迁入的马来系。
台湾地区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40年代末,先后发现了距今4510-3410年的“圆山文化”遗址、距今4500-3500年的“凤鼻头文化”遗址,和距今约 6000年的“大坌坑文化”遗址。福建史前考古工作相对滞后,但却发展迅速。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发现了距今约5500-4300年的昙石山遗址,距今约6500-5500年的壳丘头遗址,和距今约4000-3000年的黄瓜山遗址。考古学家张光直对比研究了台湾大坌坑遗址和福建壳丘头遗址、昙石山遗址等典型史前文化遗址,发现台湾史前文化中最早与南岛语族有渊源关系的“大坌坑文化”大部分遗址距今5000-4000年,与福建沿海的“昙石山文化”年代最接近,明显晚于“壳丘头文化”。“大坌坑文化”与“昙石山文化”应该都源于“壳丘头文化”。因此,福建沿海很有可能是台湾原住民和南岛语族共同的源头。这充分说明,闽台文化从史前时代开始就是一脉相承的。
20世纪40年代,日本学者金关丈夫(Takeo Kanaseki)研究发现,台湾史前遗址出土的代表性石器和陶器在形制上都与中国大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鹿野忠雄(Tadao Kano)论证了中国大陆文化是台湾史前文化的基底。
以国际南岛语族起源及扩散研究为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联合成立了中国首个国际性南岛语族考古研究机构——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这不仅有助于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内涵,增强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加强闽台史前文化关系研究和推进平潭地区的国际文化旅游开发建设。自2017年11月7日在福建平潭挂牌成立以来,“国际南岛语族考古基地”依托壳丘头遗址聚落群进行建设,整合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的专业技术力量,扎实推进闽台两地史前考古研究工作,成为了国内外南岛语族学术研究交流平台和海峡两岸文化血脉传承交流的助推器,有利于强化两岸文化认同,助力祖国统一大业,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打造海内外同胞同根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题,对文化发展进行了较大篇幅论述。报告第十一部分以“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为题,专门论述两岸关系和对台政策。在新时代十四个基本方略中,对台政策、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亦占有其一。报告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和完成国家统一的基本立场和国家意志,强调“我们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和两岸关系在国家发展和统一大业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两岸同胞都以中华文化为根脉和归属,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增进文化认同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南岛语族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台湾文化与福建文化同根同源,渊源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以福建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为纽带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助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闽南文化起源于泉州,主要分布于“厦、漳、泉金三角”,主要包括闽南方言、民间信仰、民俗习惯、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传统建筑等方面,在台湾被叫做河洛文化,所以也称闽台文化。
闽南方言。台湾80%以上人讲闽南语,虽然与海峡对岸福建的闽南语有差异,但交流起来通常没有太大障碍。民间信仰。泉州天后宫以弘扬妈祖文化为核心,与台湾各大天后宫一直就有交流。泉州天后宫妈祖金身神像2002年巡游台湾澎湖县,成为“创世纪宗教盛事”。民俗习惯。台湾的春节、清明、端午等风俗与祖国大陆特别是闽南地区基本相同。另外,宗族聚居和祭祀祖先的传统也反映出移居台湾闽南人的思乡恋祖之情。民间艺术。南音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是中国现存四大古乐中历史最悠久的曲种,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清雍正及乾隆年间,南音从泉州传到台湾。近年来,在泉州举办的南音节出现了很多来自台湾的戏班,他们保留下来的传统东西也很多。宗教信仰。广钦和尚被台湾佛教界誉为“圣僧”。1947年以前,广钦和尚在福建泉州清源山和承天寺弘扬佛法,赴台湾弘扬佛法,促进了闽南佛教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加强了台湾佛教界对祖国大陆佛教文化的认同。传统建筑。台湾典型民居与闽南传统民居一样,源于闽南“古厝”,呈现坐北朝南、前埕后厝、五开间加双护厝,以及红砖白石双翘脊加燕尾等主要特征,布局讲究礼序观念和风水玄理。另外,台湾地区的“赤嵌楼”或“赤坎楼”则与闽南侨乡中西合璧的民居“番仔楼”一样。
两岸以闽南文化为契机开展的交流活动数不胜数,这种同根同源所带来的亲近感是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整合所无法比拟的。当代社会离传统越来越远的时候,加强传统闽南文化交流对于两岸青少年而言,显然做得还很不够。在应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化台独”“去中国化”恶劣影响过程中,恰恰是闽南文化作为两岸的精神纽带,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时代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联系日趋紧密,沿着十九大指明的方向前进,两岸关系发展、实现心灵契合的过程,与中华文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过程,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统一于创新实践之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实现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增进两岸和平统一认同。无论有多少干扰阻碍,都应该坚持不断推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
虽然现在谈两岸关系,是撇开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来谈的,但是不代表这不重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我们得先有自信心,然后才能让其他人认可并喜欢。
首先,我们要增强中华文化“当代篇”对台湾民众的感召力。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根脉,是维系两岸人民感情的重要纽带,而“国学”是中华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为全人类贡献的精神财富。2009年,肩负传播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古代书院文化功能和内在精神的厦门筼筜书院落成。首届“海峡两岸国学论坛”在台湾中国文哲研究所、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筼筜书院等单位共同努力下顺利举办。筼筜书院在众多书院中独树一帜,充分发挥地缘优势,通过有计划的国学经典研讨交流,促进海峡两岸传统文化交流。作为海峡两岸国学领域高端学术交流重点内容,筼筜书院力推的“海峡两岸国学论坛”每年举办一届,赢得了两岸学者的赞誉,成为国台办批准的目前两岸颇具影响力的国学论坛,受到两岸各界特别是中央文明办、国台办认可。
2018年4月23日,首届两岸国学论坛暨两岸国学中心筹备会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台湾创业园举办。平潭将打造一个集两岸国学专家学者交流创作、教学培训、展示体验于一体的新型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综合体,形成平潭国际旅游岛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两岸国学中心自成立之后,一直致力于开展包括两岸国学论坛在内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增强了台湾同胞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
其次,要与台湾民众分享祖国大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十九大提出,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同时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近些年来,台湾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创意产业在岛内已经融入百姓生活,并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岛内文化产业发展也大多建立在巧妙运用中华文化元素基础之上,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相结合的途径,高度契合了十九大所提出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6年,福建平潭北港村重点开发文化创意项目。一方面,积极鼓励两岸名人、名家和文化产业创业者进村创办工作室,以文化创意为主题,将台湾地区文化融入原始的海岛渔村,打造两岸共同家园文化创意聚落区。另一方面,大力整合原始渔村周边原生态自然旅游资源,打造集文艺创作、民宿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度假村,推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重新焕发小村落的生机。双管齐下,新时代北港渔村的发展新模式,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了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