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李焕英》,开始嫌弃爸妈?

2021-01-05 16:13指听
青年文摘(彩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你好,李焕英李焕英贾玲

指听

事件回放

当贾玲用电影《你好,李焕英》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遗憾时,恐怕没有想过,它在现实中会演变为一场针对父母的“围剿”。之前全网还都在感慨“妈妈对女儿的爱好感人”,随后风向一下子变成了“我怎么没有李焕英这样的母亲”。许多人抱怨父母从未支持过自己的梦想,也从来不曾拥有被保护的童年。尽管很多时候会找补一句“爸妈可能还是爱我的”,但语气中总透着一股酸溜溜的劲儿。如果李焕英才是“完美家长”的标准——那对中国爸妈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中国的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做父母?

“虚假”的母亲

网上有很多抱怨——有人回忆自己每次成绩不好都会被爸爸怒斥,也有人提到妈妈不允许自己在上大学之前买露肩的衣服。有些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式确实存在问题,孩子在心里耿耿于怀也很正常。但在网上摆出一副“求判案”的声讨姿态,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然,这种私人的感受个体之间差别很大,落到实例上也得具体分析。真正让人感到不适的,是面对李焕英这个“完美”的参照系,很多人暗含的“我爸妈为什么不如李焕英”的逻辑。

看了电影的人多少都会对贾晓玲产生羡慕之情,毕竟,银幕上的李焕英确实是个无可挑剔的母亲。就拿被反复提及的升学宴情节来说:女儿为了给母亲挣面子,伪造了录取通知书,结果面对亲戚朋友被当场拆穿,母女俩颜面尽失。像不少网友说的,如果这事放在自己家里,估计不挨顿打都不算完。可电影中李焕英不仅没有一句责怪,还在贾晓玲不知天高地厚说自己以后肯定会有出息时,干脆地回了一句“那肯定的”。

直白的说话艺术、稳定的情绪管理、对孩子无条件的信任,李焕英的表现堪称满分。非常感人,但同时也非常虚假。

并不是说贾玲在这部电影里灌注的情感是假的。甚至恰恰因为她对母亲真挚的情感,才让李焕英这个角色呈现出一种过于理想的状态。张小斐扮演的李焕英,是一个能处理生活中所有困境、消化一切负面情绪,用笑脸和陪伴给孩子筑起象牙塔的母亲,也是导演贾玲十几年里在脑海中不断回忆、想象、美化过的母亲。

电影中的贾晓玲因为成绩不好只考上了成人教育,于是花钱买了个假的本科录取通知书;真实的贾玲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相声表演专业,顺利地走上了艺术之路。现实中的李焕英,并没有面对过女儿“本科变成人教育”的尴尬。

即使从剧情出发,穿越后的李焕英,本来就是开了上帝视角的。她明知眼前这个撮合自己和厂长儿子的热心女孩就是自己的女儿,所以才会借着酒劲说:“我不盼女儿有出息,她健康快乐就行了。”被气急败坏的贾晓玲撕了结婚证,也能坦然表示:“这辈子我过得挺幸福的。”有已知的路铺在李焕英面前,让她得以认真思考自己内心的最大渴望;这是活了大半辈子的女性,在生命的尽头又重新审视自己的一生,用阅历和通透进行的选择。

然而现实中的年轻父母,却往往要用自己贫瘠的生活经验去应对各种未知的风险,过程中有慌乱、后悔、情绪失控……没人能做得像李焕英那样好。

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也不能“原谅”父母?

当人们把虚构的李焕英作为“理想中的父母”,甚至因此产生埋怨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在用完美的标准来衡量普通人。

矛盾的是,如今的舆论一方面鄙视“你弱你有理”的逻辑,要求大家认清这个世界是残酷的。但当评判的眼光转向亲子关系时,却又要求父母给孩子一个“无瑕的童年”。

在辩论节目中看到选手们讨论“家长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当时反方辩手讲了一件童年往事,提到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自己在超市对着货架上的橘子罐头看了很久。结果姥姥发现了他的心思,买下了那个罐头,但在回去的路上念叨了一句:“这罐头的钱,可以抵我们吃一顿饭了。”用他的话来说:“那天晚上我吃到了这辈子最苦的罐头。”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种心理压力当然是真实的。但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姥姥花全家人的饭钱给外孙买他喜欢的零食,因为心疼而抱怨了两句本就是人之常情;这个家庭时刻处在生活的重压下,可能也的确无暇顾及孩子的敏感心思。让童年的孩子感到自卑、亏欠的其实不是家长,而是贫穷本身——并非家长强制灌输的,而是本就在那里,是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在共同承受的现实。

