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德友 曹 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成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对全世界是一次严重危机和严峻考验,愈加搅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原本已处于深刻调整中的全球经济秩序和国际政治格局,再遭冲击。
2019年12月27日,湖北省武汉市监测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中国第一时间报告疫情,迅速采取行动阻断疫情蔓延,向世界公布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序列。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实时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0年7月24日20点,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15508992例,累计死亡633703例,死亡率4.1%。
美国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前期不重视,后期不作为,为了选战下令各地经济重启、松绑疫情限制令,导致美国确诊病例以火箭速度爆发。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美国累计确诊4038863例,连续多天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超6万例,累计死亡144305例,死亡率3.6%。
巴西自疫情发生以来,总统博尔索纳罗一直试图淡化新冠病毒的严重性,称其为“小流感”。当地时间6月6日,巴西卫生部突然停止公布各州和全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总数和死亡病例总数,不再显示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仅公布24小时内新增的确诊、死亡病例数字和治愈人数。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巴西累计确诊2287475例,累计死亡84082例,死亡率3.7%。
俄罗斯初期疫情不温不火,后期确诊病例开始节节攀升不断增长,并且无症状感染者众多,在不知道自身携带新冠病毒的情况下,极容易传染给别人。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俄罗斯确诊病例800849例,位居全球第三,死亡病例13046例,死亡率1.6%。
世界卫生组织此前预言,全世界能否在疫情阻击战中获得关键性胜利,主要取决于印度。果然不出所料,印度新增确诊人数如同断线的风筝一样持续走高,从0至10万例用了109天,从10万例到20万例仅用了16天,随后仅用了10天时间,确诊人数就突破30万;短短一个月时间,印度确诊人数就从此前的10名开外爬升至世界第四的位置。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确诊病例升至1287945例,死亡30601例,死亡率2.4%,单日确诊病例已连续40天超过万例。
英国当地时间3月13日,首相约翰逊宣布将放弃中国式的围堵式防疫,任由病毒感染至少60%、约4000万的民众,从而让英国整体获得群体免疫。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英国累计确诊298731例,累计死亡45639例,死亡率15.3%。其中包括英国王子查尔斯、首相约翰逊、卫生大臣汉考克、阿森纳队主帅、诺丁汉森林足球俱乐部老板、著名歌手阿兰·梅里尔、著名演员茵迪拉等人都纷纷确诊。
西班牙2月22日本土出现确诊病例后,政府和主流媒体都发表言论称:这次病毒和以往的流感无异,无须恐慌,不建议戴口罩;全国嘉年华狂欢节、法雅节、国家德比等一系列大型活动会照常举行。直到3月30日,西班牙政府才叫停了所有非必需的商业活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累计确诊病例270166例,死亡28429例,死亡率10.5%。
附图 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
意大利3月7日发布“伦理建议十五条”,指出将设置进ICU的年龄限制,将资源留给“最有可能存活的人”和“生命剩余年份更多的人”;并强行截留了瑞典向中国订购的400万只口罩,扣押了突尼斯从中国订购的装载医用消毒液、酒精运输船和希腊的1840套呼吸器具。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意大利累计确诊245338例,累计死亡35092例,死亡率14.3%。由于死亡人数太多,当地教堂决定不按人数敲钟,而是改成每天敲一次钟,否则钟声整日都无法停止。
法国于3月12日起,关闭学校;3月15日凌晨起,停止一切非必需商业活动;3月17日中午12时起为期一个月关闭申根区边境,非申根地区籍居民和非法国长居的人员禁止入境法国;3月27日宣布将“禁足令”延长至5月11日。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法国累计确诊病例216667例,死亡30185例,死亡率13.9%。
德国在2019年12月底就已经发现不明肺炎病例,但未引起政府重视。直到2020年3月18日,德国政府才下令将医疗防护用品采购置于特殊的高优先级,禁止向外国出口医疗防护用品,并扣留了瑞士24万只口罩、意大利83万只口罩以及美国运往瑞士的防护物资。截至北京时间7月24日,德国累计确诊病例205149例,死亡9116例,死亡率4.4%。
表1 全球疫情数据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震荡。北京时间2020年4月21日凌晨,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WTI原油期货收报每桶-37.63美元,跌幅高达305.97%,这是自1983年石油期货在纽约商品交易所交易以来,首次出现负数价格,全球人民见证了历史。
美国股市“十天内四次熔断”。3月9日、12日、16日、18日,美国股市先后发生4次暴跌熔断,为美股史上第5次熔断,创10天内4次熔断的历史记录。其中,道琼斯指数对比2月份的历史高点,24天内跌了10000点,美国总统特朗普津津乐道的股市政绩被“熔尽”。
美联储开启无限量量化宽松(QE)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月23日宣布,采取广泛新措施支持经济,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支持市场平稳运行,不设额度上限,相当于开放式的量化宽松政策。同时,美联储还宣布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便利规模。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美联储迄今为止最激进的市场干预行动。此前,美联储已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到0%至0.25%之间,宣布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并启动2008年金融危机和大萧条时期才用过的商业票据融资机制。美联储无限量QE消息出来后,当天美股三大股指开盘齐跌,标普500指数开盘下跌1.66%,纳斯达克指数开盘下跌0.62%,道琼斯指数开盘下跌1.87%。
英国正式脱欧。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参加投票的民众超过半数支持脱离欧盟。2020年1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批准了英国议会此前通过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1月24日,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主席签署英国脱欧协议。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1月31日,英国正式脱欧,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
全球各国纷纷抛售美债。疫情发生以来,美国为缓解国内经济压力,开始疯狂印钞和发行债券,截至6月份,美债规模已经超过26万亿美元,且规模仍在不断增长。为了避免风险,全球各国央行纷纷抛售美债,总计抛售7493亿美元美债;中国共减持1260亿美元美债。
疫情发生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中国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用最短的时间甄别出病原体、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中国速度、中国规模、中国效率、中国力量再次震撼世界,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政治优势。
截至7月26日24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389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91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现有确诊病例339例(其中重症病例21例),治愈率94.1%,病亡率5.5%。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上半年中国经济先降后升,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据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GDP为456614亿元,同比下降1.6%,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全年回落7.9个和7.7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9%、-1.9%和-1.6%。其中二季度GDP为250110亿元,同比增长3.2%,经济增速实现由负转正,经济整体呈现快速回升态势。
工业生产继续回升。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8%,增速较5月份回升0.4个百分点,工业产出规模接近上年同期水平。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增速低于上年同期7.3个百分点,低于2019年底7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逐步回暖。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526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1.0个百分点。1—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256亿元,同比下降11.4%,降幅比1—5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餐饮收入14609亿元,下降32.8%;商品零售157648亿元,下降8.7%。升级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6.1%和5.8%,一季度分别下降5.1%和3.6%。全国网上零售额51501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43481亿元,增长14.3%,比一季度加快8.4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2%,比一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明显收窄。1—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1603亿元,同比下降3.1%,降幅比1—5月份收窄3.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7.4%,民间投资下降7.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9404万平方米,下降8.4%;商品房销售额66895亿元,下降5.4%,降幅比一季度分别收窄17.9、19.3个百分点。
