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研究

2021-01-05 03:16向磊
人物画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轨道交通

向磊

摘 要: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关乎运营安全、关系城市安全、影响社会稳定。为适应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应树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底线思维,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进行准确防控,确保能对各类风险进行及时预警并作出高效应急处置。

关键词: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

一、引言

随着人口的快速聚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也成为城市运行和公共安全面临的焦点问题。正如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要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进入新时代,必须深刻领会、准确贯彻中央这一新战略、新思想,必须强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风险治理。

二、城市轨道交通安保存在的薄弱环节

1.监管协调机制尚未健全

轨道交通安全不是公安一家之责。目前,对城市轨道交通安保理念、责任分工、措施要求的理解与认同不够清晰,在执行层面认识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存在,推动信息共享势在必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采取事业制模式,由政府全额投资,轨道交通的建设、运营彼此分割,建设由发改委、规划局、建委、安监局等部门负责监管,建成后交付市交委管理,运营后安全监管由交委、质监局、安监局、公安局负责。目前,各监管部门间缺乏信息通报机制,监管资源未实现共享,协调管理机制还有待完善。

2.安全监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安检工作方面,部分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工作由市轨道集团与多家保安公司共同分线路组织实施。在履职中,存在安全主体责任意识不强、监督考核失衡、协作配合不到位、有漏检违规行为等不足。在视频监控系统方面,由于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均由企业自建,建设和使用均难以完全满足公共安全维护的需求。

3.应急联勤联动机制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缺乏涉及地铁的专门法律法规和配套标准、规范,相关部门责任不明晰、落实不到位,地铁安保经费不明、投入不足,城市综合应急处突联动机制尚未健全,有的地方相关部门尚未形成联动协作力量。一些地方和單位对地铁等轨道交通存在的暴恐威胁及各类安全风险的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推进各项管用措施有抵触情绪。轨道消防机制还不够健全,如消防支队的隶属关系还未明确。各市级部门之间的预警、信息互通、处置等应急联勤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三、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防控的有效策略

1.增强人的抗逆力,培育风险理念

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风险治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不断创新风险治理模式。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将培育风险理念作为风险治理的首要环节。国际成功经验表明,超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风险治理,除了政府构筑强大的应急体系,更应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强化风险防控,培育全社会的风险理念。比如,美国纽约构建了全政府、全社会、全过程、多层次的风险防控体系;日本东京让每个市民树立“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和“自己的城市自己保护”的风险意识。我们要通过理念创新控制安全隐患,从根源上切断轨道交通安全运行事件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2.合理规划轨道交通系统架构网络

针对轨道交通客流的不均衡性和局部区段运能矛盾将长期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完善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强化轨道交通分层分级的规划思路,发展多模式轨道交通系统;按照“一张网、多模式、广覆盖、高集约”的规划理念,强化“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功能分层,明确不同模式系统的服务对象,促进不同模式系统间的合理分工与布局,优化轨道交通系统架构。尽量实现整体网络客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均衡,可在中外环间适当增加切割线,提高客流均衡条件的同时实现线路之间的互相支持;在重要客流走廊上,尤其是中心城区内增加平行线路。对于目前客流压力较大,又没有条件增加平行线路的区段,在规划上要重点予以控制,避免客流的进一步集聚,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周边布局适当进行调整,从源头上对大客流进行均衡和控制。

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与沿线用地功能的协调性不足导致的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效率偏低问题,应着重从优化城市用地规划布局与轨道交通系统相关性上入手,通过持续优化轨道交通与沿线用地的功能协调性,提升线网运营效率,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布局若干座副中心截流向心客流,强化新城节点城市功能,形成反磁力,提高出城方向运能利用率等政策,避免居住地和工作地过度分离的现象,缓解潮汐交通大客流现象。另一方面,规划线路时也应充分考虑与沿线用地布局的衔接,轨道交通线路沿线功能不可过于集聚,站点周围用地性质不宜过于单一,必要时应对线路沿线用地进行优化调整。

3.增强管理的响应度,提升防控水平

结合历年变化特点,预测后续几年客流发展趋势,提前做好人员、车辆等储备工作;利用短期客流预测结果不断优化运营计划和重要节假日的保障方案;深化研究优化客流实时监控,发现客流异常变动,提前进行预判,及时采用限流、隔离、人工疏导等有效控制措施。在高峰时段加强人员保驾力度,引导乘客有序乘车;强化员工巡视作业,做到站台、站厅、换乘通道、楼扶梯等关键区域的巡视全覆盖,发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根据客流规律,拥挤区段和车站提前进行限流,以缓解客流压力,保障运营安全。不断从“网络短板、线路短板、车站短板、设施设备短板、管理短板”等五个方面梳理出需要实施或整改的短板项目,在此基础上推进既定项目的整改落实力度和进度。

参考文献:

[1]薛怀祖.拉开城市轨道交通警务维稳发展的序幕[J].现代世界警察,2017,(6)

[2]陈文彪.城市地铁反恐应急处置对策研究[J].公安教育,2016,(9)

[3]江岚.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防范对策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11)

[4]唐钧.社会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顶层设计[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6,(9)

[5]陈东升.城市轨道交通警务刍议[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9,(1)

猜你喜欢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TOD模式创新引领宁波城市发展
公共安全大数据研判分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提升公众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探析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轨道交通快慢车越行问题研究
关注城市公共安全 增强公共安全意识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