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晓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紧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回顾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奋斗史,展示了我们党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提出了我们党千锤百炼的伟大建党精神,指明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前进方向,向全体共产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七一”重要讲话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科学回答了我们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正确把握党同各方面的关系提供了根本指南。
正确把握党同人民的关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凸显了人民在领袖心中的分量、在我们党心中的位置。《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我们党一经成立,就站在绝大多数人的立场上,确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党的一大提出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等纲领,党的七大、八大相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群众路线写入党章,党的十六大在党章中明确我们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把自己称为“人民的儿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一百年来,我们党为什么能够从一个只有50多名党员的小党成长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人民立场,战争年代为人民打江山,和平年代为人民守江山,始终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赢得了民心。中国共产党之于人民的关系,就像树木扎根大地一样。人民之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就像秧苗离不开太阳一样。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纵观中国历史,早在周朝就提出了小康的向往,但只有中国共产党用百年的奋斗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小康梦想。正是由于我们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才赢得了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小船划出来的渡江战役等一个一个的胜利。政党运动规律表明,当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前,在人民这里往往是向心力大于离心力;当一个政党取得政权后,在人民这里往往是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新的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党永远成为人民的主心骨、领路人,使人民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正确把握党同民族的关系。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恩格斯在《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一文中指出:“每一个民族都应当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26个民族文明形态,大部分已经衰落或消亡。1840年鸦片战争后,无数仁人志士投身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洪流,严复首先在《天演论》中提出“族群”的概念,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首次使用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概念,在《中国史叙论》中首次提出“中国民族”的概念,在1905年发表的《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中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我们党成立于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劫难的时候,一经诞生就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把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前途和命运被深刻改变了。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我们党一百年来“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豪宣告党团结带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庄严宣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把握党同国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随着国家的出现,便产生了国家学说。柏拉图把国家归结为人类要求互助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合群的天性和品德,卢梭认为国家是富人创立的,黑格尔则把国家定位为伦理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站在人民立场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作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必然使社会分裂为阶级时,国家就由于这种分裂而成为必要了”的重要论断,强调“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在十月革命中,列宁领导俄国共产党炸毁了现成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我们党诞生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各种救国方案均以失败告终的时候,一经成立就肩负起救国图存的历史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炸毁了国民党反动政权的现成国家机器,完成了开天辟地的救国大业、改天换地的兴国大业、翻天覆地的富国大业,使中国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我们党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列宁告诉我们:“国家问题,现在无论在理论方面或在政治实践方面,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历史雄辩地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
正确把握党同世界的关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表达了我们党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下情怀。按照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世界历史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分工扩大和交往普遍化而形成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论述道:“如果在英国发明了一种机器,它夺走了印度和中国的无数劳动者的饭碗,并引起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的改变,那么,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们党成立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国内国际大形势下,一经诞生就与世界产生了不可割裂的必然联系,坚持不懈地为世界谋大同。党的一大确立联系共产国际的纲领,党的二大作出加入共产国际的决定,我们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促成国内民族统一战线、国际反法西斯阵线,新中国成立后作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毛泽东反复强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人类社会再次面临何去何从的历史当口。中国共产党人要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使我们党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坚定力量。
正确把握党同社会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通过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的状况,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基石之上,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物质极大丰富、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人类自我解放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指明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且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人民看到了国家的出路、民族的希望。一大批仁人志士认定了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我们党一经成立,就确立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鲜明提出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方向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围绕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创、坚持、捍卫、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正确把握党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是伟大的“千年思想家”,第一个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留给人类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马克思主义一经问世,就成为了指引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雨后春笋般地在世界上发展起来,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更是一举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有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1840年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革命运动接连而起,但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事实表明,“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正确把握党同自身的关系。在百年历史上,我们党为什么能够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坚持把失败作为成功之母、把前车之覆作为后车之鉴,善于吃一堑长一智、以教训为经验、把坏事变好事,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纳入“四个伟大”统筹推进,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推进,使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广大共产党员要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