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遮挡视错觉的服装设计

2021-01-05 10:45韩旭辉
毛纺科技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结构设计服装

韩旭辉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1)

视觉感知是人类接受外部信息的重要方式,受光、形、色等事物本质属性与外界因素的干扰,加之人类自身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往往会依据主观感知经验判断事物形态,视错觉就在此情况下产生[1]。在艺术设计领域,特别是视觉传达和产品设计中利用视错觉产生的视觉偏差和刺激,将视错觉作为创新设计手法应用广泛。在服装设计方面,视错觉的理论研究主要侧重于平面图案和线条引起的尺度错觉和形态错觉。通过图案和线条引起的收缩、扩张、反差、动感视错觉,一方面可以增强服装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着装者起到美化和修饰的作用[2]。视错觉的设计手法集中在各种条纹、方格、花纹等图案的面料开发以及轮廓线、分割线等造型线条的平面化应用上,这种设计方法本质上属于平面设计范畴,是将能引起视错觉的线条和图案套用在服装平面款式图上的简单填充[3],而服装与平面的不同在于服装本身是三维立体状态,并且与着装人体之间是动态交互的,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挖掘。本文依据知觉心理原理,结合服装设计案例,着重探讨知觉恒常性视域下的视错觉现象,并依据设计原理进行了实验,为服装的创意设计和结构提供新的视角。

1 知觉恒常性视错觉

1.1 知觉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通常指在距离、方位、光照等因素变化的情况下,将事物感知为具有恒常的体积、形状、颜色等属性[4]。知觉恒常性的形成离不开已有的经验、认识在脑中形成的印象。没有获得的深刻经验,就谈不上知觉的恒常性[5]。

1.2 知觉恒常性与视错觉

造成视错觉的原因既有客观的物质因素,也有主观的心理因素。人与服装的空间结构、服装的开合方式、造型特点等都是客观的物质因素;人的着装感受、合体程度等都是主观的心理因素,知觉恒常性是造成视错觉的重要心理因素。

1.3 遮挡与视错觉

社会阅历和对事物的观察使我们逐步积累起“常识”和“经验”,而服装中的遮挡会增加这种固有经验的不确定性,造成知觉恒常性视错觉。

人体是三维立体形态,服装之于人体还增加了内外的空间关系,由于着装形态、着装层次、服装款式造型的原因,人体与服装之间、不同服装之间、结构部件之间,天然存在相互遮挡和遮盖的关系。观察者与着装者之间存在前后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鉴于服装在人体上穿着的特殊性,受到方向角度的影响,观察者通常没有条件做全面细致的观察与分析,视觉无法捕捉的区域和角度,大脑会进行判断和分析加工,而这种判断加工是基于知觉恒常性的。遮挡引发的判断和视错觉[6]如图1所示,图1(a)是半截裙着装效果,图1(b)是半截裙内部结构。效果图上的遮挡现象分为3种,一是半截裙对大腿的遮挡,二是裙子对衬裤的遮挡,三是正面对背面的遮挡,遮挡掩盖了裙子的内部结构。虽然图1(a)中只能看到裙子以下露出的小腿,但是大脑会将视觉信息与经验认知中的物体进行关联,生成被遮挡的大腿和后裙片。由于日常经验中半截裙大都没有衬裤设计,因此大脑也不会添加裤子的视觉感知。

图1 遮挡引发的判断和视错觉

“格式塔”理论认为:任何视觉刺激图式最终都倾向于被看成是在给定条件下最简单的图形[7]。这种知觉感应,是基于先前积累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和编撰。从给定的图形轮廓中自发地衍生出视觉感知的完成状态[7]。

2 遮挡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服装是人体的第二层皮肤,服装的功能之一就是装饰身体,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8],是体现着装风格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手法。服装设计涉及的面很宽泛,要求设计师对除服装专业知识熟悉外还要了解相关的人文、艺术、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及时把握国际最新流行动向,创造出新颖而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造型[9]。

创新的本质就是打破常规,打破传统固有的印象,遮挡为大脑的判断过程留下了想象空间,也为视错觉服装设计提供了突破口,可以利用人体与服装之间的遮挡,掩盖服装细部结构,导致心理上的错误预测,引发视错觉[10]。视错觉是视觉感知和大脑判断的综合结果,是重要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服装设计的创新手法。本文认为从知觉恒常性的角度出发,利用遮挡视错觉原理的服装设计可以分为悖论设计、假结构设计和外观简化设计。悖论错觉能制造矛盾和反差,增加服装的趣味性、刺激视觉感知;假结构设计能增加服装的细节层次与设计感;外观简化设计能达到视觉的完整性、服装构成的合理性。

2.1 悖论设计

由于大众接触最多的服装品类属于成衣,服装的款式形制基本已经固定,面料的裁剪缝纫方法、款式造型、穿脱形式,在知觉经验中已经根深蒂固,服装的结构造型已经形成了知觉恒常性。在服装设计中适当地制造一定的不合理性,或者说服装的局部都是合理的,然而整体的视觉感知是矛盾的错觉称为悖论错觉。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部分与整体的悖论错觉会增加服装的趣味性。视错觉中经典图形彭罗斯三角形矛盾空间[11]如图2所示,这种矛盾空间本质上属于平面设计,而且是无法在正常的三维空间实现的。基于服装恒常性的认知悖论设计需要考虑的只是矛盾,而非不可能,服装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穿脱使用的,需要通过结构和工艺方法实现和解决这种矛盾冲突,这也是视错觉原理在平面设计和服装设计应用中的不同之处。

