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敏,张智彬,魏先鹏,唐学贵
(1.川北医学院肛肠疾病研究所,四川 南充 6370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四川 南充 637000)
肤痔清软膏是具有清热除湿、止痒消肿作用的苗药,在肛肠科疾病术后作为常用外用膏药,能够辅助伤口尽快愈合,减轻术后肿痛、瘙痒等不适感,被广泛应用于肛周手术后换药治疗中。肤痔清自2002年投入临床使用以来,一直被视为肛肠科一线治疗外用药物,目前国内文献报到的不良反应较少。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肛肠科于2020年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3例肛周疾病患者在使用肤痔清软膏过程中导致速发型过敏性皮疹,现报到如下。
1.1 患者,男,25岁,以“反复肛门肿物突起、便血7年,加重2天”为主诉入院。入院后临床结合专科检查,诊断为混合痔。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于2020-05-27在腰腧穴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第一日,给予中医换药,碘伏常规消毒肛门,肤痔清软膏2g涂抹于手术创缘,马应龙麝香痔疮栓1枚塞肛,凡士林纱条压塞于切口,无菌纱布敷料覆盖。换药完毕约3min后,患者诉上身皮肤突发奇痒,观察双上肢及胸背部皮肤出现大面积散在粟粒样红疹,无其他。处理:立即采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肌注,10min后瘙痒逐渐缓解,约60min后皮肤红疹逐渐消失。术后第二日换药,将肤痔清软膏更换为创灼膏,其余外用药不变,患者未再出现皮疹等不适。第三日,对患者进行了肤痔清软膏常规过敏试验,试验呈阳性。
1.2 患者,女,45岁,以“混合痔、肛裂”为诊断收治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于2020-09-27在针刺麻醉下行“痔外剥内扎术、肛裂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换药,常规消毒后将肤痔清软膏2g涂抹于患者肛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1枚塞肛,无菌纱布敷料覆盖。换药完毕5min后,患者肛周及臀部皮肤均出现散在粟粒样红疹伴瘙痒症状。处理:立即生理盐水冲洗肛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静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肌注,10min后症状缓解,停用肤痔清3天后皮肤红疹逐渐消失。患者未再出现不适。
1.3 患者,女,29岁,以反复便后疼痛、肛门潮湿为主诉于2020-12-17在肛肠科门诊就诊。经专科检查后诊断为肛裂、内痔,处置给予肤痔清软膏外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肛对症处理。患者自诉于当晚遵医嘱用药后约半小时左右出现肛周瘙痒不适,其未予任何处置。第二日晚患者再次使用上述外用药,出现肛周瘙痒及皮疹症状明显加重。患者次日复诊,可见肛周红色粟粒样皮疹,诊断为肤痔清软膏致过敏反应,嘱其停用药物,口服氯雷他定片抗过敏对症处理。五日后电话随访,患者肛周皮疹及瘙痒症状消失。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要求:“在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同时,应加强其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中成药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减少漏报率。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药,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上三例患者均于外用肤痔清软膏后即发生过敏反应,属于中成药不良反应范畴,故立即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肤痔清软膏是我国贵州绿太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外用苗药,主要成份主要是金果榄、土大黄、黄柏、朱砂根、紫花地丁、雪胆、苦参、重楼、黄药子、姜黄、地榆、苦丁茶、薄荷脑。其中医方面功能为:清热解毒,化瘀消肿,除湿止痒。临床上可运用于治疗湿热蕴结所致手足癣、体癣、股癣、浸淫疮、内痔、外痔、肿痛出血,带下病多方面。肤痔清软膏在治疗皮肤疾病时,具有祛腐生肌、除湿止痒的作用。用于治疗肛周疾病及痔疮术后时,具有可促进创面愈合,明显缩短肉芽生长时间的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止痒止痛效果。肤痔清软膏在治疗肛肠科疾病方面使用率极高,不良反应极小,个别患者有轻度刺激不适的感受。上述病例中患者在肛周局部应用肤痔清软膏后在躯干、肛周及四肢多部位出现了速发过敏性皮疹,起病急,病程短,恢复较快。经及时干预性治疗,患者过敏性皮疹可完全消失。3名患者既往均无过敏史,将肤痔清替换或停用后,再无皮疹出现。并且其一患者通过局部过敏试验证实,对肤痔清软膏中某种成份有过敏反应。
