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华丽 黄晓励 林明芳
自然腔道内镜手术作为内镜外科临床应用的新技术之一,其临床具体用法是通过利用人体自然的生理腔道,将相关器材设备置入患者体内达到病灶处,并通过内镜技术对病灶部位进行处理和治疗,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和效果[1]。在此背景下,经肛内镜切除术在临床治疗直肠癌的实践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推广[2]。采用经肛内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具有术中创伤小、术中操作精准度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凭借这一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经肛内镜切除术治疗。临床相关研究显示,患者接受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过程,受手术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复杂程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过程较其他手术来说,时间相对较长[3-4]。特别是对于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后出院患者来说,若患者或其家属相关处置不得当,其出院后康复过程会受到一定影响,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也受到阻碍[5-6]。本院在2018年之前由于缺乏相应的护理经验,同时受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在针对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护理实践中以传统常规护理干预为主,2018年以后,随着本院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人力、物力持续完善,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引入了延续性护理理念,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实践效果。鉴于此,本研究为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并进行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为时间节点,对实施延续性护理前后的患者临床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水平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2019年12月给予延续性护理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均符合直肠癌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临床指征。排除标准:出现远端转移;有凝血功能障碍;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29~75岁,平均(58.34±8.35)岁,学历情况大专以上学历62例,大专及以下学历38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术前指导患者开展各项检查,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手术相关基本知识,并通过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交流不断观察、了解和掌握患者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及时进行排解和疏导,并对患者皮肤、肠道进行适当处理,做好术前相关工作。术后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监测、并适当处置肠造口,指导患者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康复练习。向患者讲解和介绍造口袋的更换方法和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出院后给予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发放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后护理手册[7-10]。研究组给予延续性护理。(1)术后护理。由于患者术中肛门保持了较长时间的扩张,术后出现肛门失禁的风险较大。因此要给予患者肛周组织进行针对性干预,在彻底清洁肛周皮肤的基础上,保持局部的干燥、清洁,对出现红肿、溃疡等情况进行密切关注,并给予针对性预防处理。于患者术后7 d,指导其开展排便功能锻炼术,促进其排便功能的顺利恢复。(2)建立健康档案。患者于入院后,为其建立个人的健康档案,记录患者入院前后的相关个人信息和手术情况以及个人各项指标以及相应的联系方式等信息。(3)实施心理健康干预。针对患者术后活动耐力下降的情况,以及由此导致的心理波动等,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语言交流,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的治疗过程、手术的基本原理、康复过程的渐进性,从而赢得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患者本人的积极配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让治愈效果较好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讲述个人的经历,从而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度和依从性[11-12]。(4)实施出院后的随访干预。根据患者个体手术情况和院内术后恢复情况制定针对性的个人康复计划,定期回院进行复诊随访,同时采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技术对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定期跟踪,采用微信、QQ等沟通联系方式掌握患者排便功能康复的进展情况,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情况适时调整相关康复计划,也可以通过各类沟通渠道宣教相关健康知识。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Wexner评分。Wexner评分:得分范围为0~30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得分小于8分时认为达到健康水平。(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采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问卷评价两组生活质量水平,问卷共包含6个维度,分别为症状感受、日常活动、娱乐活动、工作学习、个人活动和治疗,共包括10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为0~3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差。(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两个量表均包括20个维度,评分标准均为1~4分,得分范围20~8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不良情绪越严重。(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情况。采用本院自制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由患者从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选项进行选择,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9~75岁;平均(58.44±8.39)岁;大专以上30例,大专及以下2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9~75岁,平均(58.31±8.31)岁;大专以上学历32例,大专及以下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与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临床相关指标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续)
2.4 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332 4,P=0.037 4),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对于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来说,其中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直肠会被部分切除,患者术后储便功能会受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术前相比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13]。同时,在实施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的过程中,患者的肛门括约肌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给患者正常的排便功能带来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出现降低趋势,心理上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14]。如何给予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提升患者术后康复进程和相关生理功能的恢复,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研究价值[15-16]。
本院在探索临床护理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吸取各类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的精髓,在日常针对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护理实践中进行摸索和尝试,针对患者手术特点和术后恢复过程和出院后相关情况的变化特点,将延续性护理理念应用于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护理实践中,从2018年临床开始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后,这种护理干预方法的护理的效果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延续性护理是通过一系列行动设计用以确保患者在不同的健康照顾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及同一健康照护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受到不同水平的协作性与连续性的照护[17-18]。虽然患者的大部分健康问题在住院期间已经解决,但是很多患者出院后仍然出现很多健康问题,因此,延续性护理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临床护理干预从医院延续到了家庭[19-20]。本研究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采用了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将护理工作和干预措施通过远程指导的方式,融入患者出院后的日常康复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干预形式提升了患者参与度,也有效地改善了护理依从效果,进而提升了整体护理效果,最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1]。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与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提升了护理效果;同时,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抑郁与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证实了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情绪和护理满意度方面的临床优势。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可促进直肠癌经肛内镜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