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力 邓雪梅 黄勉 俞烽 张锋英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ew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自2019年12月发病至今,已迅速成为对健康、旅行和商业的全球威胁。该病大部分患者症状轻、预后良好,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迅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是新冠肺炎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的最常见指征,也是这些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分析实验室指标与新冠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其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
一、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0日至2020年2月29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治疗出院的293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胸部CT、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是否机械通气等情况将其进行疾病临床分型。
二、诊断标准
符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确诊标准[1]。
三、入选标准
1 纳入标准 1)符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确诊患者。2)符合第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出院患者。
2 排除标准 1)疑似病人。2)有淋巴系血液系统病病史。3)有肺栓塞病史。4)有肝肾功能不全史。
四、方法
1)记录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2)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临床分型,将轻型和普通型归为普通组,将重型与危重型归为危重组,对比两组指标之间的差异。3)记录患者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L)、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D-二聚体水平(D-dimer)、血乳酸(LAC),并分析疾病严重程度与上述指标的影响因素。
五、统计学方法
一、一般资料
患者年龄及性别, 男女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7,P=0.189)(见表1)。
表1 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及比较
二、患者性别与疾病各严重程度分布情况,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χ2=7.37,P=0.061)(见表2)。
表2 患者性别与疾病临床分型情况
三、危重组患者的CRP、ALT及D-dimer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而其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明显低于普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重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和CRP升高,是新冠肺炎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4)。
自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暴发了新冠肺炎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我国各省市及境外多个国家[2]。引起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为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3]。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中,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1,4]。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密切接触者之间、可发生人与人之间的传播[5];但其临床特征及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很不典型[6],疾病进展的早期识别较为困难。
新冠肺炎患者多数为轻型或普通型、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本研究收集293例出院患者中,男性占50.2%,女性占49.8%,年龄无明显差异。其中轻型、普通型患者共计193例,占比65.8%,但仍有34.2%的危、重症患者。部分患者病情呈现快速进展,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出凝血功能障碍等[7-8],对疾病的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而通过胸部影像学变化评估病情变化,可能存在一定滞后性,且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原因无法配合完成胸部CT等检查。观察患者实验室指标,可快速、高效识别病情进展情况,提早干预治疗,降低患者危重症率,降低病亡率。
本研究分析发现新冠肺炎危重组患者的CRP、ALT及D-dimer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而其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明显低于普通组。其中危重组患者CRP高于普通组,可能的原因除了疾病本身加重外,或合并有细菌感染,这对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亦有重要意义。另外,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减少和CRP升高,对预测新冠肺炎病情进展有一定价值。这与前述疾病进展的易发因素基本一致。除了上述指标外,有研究亦发现相对于非重症患者,重症患者凝血酶原和D-二聚体水平有所升高[8-9],但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评估,排除肺栓塞等。伴随着淋巴细胞绝对值计数下降和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预示患者病情加重,这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早期预警,已达到诊治关口前移的目的。
目前,尚没有针对新冠状肺炎的特异性治疗药物或疫苗,临床上必须及早发现疾病变化情况,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降低病重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