图2 彭罗斯三角形矛盾空间

Dion Lee 2018春夏时装秀作品[12]如图3所示,是基于穿脱方式矛盾的外套设计,在双排扣西服造型的基础上,翻驳领在前胸形成了交叉而非重叠,两边门襟都呈现在服装表面,翻折点的扭结与系带增加了门襟在左还是右判断的难度,仅从驳头的视觉判断两边都能开合,但这显然与着装的穿脱方式相违背。设计的关键点在于右侧门襟在前中交叉点处对左侧门襟的遮挡,通过构造下半段的假门襟,利用大脑的关联和思维惯性,与上半段门襟合成一体,造成门襟穿插的假象,突出设计的矛盾与趣味性。

图3 Dion Lee 2018春夏时装秀作品

2.2 假结构设计

服装有穿着层次上的内外关系,也有面料里料之分,外层服装会遮挡内层服装,面料会遮挡里料。利用遮挡创造知觉恒常性视错觉的条件,只设计或显露部分服装部件,知觉感应即会补充完整部件或服装,能够达增加着装层次、丰富细节的设计效果。

收藏于美国肯特州立博物馆的清代硬领与领衣[13]如图4所示,是清代穿于礼服袍领口的假结构,衬在袍服之下的假领子有衬衣的着装效果。徐珂编《清稗类钞·服饰》曰:“又有所谓领衣者,杭人谓之曰‘牛舌头’,盖礼服例无领,别与袍之上加以硬领……皆取其便也。”可见清代礼服原无衣领,而是另于袍上加以硬领,领衣则为连接硬领的前后两长片[14],这样的简约设计使得着装更加轻便。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物质匮乏,出于节约面料和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一种新的“假领子”风靡一时,同清代的硬领设计类似,假领子是没有袖子只有半截衣身的衬衫,穿在外衣里面露出的衬衫领足以以假乱真,所以称作假领子。

图4 清代硬领与领衣

假领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随着物质资源的丰富,当前的假结构设计更多考虑的是丰富设计细节和简化结构工艺,因此“假领子”“假口袋”“假两件”、旗袍的“假斜襟”等假结构设计层出不穷,这种假结构设计既增加了服装的细节层次,又简化了内部结构,使之具有轻便的特征和平整的外观效果。

Dior 2005年春夏发布[15]如图5所示,是西服马甲假两件套设计,胸围线以下的翻驳领领外口线连接在公主分割线上,翻折线则固定在马甲上,为了突出视觉效果,在止口上进行了撞色镶边的装饰。胸围线以上的翻驳领是与马甲分体的,虽然驳头是能够开合的,但显然挂面已经无法翻回,与马甲连为一体。胸围线上下驳领的活动与固定,既创造了知觉恒常性矛盾,又减少了马甲的结构层次。马甲与外套的一体化设计并非简单的在外层西服的前中拼接一块布料,整个设计过程涉及造型、结构、工艺,不但运用了省道转移、翻驳领设计、分割线设计等结构理论,而且还涉及到镶边工艺、双层与单层的裁剪、面料与里料的配伍等,多种因素的充分考量和设计手法的综合运用,才成就了这一巧妙的设计符号,作为Dior经典的风格基因重现在2006、2007、2010年的发布会中。

图5 Dior 2005春夏发布

2.3 外观简化设计

造型创新固然重要,但强烈的设计感适宜穿着的场合也十分有限,“简约而不简单”迎合了部分人群的审美需求。服装上的简约风体格现在造型上表现为用更少的结构线达到简洁、纯粹的视觉效果,但由于人体本身是三维立体凹凸不平的状态,结构线条太少就难以做到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合体性与合理性。服装的造型设计需要靠结构设计实现,为保证服装视觉上的完整和统一,可以将结构线隐藏在人体腋下、内裆、侧面等不易发现的部位。

由于手臂的自然下垂,人体腋下部分成了视觉盲区,利用人体自然产生的遮挡效应,在腋下进行结构变化设计的服装实物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晚期。从湖北省江陵县马山公社楚国一号墓中出土的袍服发现,袖腋的交界缝际间均有一长方形(长 37 cm、宽 24 cm)袖裆插片。袖裆插片横置腋窝处,加大了胸围尺寸,补充了人体腋窝的厚度,加大了着装人体两臂的举伸空间[16]。楚墓袍服袖裆插片与现代的服装裁剪纸样中的“插角袖”结构十分相似,使得以十字平面裁剪为特征的中华传统服装在不破坏外观造型和图案的基础上产生了立体的衣着效果。

