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之气是什么气质

2021-01-05 16:13雅惠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阳刚之气女性化气质

雅惠

事件回放

日前,教育部在答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时表示,将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和深入开展健康教育等方面着力,帮助青少年加强身心健康、保持体魄强健。此事引发热烈讨论,有人点赞,也有人对其中“阳刚之气”的表述反感。“阳刚”究竟是一种什么气质,当代青少年是否缺乏“阳刚”的气质?

不必贴上“男刚女柔”的标签

注重培养学生“阳刚之气”的提法让人感觉到某种隐约的性别歧视,为什么一定要贴上“男刚女柔”的标签呢?男性不可以温柔,女性不可以强悍吗?社会在发展,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如果还是用固化思维去勾勒两性的样貌,的确是局限了。很多女性独立、勇敢、有担当、有智慧,并不是依偎在男性肩头的小鸟。而对于男性来说,如果过于强调他们必须刚强勇猛,不允许脆弱退缩,那也是不公平的,甚至会助长暴力的生成。

近几年在欧美国家,“有害的男子汉气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批判。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尼奥贝·韦通过六年间对数十名青少年男生跟踪研究发现,十二三岁的男生对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非常敏感。但在强调男性就是要阳刚的文化中,他们必须渐渐隐藏自己的真实感情,表现出一副什么都不在乎的样子。他们的挫败感往往只能通过暴力的情绪和行为表达出来,以掩饰害怕和脆弱。

其实主流男性气质是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所谓的“阳刚之气”并不是男人的本性,而那些看似女性化的特质也不仅属于女性。当前社会对男性气质的坚持会让许多人——尤其是正探索自己身份的男孩们,被禁锢在一种单一的特质中,在性别、价值、追求、道德、自我实现之间认知失调。对于正在成长的男孩们来说,“做一个真男人”的规训往往迫使他们砍掉自己身上许多宝贵的特质,来迎合“男性气质”的期待。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吴利娟认为,怕吃苦、意志不坚定,不是女性化的问题,而是意志品质的问题,至于着装风格上的“女性化”,更多和不同时代自我呈现的方式有关。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相当多的人具有两性化气质,几乎没有人是截然的男性或者女性。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要允许并接受自己有脆弱的时候,明白需要和依赖别人是健康的事情。不要按照性别来规定脆弱的额度,我们只需要将彼此都看作有血有肉的人。(辑/紫云,资料来源:看理想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等)

改变柔弱化,从抓好体育课开始

我国青少年的柔弱化首先体现在体质上,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发布的数据,全国儿童近视率为53.6%,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学生为71.6%,高中学生已经达到81%。与此同时,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二十多年下滑,学生在参加长跑等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中出现呕吐、晕倒等不适反应的事件已经屡见不鲜。

改变青少年的柔弱化,要从改变体育课做起。有专家认为,我们现在的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活动开展,温柔化、音樂化、个体化“三化”倾向严重,而具有较强身体对抗的和带有一定冒险性的体育运动,开展空间受到极大挤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孩子,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不同,“你笑起来真好看”配乐的广播操,对于小学生适合,但对于高中男生不一定合适。

我们不仅要提升体育的地位,还要为体育的所谓“风险”松绑。体育运动中的很大一部分项目具有一定危险性,比如单双杠、长跑、游泳,以及具有强烈身体对抗的足球、篮球、武术(散打)、拳击等。但在高度追求“安全第一”的语境下,这类带有身体接触和对抗的体育运动很难在学校开展。而邻国日本同样是东方文化国家,但各级学校对于体育教学始终秉持着以体育人的宗旨,体育运动中对学生来说该有的冒险特性、吃苦要求,没有淡化和抹去。如果对风险过虑,孩子只能参加温柔化的体育运动,不能在操场上疯跑,禁止一切可能有危险的运动,就会压制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柔弱”也并不奇怪。

“ 野蛮其体魄、钢铁其意志、自由其心灵”——这本应该是教育的方向。当学校体育课被边缘化,当周末的时间被各种课外班填满,孩子们哪里有时间去“野蛮其体魄”,并且在摸爬滚打中“钢铁其意志”?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要改进体育教学。体育锻炼有助于养成坚毅的品质,治愈一切矫情与娇气。(辑/楚楚,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

为什么要呼唤“阳刚之气”?

究竟何为阳刚之气呢?在传统的视野中,阳刚之气就是“男子气概”,但在强调性别平等的当下,其意义已经脱离性别的框架,泛化为一种精神气质。在网友@淋义看来,阳刚之气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来阐释。“从个体来看,它是健康向上、正直阳光的精神状态、气质和形象;从社会来看,它是勤朴勇毅、向上向善的浩然正气、精神气象;从国家来看,它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气神,展现国民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

阳刚之气是一种品质标准,而不是思维或身体标准,其外在表现为品格坚韧,受得了艰难挫折、扛得起责任担当。有正义感、有温度、有深度、有能力、有担当和自知之明的谦谦君子,才能叫作有阳刚之气。

在我们的传统思维中,阳刚之气多用于形容男性的性格特征,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意志品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了现代公民精神的内核,成为一种共识性的价值观。可以说,今天我们讨论“阳刚之气”的话题时,不应执着于传统字面的含义,而应着眼青少年内在的精神气质,找到真正的社会问题所在。现在父母在教育上更用心,但同时也很容易掉入“精致育儿”陷阱,怕磕怕碰,怕风吹、怕日晒、怕雨淋,构建了一个温室在养育孩子。在如此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否能受得了挫折,担得起责任,令人担忧。

我们担忧青少年缺乏阳刚之气,是担忧他们的精神世界荒芜,血性销蚀,精神上的迷茫、心理上的脆弱、责任感的缺失比尚武精神的消退更为可怕。我们担忧的,是新一代青少年正在丧失传统优良品质,变得不再能吃苦耐劳,不再懂得承担责任和勇于担当,以及性格不再坚韧。这,恐怕才是我们今天呼唤“阳刚之气”的深层次原因。

阳刚之气,本质上是针对所有孩子而言的,是一种内在品质和外在呈现的精神面貌。坚韧、自信、向上、担当……这是我们期待孩子长成的样子,也是一个国家期待它未来公民的样子。

(文/郑明鸿,摘自半月谈新浪微博,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阳刚之气女性化气质
心存阳刚之气,书写青春华章
“阳刚之气”需要阳光和风雨来培育
我觉得自己在三种情况下最有阳刚之气
剔除金石气中的杂质,保留纯粹的阳刚之气
AUDI Q7 无畏,是我一贯的气质!
探究男装女性化时装的色彩运用
油画创作中的女性化语言分析
受得起,也是一种气质
西海岸新气质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