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归牧图

2021-01-05 20:05田玉彬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李迪蓑衣牧童

田玉彬

起风了。

雨还没来,但是快来了!

这是847 年前的一天,两个南宋的牧童闻到了劲风从远方裹挟来的雨水味。天色瞬间就变暗了。他们赶忙骑上牛往家跑。

大风扑来,他们不得不戗风而行。他们的耳朵里灌满了大风搅起的各种声响。两棵枝繁叶茂的杨柳被风吹得劇烈摇荡,但是它们毫不示弱,树干坚挺,与风对抗,于是,自然的风力与生命的活力一同突显。岸边芦苇和杂树身形弱小,应风披靡,簌簌声间或可闻。大风也荡起波涛,近处拍岸声和远处湍流声遥相呼应,任风杂沓。此外,还有水牛粗重的喘息声。风吹不动牛的庞大身躯,却使它们牛尾飘起;风也不能使牛自身作响,却使它们一改平日悠闲缓慢的作风,慌忙赶路,于是,风力间接转化为水牛的喘息。

前面那个牧童年纪大些,应该是哥哥,他身穿蓑衣,右手压低斗笠,左臂紧挟鞭子,因为全心应对风力,还不知道身后发生了什么。他骑的牛却觉察到异样,扭头向后观瞧。它的伙伴没事儿,伙伴背上的小主人却不对劲儿,他掉过头去,像只青蛙一样蹲伏在尾部。原来,弟弟的斗笠被风吹落在地。

这是南宋宫廷画院画家李迪的《风雨归牧图》。在我看来,这幅画堪称中国古代绘画中无与伦比的杰作。理由有三:其一,毋庸讳言,古人画人物,特别是画儿童,总给人不实的印象。但是此画中的儿童,各位请看,精确写实,形神兼备。说什么“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此说流弊太远且深,要我说,“写意诚可贵,写实价亦高。若为境界计,两者皆必要。”形之无害于意,无须多言。其二,所谓“多如牛毛”,牛身上的毛多得数不清,故用此语比喻极多。可是你看,李迪画牛毛,千笔万笔,一丝不苟,精细到极致。还有蓑衣,还有杨柳的千千万万的细叶,无不纤毫毕现。看此画,我们不会迷惑于野狐禅式的轻浮画风,而是肃穆沉静,和画家一样生出对生命和艺术的虔敬之心。其三,此画少见地直接表现了张力。所谓张力,好比射箭,把弓拉满欲射而未射,此时的力道最为饱满、玄妙。缺乏张力,结构易松垮,心意常松懈。可以说,张力是一切艺术的核心。此画中,风代表自然之力,而树、人、牛代表的是生命之力,两种力的抗衡,使自然也有了生命,使生命尤其活跃。这才真叫是艺术的和谐。因此,这幅画值得深深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猜你喜欢
李迪蓑衣牧童
牧童学画
邢台市焚风时空特征分析
从蓑衣到现代雨披
牧童
题蓑衣鹤育雏图
蓑 衣
蓑衣龙树之歌
寂寞的牧童
侬开一开
名画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