3 遮挡视错觉设计方法

基于知觉恒常性的视错觉服装设计主要体现在悖论设计、假结构设计和外观简化设计,三者均利用了遮挡形成的错误视觉感知。利用遮挡进行服装设计则需要逆向思维,通过隐藏达到遮挡的目的,针对遮挡形成视错觉的表现形式不同隐藏的方式方法也各有不同。

3.1 隐藏结构突出矛盾

悖论设计利用人的恒常性经验,从款式造型或穿脱方式上打破常规、突出矛盾,增加服装的趣味性和反差效果。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中道友子作品[17]见图6,是基于饰品搭配的衬衫设计,特别之处在于将通常认知里领带与服装的二重结构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衬衫的右侧分割线与领带的下端连成一体,领带系于衣领之上,前中心线无扣合结构,领带的佩戴方法与衬衫的穿脱方式都异于常理。设计师通过将领带的上端隐藏在领结之中的方法制造冲突,这种悖论服装设计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调动消费者的求知欲,加深刺激的感知和好感程度。中道友子认为让服装结构消失的不是幻觉,而是如同魔术一般,利用纸样进行结构变化,开发新的服装造型[17],因此其将纸样丛书命名为《Pattern Magic》。

图6 中道友子作品

3.2 部分隐藏引发联想

假结构设计是在服装中通过部分显现、部分隐藏的假结构部件,利用视觉感知的“完整”性联想,增加服装的设计细节和层次感。Armani Collezioni2012秋冬发布作品[18]如图7所示,该西装设计不同于常见圆润饱满的袖身造型,辫子状的外袖设计是服装造型的亮点,立体皱褶模仿了编织的形态而并非真的采用编织结构降低了工艺处理的难度增加了面料的肌理感和袖身的韵律感,褶皱之间相互穿插的错觉效果是通过面料二次造型和袖子纸样的变换得到的,止口都隐藏在了层层叠叠的褶皱之中,袖型修长,造型自然,体现了假结构设计中降低工艺难度的优势。

图7 Armani Collezioni 2012秋冬发布作品

日本USAKO西式裁剪工坊肌肉衣[19]如图8所示,正是依据人体肌肉的造型和走势,通过填充材料绗缝制作的COSPLAY用服装,对胸、腹、手臂乃至关节的刻画都十分细致,肌肉衣在罩衣的遮挡之下,会使观察者产生“肌肉体型”的视觉感知误判。绗缝工艺与人体解剖学的结合让服装与人体变得更加丰满立体,利用这种手法可以运用到很多服装中(如羽绒服),丰富外观表现力,制造戏剧冲突的效果。

图8 日本USAKO西式裁剪工坊肌肉衣

3.3 完全隐藏简约美观

外观简化设计是将结构线完全隐藏在不易发现部位,达到视觉简约完整、简化加工工艺的效果。在现代男女装两片袖设计中,若仅考虑手臂的弯曲,将袖缝线设计在前后袖中线上是最合理的,但实际生产会通过大小袖的借袖方式,将袖缝线内移,利用腋下的遮挡效应来隐藏袖缝,达到视觉完整美观的效果。在女装设计中,胸凸量的处理至关重要,近年来流行的无胸省廓形女大衣,胸凸量的处理既可以采用熨烫归拢等工艺方法分布在胸部周围,也可以利用遮挡原理,将胸省转移到领口,控制好省道的长度、方向和翻领的宽度,把省道线隐藏在大衣翻领之下,在外观上保证视觉上的简约。利用遮挡视错觉不仅能够提高服装的美观性、合理性,而且有助于简化结构及工艺。

4 设计实践

遮挡造成的视错觉是通过隐藏实现的,隐藏部分服装结构部件是视错觉设计的方法和路径。“一片布”结构简化视错觉设计实验如图9所示,实验以三宅一生的一片布“A piece of cloth”设计思想为灵感来源,利用知觉恒常性,通过假翻领和假衬衫领构造假两件套设计效果。

图9 “一片布”结构简化视错觉设计

图9(a)是造型手法,将胸省与腰省合并得到的全省量分配为2个褶裥构造西装翻驳领的翻折线与领外口轮廓线,将领口处旋转出褶裥构造的假衬衫领,领尖隐藏消失在翻折线内部。图9(b)是修剪外领口和锁眼钉扣后的完成效果。实验利用人体的结构特征和服装的基本造型,从一片布设计思想入手,以褶裥的方式构造衬衫的翻领和西服的驳领,不但简化了结构工艺也体现了结构造型的趣味性。

5 结束语

本文从遮挡产生的知觉恒常视错觉入手,对遮挡视错觉在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了悖论设计、假结构设计和外观简化设计的特点。提出了服装创意设计应重视服装本身的立体结构与可交互特征,利用人体与服装之间的遮挡、服装部件之间的遮挡造成的与知觉恒常性的反差,应用逆向思维通过隐藏的方式对服装的廓形、部件等进行视错觉设计以达到遮挡的目的,可丰富服装的设计方法。服装的造型设计与结构设计和工艺设计是相辅相成的,合理利用视错觉进行服装设计不仅可以增加服装造型的趣味性,也是简化服装结构与加工工艺的一种途径。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结构设计服装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沉淀”系列服装设计作品
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BIM结构设计应用
某排水虹吸井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