肤痔清软膏为13种苗药组成的不含激素成份的天然药物,每种药物的活性成份复杂且相互配伍药理作用不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肤痔清的主要成份之一金果榄(山慈菇),可通过其有效活性成分二萜内酯类物质古伦宾[1],发挥抗炎镇痛、抑菌、抗溃疡、抗肿瘤等作用,但也可能存在因其他提取成分导致小鼠嗜睡、肢体麻痹、呼吸抑制而死亡的毒性反应[2]。肤痔清另一主要成份土大黄(羊蹄、洋铁酸模等蓼科酸模属植物),含有的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大黄素和大黄酚对真菌红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具有明显抑菌作用[3],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其致过敏的病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疗疮的功效,其主要成份小檗碱具有抗炎抗菌、免疫抑制作用,检索文献曾有2例关于黄柏使用后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4-5]。朱砂根有解毒消肿,活血祛瘀,祛风除湿之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白喉、杆菌、绿脓、痢疾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6],目前仍未报道任何不良反应或毒不良反应。雪胆具有抗炎、抗肿瘤和抗菌等作用[7-8],目前未报道相关不良反应或毒不良反应。苦参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味苦性寒有小毒,具有清热利湿、抗菌消炎作用,查阅文献关于苦参为主要成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的报道有10篇,共有75例,其中有72例为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9-16],2例为外用苦参软膏[17],1例为口服苦参水煎剂[18]。表现为过敏性皮疹有11例,过敏性休克8例,消化道症状24例,神经系统方面12例,静脉炎4例,心血管系统反应11例,呼吸系统反应7例。重楼(七叶一枝花),性微寒有小毒,有较好的消炎抗菌、抗病毒、抑瘤、免疫抑制的作用,其主要毒性成分甾体皂苷和酚类,可造成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严重者痉挛抽搐等中毒反应[19]。但暂未检索到以重楼为主要成份的药物造成不良反应的临床病例。黄药子具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作用,在临床中具有多重治疗作用,但因其含呋喃去甲基二萜内酯类化合物(黄药子素)等毒性成分,其临床不良反应也较多[20-21],主要表现为对肝肾组织有损害,或引起口、舌、喉部烧灼痛及消化道系统反应,严重者引起心脏麻痹、呼吸困难而死亡[22]。姜黄的功效主要是行气破淤,通经止痛,其提取物多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发挥有抗炎、抗癌、抗氧化等多方面生物学功能[23],同时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24]。地榆具有清热解毒 、止血凉血、收敛止泻及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和肿瘤的作用[25],其提取物含有不同抗过敏组分,具有良好治疗即时型过敏的效果[26],但同时检索到1例关于地榆升白片致过敏样反应病例[27]。薄荷辛凉性寒,外用时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但所含的薄荷醇可能引起的过敏性反应[28],苦丁茶清热止痢,治泄泻,经检索相关文献未查见引起过敏的报道。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肤痔清致敏反应的关键成份之一可能为苦参,并不排除黄柏及山慈菇等致敏可能。
虽然文献检索到肤痔清导致严重过敏反应的报道较少[29-30],但肤痔清广泛应用于肛肠科、皮肤科及妇科治疗各类痔病、多种皮肤病及带下病,该药临床使用率极高,因此应警惕该药的不良反应受众面较广。为更好地提高肤痔清的临床治疗效果,防控用药安全风险,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可能,建议使用该药前需排除苦参、黄柏、山慈菇、黄药子过敏可能。尤其对幼儿及高敏个体者更应谨慎使用该药物,避免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该报道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和药师认识水平,为合理使用该药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