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龙
改革开放40 多年来,我国的高中教育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我国的高中教育尤其是示范高中教育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表现为办学活力不足、育人模式僵化等。这些都依赖于深化示范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来加以解决。示范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需要深入到示范高中教育内部,从育人的主客观、内外因等要素出发,使育人模式彻底转型,力争实现教育自身的人文价值与国家、社会的需要完全统一,即满足国家、社会对人才多样性、多层次的需求。高中教育要克服内容低俗化、过程形式化、价值功利化、结果的媚俗化,摆脱应试教育的魔咒,真正实施促进人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以育人模式改革为发力点,加快促进示范高中的教育价值转型。
重点中学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1977 年,我国刚刚走出“文革”十年的阴霾。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改革开放的掌舵人邓小平指示,办教育要靠“普及”和“提高”两条腿走路。1978 年1 月1 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的试行方案》,意在集中各地师资、设备、经费等优势,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从经济发展水平来说,优先发展一批重点中小学,是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
发展重点中学是为了在物资匮乏、人才青黄不接的年代,解决多快好省出人才的社会发展迫切需要,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到少数学校,满足高校高质量的生源需求。因此,重点中学培养的是为数不多的精英学生,体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价值取向,但普通高中的普遍育人价值并没有受到重视。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党和国家决定创办示范高中,教育改革聚焦于示范高中育人价值的普遍性,力争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和谐发展。示范高中除了承续重点高中为高等学校输送生源的责任外,还强调了示范中学的社会责任和示范责任,即在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科学研究、加强德育工作、勤工俭学、学校管理等方面对一般普通高中起示范作用,对口帮扶薄弱高中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正如事物的发展总是具有两面性一样,示范高中的负面效应也很明显:恶意争抢生源,直接破坏教育公平;校际间互相攀比,促成不良竞争;为建设样板校,盲目扩张与重复建设;示范高中普遍缺乏个性与特色,同质化现象严重;比拼高考升学率有违于育人宗旨,导致高中教育定位发生偏差。
从二十一世纪初开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实现从“示范”到“多样化”的价值转型、嬗变。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教委在此期间整改示范高中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责问题,建立针对违规行为的通报制度,实行“不准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指标”等“五不准”制度。到2005年底,北京市新建、改建了东直门中学等一批示范高中,数量由原来的44 所增加到60 所;到2010 年,北京市70%以上普通高中学生可以就读示范高中。从全国范围看,2010 年,全国高中入学率提高到82.5%,意味着高中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新阶段。此时的示范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的价值转变。
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指出高中阶段是自主发展和学生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培养创新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特殊意义,为新时期示范高中指明了办学方向。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示范高中未来的发展目标。塑造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主体性人格,成为示范高中发展的新价值取向。示范高中新的教育目标的确立,意味着施教者的教育观念必须发生全新变化。示范高中除了承担着升学、创新等多方面职能,更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人潜能的发挥,更多体现尊重个性和差异发展,满足未来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因此,追求教育公平,已成为新时代示范高中教育改革的最大价值追求。以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为例,学校依据国家颁布的《规划纲要》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规律,重新认识《规划纲要》对于示范高中教育的新定位,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学术型高中”的办学目标,并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成长辅导,正式拟定《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和高中课程建设方案》,明确要创造一个“学生有特长、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的教育环境,让有能者多学、有志者爱学,学校保证所有学生学有所教,学有所成。
充分认识和理解示范高中育人模式的内涵是推动新时代示范高中教育价值转型发展的前提。2019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八个统一”理论,即教育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1]“八个统一”是对新时代我国教育价值观具体辩证的高度概括,也是办好新时代示范高中教育的行动指南。
传统育人模式将“文本”“人本”对立起来,“文本”教育离开“人本”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是脱离现实的书呆子;“人本”教育离开“文本”教育,培养出来的就是眼高手低,能说但不会深入实践的务虚者。所以,“文本”教育必须和“人本”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新的育人模式。育人模式站在施教者的角度回答“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体现了教育实践主体(学校)的育人价值取向,是施教者教育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所以,选择合理的育人模式,关系到新时代示范高中教育价值转型,关系着示范高中教学行为实施的过程和价值取向,也关系着教育政策的执行方案选择。当然,最终也决定了示范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
“文本”与“人本”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示范高中育人模式价值观的转型。“文本”原指文字、图形、文章和著述等,“文本育人模式”指以书本为中心进行教育的模式。这种模式注重单向灌输,忽视现实需要;重视学术权威,忽视情感体验与个性特点。“文本教育”即从课本、教条出发,不进行创新,沿袭旧观点、旧见解,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人本教育模式”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具有主体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它将满足人的需要作为重点,以激发人的主体意识为核心,达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文本教育模式”存在机械、教条的危机,所以有必要实现“文本”向“人本”育人模式的转型。但是“人本”教育也离不开“文本”教育,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文本”向“人本”提供素材和直接知识。
“文本”“人本”互动转型,依赖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应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灌输即“文本”教育,启发即“人本”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主导(教师)与主体(学生)的关系问题。所谓“文本”“人本”“二本建构”就是以“文本”“人本”为核心,通过主体性建构一致,达到知识与实践、教师与学生的协调一致。
例如,北京市东直门中学20世纪50 年代曾经创办了闻名全国的“保尔班”,这个名字来源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的保尔·柯察金成了当时中国年轻人的偶像。同学们每天早上都要诵读保尔名言,轮流书写班级日志,开展跑步活动。这样“文本”“人本”进行了完美的“二本建构”、深度融合。王蒙依据首届保尔班学生的生活创作了小说《青春万岁》,保尔精神至今依然积淀在东直门中学文化底蕴中。