当这个故事被拿出来作为“家长不该怎样”的论据时,复杂的困境就被简化成了“爸妈明明可以做得更好”的期待。

肉眼可见的是,随着这种逻辑越来越被正当化,所谓“合格家长”的门槛也在逐渐升高。随之而来的是,在任意一个存在代际因素的社会事件中,首先被指责的永远都是父母。然而现实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也并非由某个单一因素造成,直接将其中一方打成“不可饶恕的罪人”,并不公平。

必须承认的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舆论场中的孩子角色是失语的。从形形色色的感恩教育,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规训,孩子面对的是从经济实力到话语权的全方位弱势。而当这一代人在互联网上掌握话筒时,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父辈权威的反抗。可如今,舆论似乎又在走向另一个极端。

父母是最后一颗“软柿子”?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我们或许可以先将年轻网友们的愤怒,理解为需求被长期漠视后的“反扑”。自从几年前豆瓣小组“父母皆祸害”出圈成为热点事件之后,声讨父母隐约在互联网上形成了一股合力。本来是彼此倾诉或反思家庭对自己造成的情感甚至肉体伤害,但在类似观点的不断输出、加强之后,渐渐变成了一种模糊的、无限扩大的、单方面的声讨。

经常在新闻评论区里看到“父母为什么不能持证上岗”这样的表述,大多时候是因为家庭中长期的冷暴力,或者是父母的失职行为;但也不乏很多青春期被忽略的小心思,被耿耿于怀地惦记到了今天。

在亲子关系、教育方式成为公共話题的今天,每个人都在心里为“合格家长”划下了一道标准线。但很少被提及的是——这道标准线不只受限于孩子的个人感受,同时也受限于父母的能力。当整个家庭都处于困顿之中时,一味要求大人为孩子搭建“无忧无虑的理想乐园”,显然是对现实的低估。愿意花心思守护孩子内心小世界的父母是温柔美好的,但很难盖章每个父母都只有做到这样才算“合格”。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当然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远超过孩子所需要做的;但这并不该成为舆论对他们无限抬高要求的理由。如今大家对于父母的角色如此苛刻,或许是在找一个不如意时的“撒气对象”。毕竟网络热帖、热门电视剧已经给了我们无数现成的样本——如果我的生活不如意,那么“原生家庭”多少要担些责任。

现实世界中,人们同样越来越习惯于将性格的缺陷、生活的不顺都与家庭中的瑕疵牢牢绑定。人们越来越相信走向罗马不如生在罗马,而最终,父母就成了最好用也最顺理成章的替罪羊。人生中的一切困境似乎都可以归结为:“如果你不能对我负责,为什么要把我生出来呢?”抱怨工作压力大会被老板嫌弃“不能吃苦”,搞不定人际关系会被说“没人有义务惯着你”;但在网络上声讨爸妈,发泄童年的委屈和对现实的不满,似乎天经地义。

然而当舆论开始对父母这个身份进行无差别的“污名化”时,被卷进去的又岂止是上一代人。当父母的“持证资格”变得高不可攀,舆论并不会因为年龄和代际就“口下留情”。对于新晋父母来说,当然可以努力做模范父母。但事实却是,普通人在面对现实压力时并不能时刻保持体面、完美的姿态。

于是突然也就理解了“养儿方知父母恩”,重点也本不在于恩情本身,不过是当年轻人经历过同样的艰难、无措和人生的无常,才终于对父母的“不完美”,又多了一点感同身受的理解。

//摘自Vista看天下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你好,李焕英李焕英贾玲
你好,我的“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走进《你好,李焕英》襄阳取景地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能否复制
《你好,李焕英》 定档大年初一讲述贾玲和母亲的故事
贾玲: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当贾玲遇到宋仲基
《喜乐街》欢乐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