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过程

2021-01-05 03:16张红蕾
人物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武松水浒传性格

张红蕾

摘 要:对于三大名著《水浒传》而言,作者将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价值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为不同的人物塑造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其中武松就是独具代表的一个典型案例。武松从踏入江湖之后饱经沧桑,其内在的思想、性格以及行为都潜移默化的发生着改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关键词:《水浒传》;武松;性格;变化过程

一、武松对宋江的依赖到独立

对于《水浒传》中的武松而言,其年幼家境贫寒,父母去世的早,只和他的哥哥相依为命。然而,他的哥哥在生活中时常受人欺辱,同时对武松又爱又抱怨。抱怨是因为武松经常惹是生非,招来官司,而爱则是有了武松自己不再被欺辱。自从武松得到柴进家的照顾之后,他们的生活好转起来,而这样的环境没有让武松的精神世界得到一点转变,但是在遇上宋江之后,他的内心和思想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武松的性格十分的豪爽,武功也很厉害,进一步得到了宋江的认可和赏识,在这时起他们便结拜为兄弟,并常常饮酒进行武功切磋。宋江的一举一动都对武松产生了巨大的触动,也为今后武松对宋江进入招安做好了铺垫。对于宋江来说,其不仅是武松的大哥,并且还是武松的伯乐,每当武松向宋江说出可以接受招安时,宋江都会极为高兴并且希望他可以在江湖上留个好名。当二人真正别离时,武松对其依依不舍,更是一路紧跟一送再送。当在梁山进行排名时,武松还是对宋江较为依赖,想帮助宋江获得梁山泊主。在这时起,武松在思想上有一些变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宋江产生隔阂,最终导致二人决裂。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就主要由于武松对招安有了新的见解,每当宋江面对被梁山好汉打败的朝廷點头哈腰,让武松极为不爽。虽然宋江将箭折断来证明自己,但是武松依然对他不服气,特别是宋江只想招安而不顾及朋友更是不快[1]。武松离开宋江还有其他的考虑:第一,武松十分的讲义气,对于宋江的帮助一直铭记在心;第二,武松一旦离开梁山泊,他更是无家可归;第三,武松对朝廷还是有些许向往,认为皇帝只是短暂的被冲昏头脑。然而,梁山好汉被招安以后,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宋江在忠义中选择了前者,最后造成武松的真正离开。

二、武松对招安的向往到拒绝

对于招安而言,其是许多好汉都有所向往的地方。在梁山全部英雄之中,这种想法遍及每个人的内心,只是没有说出来而已,尤其是因为战败被俘的梁山统领更是如此。让武松真正接受招安的有三个方面:第一个,宋朝在造反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招人进入招安做官的现象。第二个,武松在原来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都头,他在其中所接受的教育是要做一个忠臣义子。当武松得知哥哥被牟山之后,他先想到的是报官,希望可以通过朝廷实现他为哥哥报仇的愿望,当他遭到朝官反对时才自己下定决心为哥哥复仇。在进行复仇的过程当中,武松没有失去本性,他并没有乱杀无辜,在帮哥哥报仇完毕之后主动去自首,希望可以重新做人。而武松决绝招安的真正原因则是出于他对社会的深入了解。朝廷对梁山好汉招安的实际目的就是想利用他们的人脉以及义军进行相互之间的残杀,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不动一兵一卒而实现一定的利益。在各路的义军都被杀害之后,梁山好汉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进而朝廷在进行“大义灭亲”,消除梁山好汉。武松愿意招安只是为自己洗白,并不是为朝廷真正的出力,而他也知道仅凭个人之力并不能对社会带来实际的益处[2],综合以上武松还是拒绝招安。

三、武松内涵的气概以及痞性

在《水浒传》之中,作者将武松的人物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不仅有对其英雄事件的描述[3],而且还有对其痞里痞气的描写,而这样的手法并没与让人们对武松产生一点的厌烦,而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武松人物的形象。武松在有名之前,他经常惹是生非,因此痞性是他的鲜明特点。武松在梁进庄与宋江相处的一段时间中,不良痞好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但是在喝酒之后依然会展现出的脾气秉性,与别人打架。武松在去往景阳冈之前喝酒时,人们不给他酒时他就破口大骂,如果把他惹急了就会怒砸酒馆。每当好心人上去劝说不让他去景阳冈,他却不以未然,在这里可以看出武松在行走江湖的过程之中,具备较高的警惕性。与此同时,在身处十字坡的黑电力,武松在看出实际情况之后,先是提到饭菜中有几个毛,如人体的毛一样,进而使得孙二娘率先动手,然后武松再将其进行制服。而在武松打虎的环节之中,更是进一步加深了他的英雄形象,并将此形象永远的刻画在人们的心中。在打狗环节,可以看出只要武松喝醉,很有可能会做出极为不光彩的事情,由此以来对人们双重性格的描写使得其人物形象更加充实,从而也提高了说服力。

四、武松的聪明与沉稳

《水浒传》中的武松出生于市井,并没有接受过正经的教育,但是他是一个遵守儒家得到规范的人,知道事情的好坏,也懂得廉耻。此外,武松还是一个颇有智慧的人,并不像他的外表一样显得那么的鲁莽。而这一点可以在他对潘金莲的态度上可以体现出来。宋江曾经对武松说过,武松是一个哓事之人[4],他不仅明白江湖中的道理,而且还具备较为敏捷的洞察能力。在景阳冈打虎,他知道大虫战斗力较强,因此在不确定大虫的底细他不会轻举妄动,直至明白大虫的进攻手段才进行搏斗,最后将其打死。当武松要远离他的哥哥和嫂子时,他嘱咐哥哥看好嫂子,由此可以看出他已经看出嫂子的为人,知道他可能会对哥哥带来不利。而在归来时,看到哥哥已死,也知道哥哥并不是简单的病死,于是偷偷的进行调查为哥哥报仇。在十字坡中,他轻松的看出孙二娘的计划,知道这是一家黑店。另外,武松在被押送到监牢时,他听到了两个人的话语,知道要对他进行杀害。由此可以看出武松自身聪明,要不还不知道武松死了多少回[5]。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浒传》中作者将武松的人物性格刻画的绘声绘色,并且将其的事件描述的栩栩如生,进一步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对于平常百姓来说,在武松的身上仿佛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因此武松就是人们在潜意识中的自己。所以,人们在看武松打虎、武松日常生活中可以找到放纵的自我,从而在最大限度上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

参考文献:

[1]戚琦.浅析《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J]群文天地,2012(11).

[2]刘永生.论武松的性格变异[J].电影评介,2007(04).

[3]靳武稳.《水浒传》中武松性格发展变化分析[J].考试周刊,2016,(62):10-10.

猜你喜欢
武松水浒传性格
我家里的武松
动物论反腐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武松的醉与不醉
性格描绘词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
12星座“吃”出性格
喜欢独处与性格孤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