货物进出口好于预期,贸易结构继续改善。6月份,进出口总额26973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出口15131亿元,增长4.3%;进口11842亿元,增长6.2%。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42379亿元,同比下降3.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3.3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11889亿元。贸易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1%,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6%,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3.8%,涨幅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2%。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0%,环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4.4%,环比增长0.4%。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分别同比下降1.9%、2.6%。
城镇调查失业率有所下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5月份下降0.2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6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73万人。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5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
景气指标运行良好。工业用电量继续回升。6月份,全国工业用电量4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增速比5月份上升1.4个百分点。1—6月,全国工业用电量2211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比1—5月回升1.5个百分点。
铁路货运量平稳增长。1—6月,全国铁路货运量21.04亿吨,同比增长1.9%,比1—5月上升1.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持续增长。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余额105.93万亿元,同比增长16.0%,增速比5月末上升0.4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总体稳定。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9%,比5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4%,比5月份上升0.8个百分点;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2%,较5月提高0.5个百分点,为2020年以来最高,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202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根据2019年各季度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年GDP的比重,科学研判疫情影响,笔者对2020年三季度及全年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预测:第三季度增长4.2%,前三季度增长0.49%;第四季度增长4.8%,全年增长1.7%。
表2 2020年中国GDP增长预测 单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明显下滑。面对严峻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14亿人的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同时应当看到,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加快复工复产工作,既要做好疫情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又要尽可能降低疫情防控措施对国内企业经营和就业的负面影响。一是做好疫情的“外防输入”和“内防反弹”。鉴于疫情在欧美等国大流行和输入病例数较多的状况,中国的疫情防控重点应是防范国外病例输入,同时做好国内重点地区的疫情监控,避免国内疫情反弹、爆发第二波疫情。二是科学合理防控疫情,允许出现零星病例,加快推进复工复产工作,尽快让经济和社会恢复常态,不要因个别地区的零星病例而有所延误。三是要密切跟踪和监测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加大对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障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避免因疫情造成大量中小民营企业陷入经营困顿甚至破产。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主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主要在供给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供给和需求都有影响,但没有改变供需关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的事实。一是要通过调整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积极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从深层次上解决供给同需求错位的问题。二是要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满足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实现供需匹配和动态均衡,进而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经济发展信心。三是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新机遇,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布局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四是要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
补齐促脱贫“短板”,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越是这个时候,各级党委和政府越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就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等突出问题开展大排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严防“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狠抓落实,坚决走稳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同时,狠抓“扶志”和“扶智”,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提升脱贫成效。对已经摘帽的县要打扫战场,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因后续政策支持不足返贫或因病、因伤、因疫情返贫。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规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扎严防污染“篱笆”,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各地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污染防治政治责任,按照“聚力治源、加压治标,源标兼治、综合治理”的总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推进绿色发展,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战略,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着力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在理念、生产、生活、行为上全渗透、全覆盖,走好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创新之道,逐步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开创生态经济新模式,以更高标准保护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筑牢防风险“屏障”,打赢风险防控“阻击战”。当前,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大局是稳定的,但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事关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一是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筑牢金融安全的“防火墙”。巩固攻坚战前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稳金融、稳预期。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稳妥处置突出金融风险点,压实各方责任。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引导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解决金融“脱实向虚”问题。二是完善一揽子政策组合,引导投资行为,合理引导预期,完善房地产融资统计和监测体系,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行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三是要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积极探讨有效的债务处置方式,尽力把企业负担降下来。