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杰 朱 静
山东省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开教育集团是2012 年成立的联合体,现有5 所完全小学,分别是德开小学、沙王小学、付庄小学、曹村小学、王庄小学。集团成立之初,90%的生源是农村孩子,校舍都是低矮破旧的平房。自2016 年起,借助教育均衡验收的东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3 亿元用于校舍改造,每校都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图书馆且藏书丰富。如今,学校成为区域内最漂亮的建筑。
硬件的升级靠投入就可以解决,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靠什么?重要途径之一,就是阅读。
基于以上背景,在德州市教育局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探索,德开教育集团系统谋划,整体思考,成功地构建了师道阅读、学道阅读、家道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阅读体系。
沙王小学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学习型教师队伍为目标,通过阅读帮助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改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理论和实践水平,改进教学行为,实现教师素养的有效提升,形成特有的“师道阅读”。“师道阅读”是让教师对阅读有理性的认识,培养教师的阅读习惯,逐步从阅读自觉到教育自信的一种教师读书模式。师道阅读以运行道和评价道为主线,一周精读一篇文章,一个月购买或借阅一本书,一学期精读一部经典名著,推动教师主动阅读。以阅读为载体,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引领教师爱上阅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让每位教师增强教育自信。
曹村小学将阅读聚焦到学生身上,实行学道阅读,以考核、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为落脚点,以阅读考级制和读书运动会为载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开展教育阅读,构建阅读体系。阅读运动会将阅读“跨界”到体育运动中,通过“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乒乓颠球”“50 米接力跑”“单脚跳”等运动环节,每个环节均采用“先运动、后阅读”的团体比赛方式进行。参赛团队根据竞技结果获取答题机会,阅读比赛则围绕“背”“讲”“诵”“写”“演”等形式开展。它把学生日常的阅读和运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孩子真心喜欢运动,真心爱上阅读,为丰富自己而自觉阅读。
付庄小学构建了“家道阅读”模式,通过开展亲子阅读、读书论坛、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提升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付庄小学用四个阅读节点,即:每天、每周、每月、每学期为阅读节点;阅读一本好的优秀读物;通过开展文本阅读,再进行阅读体悟和活动展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质量,形成“4132”阅读模式。这种模式有效地推进了“家道阅读”的开展。
德开小学致力于建设班级家庭书香一体化阅读,以阅读为载体,由教师引导学生并指导家长帮助孩子进行阅读,推进书香家庭建设;在此基础上让家长带着阅读走进校园,丰富“书香班级”内涵。在阅读体系下,班级和家庭彼此包容,相互合作,共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构建班级、家庭协同育人格局,从而达到以书香润立德树人、以书香优家风家教、以书香促学校发展的目的。
教育集团阅读活动的开展抓住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三个关键因素,形成了“全阅读”理念,各校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为全民阅读和建设书香社会,贡献教育智慧和力量。
阅读,让教育集团快速成长起来,成为开发区名校。但推进教育阅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集中在阅读活动中的关键物——书。首先,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范围较小,书目种类选择不够丰富;其次,阅读书籍主要是靠家庭和教师自购。由于整个教育集团处于城乡接合部,部分学生家庭并不富裕,频繁的购书也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造成阅读成本高昂,学校阅读活动开展不顺畅;最后,各校图书馆利用率不高,由于人手不足,图书馆借阅效率低下,图书更新缓慢且老旧。本应成为阅读活动主场的校图书馆反而冷冷清清成为“旁观者”。
如何让图书馆真正“活”起来?使书籍在校园中流通起来,让校图书馆成为教育阅读体系中继教师、学生、家长的第四支力量,德开教育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从国内中小学校的现状来说,活化图书馆的终极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学校通过向第三方专业团队购买专业服务来解决这项问题。同时,考虑到现实状况,在可见的时间范围内,教育集团通过以下两步来达成图书馆的活化工作。