“二本建构”育人模式契合新时代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全新教育价值观。“文本”“人本”共同建构了学生本体的实践育人模式。“二本建构”育人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实践育人模式,单一模式下的“文本”实践育人模式,只是将实践当作主体之外的任务来完成,活动设计不够人性化,学生主体能动性被忽视,实践不能作为教育的有效手段,因此不能很好地发挥实践教育人的教育功能。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传统实践活动收效甚微的原因还在于目标和手段的分离,总目标和分阶段混同,总体要求的统一性与个体性格的多样性不够兼容,再加上缺乏协同配合机制,最终导致传统的实践教育与育人宗旨脱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二本建构”视阈下的新时代实践育人模式,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的。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实践联系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联系着人的主观世界。教育作为实践联系着施教者和受教者,它将人作为自己的改造对象,而且这一客体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将“文本”和“人本”联系起来,教学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书本和人之间的互动。对于主体人来说,书本和人形成一种共建关系,共建学生体会和感悟,共建适应和改造能力,最终完成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指示精神,力图避免对学生进行单纯的理论灌输,通过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在启发学生上做足功夫,将教育质量观建立在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基础之上。
传统“文本”教育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侧重于认识过程的研究,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过程、创造、言语和思维等,忽视人类情感、价值观、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人本”教育侧重于长期性、稳定性、尊严、理想和兴趣,强调从实践中获得内心感受来塑造人的行为,整体性地阐释学生的成长历程,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和激发潜能。学习不是由教师把“文本”知识教给学生,而是以学生个体为本自己去实现知识建构。学生应该以自身为“人本”,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文本”与“人本”的“二本建构”主要是通过操作、对话、协作等过程来进行建构。学生借助“文本”参与教学活动,他们是教师教学的合作者、支持者,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教育必须“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因。
新时代示范高中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将“五育并举”作为促进教育改革的发力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围绕完善人格、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应成为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与核心。立德树人落实到构建和完善示范高中育人模式上,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功利教育的顽瘴痼疾,全面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结合学校特点,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做文章。经过一代代师生的努力,形成了“爱国爱校、尊师爱生、治学严谨、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坚持以“文本”“人本”为基础的“二本构建”育人模式,让教育形式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理念体系。全面建立衡量示范高中德智体美劳多个指标的教育质量标准,拒绝将一切教育质量量化,防止量化在育人过程中的泛化,树立健康第一、劳动光荣的教育理念,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尤其反对将学生的成长狭隘化为考试分数,因为“唯分数”本身的科学性值得怀疑,对学生人格发展构成的伤害难以估量。
示范高中办学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学校课程体系(“文本教育”)、学校内部治理(“人本教育”)两部分。因为示范高中“二本建构”育人模式的实现,主要通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来完成;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教育价值观,主要通过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来保障。新时代示范高中教育发展进入内涵发展阶段,对办学的测评体系变革提出更高要求。科学的办学测评体系有利于扭转传统教育价值指导下的教育资源失衡、学生发展指导失位、教育评价失格等现实困境。
“文本”“人本”课程体系建设是保障教学工作的先决条件,是“二本建构”育人模式建构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创新型、多样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新的国家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已经出台,课程改革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都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以体现学校品格的“文本”“人本”育人理念为主线,聚焦“文本”“人本”学习模式的建构,关注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具体需求,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做文章,注意把握学校课程体系的高度、密度、梯度、难度,“四度合一”的课程体系建设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发展的真实需要。
示范高中必须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以书本为核心的单一课程体系,实现课程设置的创新发展,实施多元化示范高中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到承上启下功能的发挥。为此,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模仿大学课程体系,采用大课加小课的课程体系。大课即“人本类课程”,小课即“文本类课程”。“人本类课程”由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构成,有语文、数学、外语、时事政治、计算机、历史、地理、美学、伦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这些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准备的基础知识。“文本类课程”则由专业性较强的基础学科构成。考虑到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对知识的需求,又考虑高等学校的专业及学科设置,综合选择一些设置不宜过多过细的专业类基础知识作为高中“文本类课程”,如数理逻辑类、信息科学类、生物医学类等。每一类“文本”课程模仿大学课程,选编一定数量的学术性教材。示范高中“文本”“人本”“二本建构”课程体系示意图(见图1)。
示范高中学科设置要具有选择性,如果将“树木理论”转化为“树人理论”,“文本”“人本”“二本建构”是树木的主干,根植于新时代中国的土壤,可以将“文本”课程(专业学术性课程)和“人本”课程(公共基础知识课程)视为树木的两根分枝主干,并将课程进一步细化,为以后大学乃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当然,课程体系的学科门类多种多样,是为了促成示范高中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必须强调学术研究型课程是基础课程的适当补充,二者联系紧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学。因此,这种选学模式非常适合北京地区试行的高考文理不分科改革。北京地区高考必考科目由语文、数学、外语3 门学科组成,相当于“文本”教学;选考的3 门科目,相当于“人本”教学。总之,示范高中要在坚持国家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框架下,增进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化,既保证学生个性的发展,又体现新时代国家的教育意志和全新教育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