四是全力以赴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持续强化国企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当今世界,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世界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推进互联互通、加快融合发展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改变过去“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向世界输出更多的中国品牌、中国智造、中国标准和中国模式,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按照生产和消费清洁化的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要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相结合,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把“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健康之路。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编制之年,而“十四五”时期又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对高起点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加大、不确定性增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提高对规划编制工作的思想认识。要强化战略导向,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战略定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规划的引领和约束作用,实实在在地办好大事、难事。要做好战略协同,注重战略执行,强化上下衔接、左右配合、社会协同,牢牢把住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
经济增长放缓,是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有运行的周期性和规律性。GDP增速目标只是评价经济发展结果的一个方面,因此不要过分纠结GDP增速的高低,从心理上适应经济的低增长、零增长,甚至适度的负增长。只要人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保障,食品供应链顺畅,增速低一点没有什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完成目标任务带来了挑战。我们实事求是,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目标会定在6%左右。但是,疫情发生以后有的事情不由我们做主,世界经济衰退已成定局,我们受到的影响有多大、有多深,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我们硬性定一个,那着眼点就会变成强刺激、抓增长率了,这样不符合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宗旨。”
疫情对我国经济运行、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旅游业、文娱业、餐饮业、线下零售业损失严重。虽然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各地都在有序地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但在后疫情时代,企业还要面对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不利局面,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这已经被新中国70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世所罕见。
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有的西方国家各党派争斗不止、相互推诿,导致疫情蔓延,酿成了更加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中国,因为有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了国家的政令统一、步调一致,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有效遏制,保持了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当前,我国正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书写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的关键时期,企业只有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才能在后疫情时代,抓住发展机遇将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企业顺利开展工作的基本前提,是企业制定各项发展决策、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企业只有准确解读、领会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与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决策,才能用好、用足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扶持政策,特别是在金融支持、税费减免方面的政策措施。
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200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措施更多,打出了一套帮助中小微企业打赢疫情阻击战,加快复工复产的政策“组合拳”。后疫情时代,企业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系统深入了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找准自身定位,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精准发力,将各项方针政策用活、用好、用足,用出成效,使国家释放的政策红利发挥最大化效用。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生存的基石。当今世界,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对社会经济各领域发展带来了广泛影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如餐饮、住宿、旅游、影院等传统行业遭到了严重挑战,但一些企业却借助众多“硬核”科技、远程办公、“云会议”、智能制造等创新手段逆势而上,不但有效应对了疫情带来的挑战,而且迅速占领市场。因此,企业要紧紧抓住国家战略机遇,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苦练“内功”,大胆创新,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一是要增强创新观念与意识,特别是主要领导者,必须树立和不断增强创新的观念与意识,时刻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创新。二是要建立健全企业创新的组织体系,及时把创新观念和意识落实下去,否则创新就只能是空想和空话。三是要加强企业创新的队伍建设,加大企业创新的资金投入,健全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等,把创新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四是要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大胆试错。
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力量,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人才的竞争。企业只有依靠人才智力因素的创新与变革,依靠科技进步,进行有计划的人才资源开发,把人的智慧、能力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才能实现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一是建立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方法、人才激励机制等。二是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创新人才培训的方式和手段,构筑人才终身教育培训体系。三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努力形成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条件,建立健全奖惩激励和薪酬分配机制,使人才薪酬分配与岗位责任、劳动付出和工作业绩相匹配。
疫情对中小型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产生了严重影响,根本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业务相对单一,战略选择的余地较小,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后疫情时代,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情况,适度开展跨产品、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化解单一行业风险,增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企业在进行多元化发展的时候,不能盲目扩张,盲目跨行,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立足企业优势,结合企业发展情况,量力而行,不要轻易涉足自身不专业、不擅长的领域。
一是善于运用资本市场,合理利用股票、期货等金融工具。为了应对疫情,中央和地方政府接连出台了包括强化金融支持、财政支持等金融方面的政策措施。企业应当积极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善于运用资本市场融资和各类衍生工具、各式投资组合、各种风险对冲工具等,缩减融资成本,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帮助实体经济应对因疫情导致的经营波动。二是要设立资本运营研究部门,提高资本运营技巧。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市场整体的融资环境正在持续改善。因此,后疫情时代企业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资本运营研究部门,深入研究资本市场政策规律,积极对接资本市场,帮助企业梳理项目商业模式和核心优势,统筹做好企业融资方案和资产配置方面的工作,助力企业走向资本化改革路径,力争实现挂牌上市,实现企业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