一是在校内通过设立学生愿意亲近的阅读空间,让10%可读性强的书籍流通起来。首先,学校不要担心学生损坏书。书的价值在于流通,在书架上蒙灰的书一文不值,在阅读中磨烂的书才能体现其价值。如果这类可读性图书的种类较少,学校会有意识地定期采购补充一部分或者让学生家庭提供一些捐赠支持(捐赠需设立办公室人员把握捐赠质量),如德开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绘本有较大需求,而学校图书馆这类书籍不多,德开小学便联合当地的新华书店打造了一个绘本阅读空间,供低年级学生阅读。
二是通过第三方服务,打造主题式阅读、场景式阅读空间,让15%需要引导阅读的书籍通过某个主题进行解构,引发学生关注,提升其阅读兴趣。例如,对机械的拆解,在周边的阅读空间配合以30—50 本的科技类书籍;对恐龙模型的展示,配合以古生物、动物类的书籍;对星球模型的展示,配合以天文地理的书籍;对历史场景的再现,配合以历史故事类的书籍等等。这样的场景在博物馆、科技馆其实有很多具体案例,学校只需要请第三方专业团队在学校搭建微观版即可。如果由区(县)教育部门或者集团校做主导,批量设定主题,进行展示道具的校际流动,展示道具的制作成本则可控制在理想范围。
三是数字化导读的补充。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在校内只能是短阅读,这也是很多学校图书室的图书崭新、期刊破烂的原因。数字化导读是符合校内短阅读场景的另一种方式。学校可以在阅读空间里设置有限的屏幕,对馆藏书籍的资源进行二次挖掘,同时配合主题式阅读、场景式阅读,以良好的屏幕视觉效果调动学生的感官兴趣,提升其阅读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屏幕对学生的部分阅读数据、读书体会进行留存,改善了纸质图书难以获取数据、难以与读者互动的问题。在硬件成本上,学校可以通过和第三方签订优质内容资源的长期购买协议来换取其硬件的免费使用,并为本校储备一批优质的数字化资料。
四是阅读分享模块的设定。阅读是一种获知手段,鼓励阅读后的分享是最好的教育。在各个阅读空间的墙上设置阅读分享栏,允许孩子们自由发挥(切忌不要搞成以教师为主的小红花表彰墙)。如果学校有资金实力甚至可以做几块电子屏动态展现孩子们的有效评论,定时用一些小礼品激励孩子去发表阅读心得。例如,德开小学在正式课堂之外,要求教师走出教室,在阅读空间或阅览室开展一部分阅读课程,给学生一个更舒适的阅读分享感。
五是利用学校图书馆公众号引导家校共同阅读。阅读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效果,仅仅凭借学校自身倡导阅读是不够的,毕竟学生更多的阅读时间在家庭。尤其是进入到数字化时代,通过在微信上开设学校图书馆的服务号来联动家校共同关注阅读。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在图书馆服务号上的借阅系统入口,帮助学生进行图书的预借,并实时关注学生的借阅记录;另一方面,学校采购的一些数字化资源,可以在服务号上分主题进行每周的推送展现,例如,革命文化系列、传统文化系列、博物系列、科技系列、本地文俗系列等等,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教育了家长。作为中心校的德开小学在学校公众号上开设有“读写空间”供教学交流,甚至建立了“微阅读”频道,提供免费电子书供家长、学生阅读。
德开小学是集团的中心校,为了节约成本,能够帮助各分校共同打造书香校园,提升校园阅读氛围,对于新增书籍,学校采取了“虚拟图书馆”的方案进行外循环。
“虚拟图书馆”指在一定范围内,由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中心校建设一个不在学校内的共享性质的图书馆。这个图书馆本质上只是一个图书仓配中心,其内容资源归区(县)教育主管部门或集团校所有,提供给全区(县)或集团所有学校、家庭共用,通过第三方的物联网设备、区块链技术以及高效的物流服务为全区(县)的学校/学生做好图书的管理、借阅、配送服务。书籍流通的流程如下:
学生通过学校公众号或开放式借阅系统查到自己想读的书并提出在线借书申请——图书馆接到学生借阅的在线申请后通过快递公司或馆员把书配送到学生班级并交到学生手里——学生读完后把书投放到图书回收舱——图书经过分拣后由馆员或快递公司交还给图书馆。
这其中的技术关键点是基于图书馆公众号的开放式借阅系统,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一书一码/一人一码,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图书自动分拣回收舱,基于现代物流行业的仓配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家长在线预借、学生在校实时还书(回收舱),降低学校图书馆员工作压力。
学校图书馆的现有书籍经过每年剔旧逐步减少,每年的新购图书逐步进入校外虚拟图书馆,逐渐实现学校图书馆图书全部交第三方专业公司托管,学校的原有图书馆场所最终会衍变为阅读空间、数字阅览室、阅读活动室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所学校可以什么也没有,但只要有图书馆,就可以称之为学校。”可见,图书馆在一所学校所占据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阅读,不能离开图书馆,学校阅读体系的构建更应保留图书馆的“一席之地”,只有开放的图书馆才会像流动的活水,漂流的书籍才能像跳动的水珠,慢慢地浸润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