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不足,损有余”在消渴病辨治中的思路与方法

2021-01-05 22:42王凡李勤倪青吴瑞安然石白
环球中医药 2021年4期
关键词:火热瘀血津液

王凡 李勤 倪青 吴瑞 安然 石白

《道德经》在我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举凡春秋、战国之际的九流百家,大抵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也受到《道德经》熏陶,其中“损有余而补不足”思想就充分吸收了老子思想的精华。《道德经》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是指宇宙的自然运行法则与规律,“损有余而补不足” 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在其相互对立的矛盾中存在,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医学讲究天人相应,人应自然,疾病的发生也多起于盈亏的失衡。《灵枢·邪客》中以“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思想为指导,确立“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根本治疗大法,在《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等一系列补不足损有余的具体措施,广泛运用于临床。

1 从“不足”角度分析消渴病病机

1.1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病机的主流思想

《素问·阴阳别论篇》曰“二阳结谓之消”,说明胃肠燥热,津液亏虚是消渴病发病机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载“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指出其病机关键为阴虚热淫。时至于今,“阴虚燥热”仍为各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消渴病发病的基本病机。阴津不足,化热生燥,燥热愈旺,阴津愈虚,阴愈虚则燥热愈亢盛,两者互为因果。

1.2 脾虚说

《灵枢·本脏》记载:“脾脆,善病消瘅。”赵献可《医贯》载:“脾土浇灌四旁,与胃行其津液者。脾胃既虚,则不能敷布其津液,故渴。”脾为后天之本,是水谷津液运化输布的枢机,脾虚失于健运,胃生燥热而见消谷善饥;肌肉、四肢失于濡养,则日渐消瘦;脾失升清,则肺热津伤而见口渴多饮;脾失降浊,精微下注,则致尿甘浊,故脾病可直接导致精微物质代谢紊乱而致消渴病变。目前“脾虚致消”的学说日渐被人关注[1-2]。

1.2.1 脾气虚 《素问·经脉别论篇》云:“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气不能散精于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故以渴而多饮多尿也。现代诸多医家亦认为脾气虚弱与消渴密切相关。施今墨发现多数消渴病人倦怠乏力、肢体酸软、不耐劳作等脾气虚弱的症状,提示消渴纵使多饮多食,但饮食入胃后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营养四肢,其乃脾失健运,精气不升,生化无源之故[3]。王世荣认为血液中的葡萄糖属于“精微物质”,由脾胃化生,脾主升清,脾健运而清自升,脾虚则升清传输受损,水谷精微失于布化,精微随之下陷,形成尿糖[4]。刘鑫等[5]认为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吸烟、饮酒、作息不规律的不良生活习惯增加,同时情志、劳倦等因素均是造成脾气虚的原因。

1.2.2 脾阴虚 消渴病之本为阴虚,脾为太阴,乃三阴之长,故伤阴者,脾阴首当其冲。脾阴为脾气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脾阴与脾气两者相辅相成,脾阴辅助脾气运化水谷,脾阴充沛则脾气旺盛,如张锡纯云:“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脾得水谷精微而化生阴液,以旁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脾阴不足,不能化生津液,则口渴欲饮;脾胃互为表里,脾阴不足伤及于胃,则消谷善饥多食;脾主肌肉,阴津不足,不能濡养肌肤,而形体日渐消瘦。徐鹏等[6]认为嗜食肥甘厚味之品易滋其热而耗伤脾阴;或脾虚无以运化,痰湿内停积而化热,耗伤脾阴而致渴。明代周慎斋在治疗消渴强调滋养脾阴,脾得阴助才可中气健运,化气生津。由此可见脾阴在消渴发病中的作用[7-9]。

1.2.3 脾阳虚 叶天士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说明脾阳是脾散精的动力基础,脾阳充足机体始得力将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脾阳虚衰,不能行其蒸津液、化精微之功,水谷与津液但输膀胱,则饮一溲一。随着人们生活起居变化,导致脾阳虚损因素很多,或过食寒凉生冷,或贪凉久居空调之地,或多思忧虑伤脾、耗伤脾阳。水谷精微蒸腾气化无力,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阻滞于中焦,肺津枯燥则口干喜饮;胃液失于濡润则多食易饥;肢体失于温养则形体消瘦[10-11]。

1.3 肾虚说

肾为“先天之本”,内寓元阴元阳,在消渴病病程的不同阶段虽然各有侧重,但五脏之伤穷必及肾。《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肾脉微小为消瘅”,指出肾脏虚弱可导致消渴的产生。赵献可认为消渴病虽涉及多个脏腑,但肾脏尤其重要,肾虚是消渴病的关键病机,其在《医贯·消渴论》中记载“治消之法不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证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体现赵氏注重肾脏的重要思想。肾脏失养,封藏失职,精亏血少,津液、卫气无以蒸腾上承固表润肺,而使饮入胃中直趋向下,流失于外进而导致消渴病的形成和进展[12-13]。

1.3.1 肾阴不足 《景岳全书》云:“下消证,夫命门为水火之腑,凡水亏证固能为消为渴……有火烁阴精而为下消者,是皆真阴不足、水亏于下之消证。”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载“消渴之症,虽分上、中、下,而肾虚以致渴则无不同也”,并言“肾虚,实皆肾水之不足也”。施今墨认为肾阴亏耗,相火独亢,耗损肺胃肾诸脏,本病虽热在肺、胃、肾之脏,但其本在肾,因肾藏精,为水脏,阴之本也[14]。张发荣认为五脏之津液本于肾,肾阴虚阳旺,故渴饮不止;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渴饮而小便多也;肾阴虚无于制火,火旺煎熬诸脏,正如张老所言“水因火旺而益干,火因水竭而益旺”,说明肾阴不足在消渴病中的作用[15]。

1.3.2 肾阳不足 《金匮要略》载“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其本为肾阳不足。许叔微提出消渴病机为肾阳不足、釜底无薪。张介宾认为“有阳不化气,则水经不布,水不得火则有降无升,所以直入膀胱而饮一溲二……是皆真阳不足也”,指出肾阳不足致多饮、多尿等。现代医家邓铁涛认为消渴者,“肾精不可泄,肾火不可伐,犹如木之根,水之源,木根不可断,水源不可竭,灌其根则枝叶茂,澄其源则流子清”,可见消渴病病机以肾阳不足为本[16]。任继学认为消渴最易伤肾气,肾气伤则命火衰,相火不生,不能内寄于肝,肝阳不得助,故而肝肾阳虚,精液失于蒸化,发为口渴喜饮、多尿、消瘦之患[17]。

2 从“有余”角度分析消渴病病机

2.1 痰湿说

痰湿是水液输布运化失常,停聚体内的病理产物。痰湿充斥肌肤脏腑组织,为病多端,即“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湿致消在《素问·奇病论篇》载“此肥美人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饮食不节滋生痰湿,湿热内阻发为消渴。痰湿郁遏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根据痰湿阻滞部位而致诸多变证,如阻于心脉见心悸、胸痛;留滞肢体脉络见肢体麻木、疼痛、甚者脱疽[18]。孟翔鹤等[19]认为消渴病是由于“津液不归正化,痰湿内蕴”而致,痰湿是消渴病发病的体质基础,由饮食不节致痰湿内热蕴结于脾,日久灼伤气阴转为消渴。

2.2 肝郁说

《灵枢·五变》载“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臗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说明肝郁可引发消渴。《医理真传·三消起于何因》曰:“消证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上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诸症。”肝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致木气郁遏,气逆化火,火炎于上消灼肺津,可见口干舌燥;横逆克土,脾胃升降失常,胃火内炽,气阴耗损见多食易饥;肝郁化火,乙癸同源,肝阴受损,肾阴不能自保,失于固摄,津液直趋膀胱,则见尿频尿多。因此肝郁累及肺、胃、肾,发为消渴。故《医宗金鉴》曰:“消渴证,厥阴之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心情不畅易引起肝气郁结,故消渴病患者经常有肝郁的表现[20]。

2.3 火热说

金元四大家开创“火热”论消渴的先河。刘完素《三消论》载:“盖燥热太甚,而三焦肠胃之腠理怫郁结滞,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渗泄浸润于外,荣养百骸。”机体火热怫郁,玄府郁闭,水液不能宣通,津液输布障碍,发为消渴,创立“火热怫郁”的消渴病病机。

张从正指出“三消之说当从火断”,其曰“八卦之中,惟离能煊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惟火能消物”,提出火热致消的病机。李东垣创立“阴火致消”。阴火来源有三:一为脾胃气虚,阴血不足,阴火炽盛;二为脾气不升,阳伏化火,其三为脾虚津亏,内燥化火。阴火先伤阳脏,熏蒸心肺,消灼津液,燥热而见口干喜饮;阴火传胃,胃伏火邪则能食;阴火内乘于肾,肾失气化而多尿。朱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消渴,指出阴亏阳余是消渴病的发病基础[21]。现代医家郭子光认为消渴早期多有口干喜饮、心烦畏热、多食易饥、尿赤便秘的火热炽盛的症状,火热是此阶段的主要矛盾,阴虚是火热所伤的结果,治疗中拟以清泻火热,取得良好疗效[22]。

2.4 瘀血说

中医对消渴瘀血的认识在《皇帝内经》中有载:“血气逆留,髓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匮要略》云“瘀血之积体内,化火伤阴致津亏液损,使人烦渴多饮”,说明消渴发病与瘀血有关。详述瘀血致消为唐容川的《血证论》:“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因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上升,是以发渴,名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祝谌予系统总结消渴瘀血证侯,认为其发病根源为气阴两虚,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而成瘀血,即“气虚浊留”;阴虚煎熬津液,血液黏滞不行故“阴虚血滞”;瘀血形成后阻滞气机,津液失于敷布,进而加重消渴病情产生诸多变证[23]。吕仁和认为消渴病气血阴阳俱虚,瘀血阻络,浊毒内停,病程迁延日久,痰热瘀血胶结而成“微型癥瘕”,提出糖尿病并发症“微型癥瘕”学说[24]。仝小林将糖尿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归于“糖络病”范畴,认为瘀血贯穿糖尿病的始终[25]。

3 从“补不足”谈消渴病的治疗

自张仲景开创消渴辨证论治先河,对于“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肺胃热盛津伤者予白虎加人参汤以养阴生津清热;对于“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的肾阳不足者治以肾气丸以温阳补肾。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完善提出不同的治法。唐代医家孙思邈创立滋阴生津治疗消渴的基本法则,对于脾虚失于健运者予温脾健脾之法以健运脾胃,开脾气,助运化;刘完素在《三消论》载“消渴者,脾胃极虚,益宜温补,若服寒药,耗损脾胃,本气虚乏而难治也”,认为消渴病源于脾胃虚弱者,应选用温脾健脾之品来恢复脾胃运化升降功能。张锡纯在玉液汤中以黄芪、山药为主,意在“助脾气上升,还其散精达肺之旧也”,佐以葛根加强升阳生津、助脾气上升,且言“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同样在滋膵饮中选用黄芪和山药健脾之药,可见张锡纯治消渴强调益气健脾为要。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由此可见补肾法在治疗消渴病中也承担着重要角色。中医治疗消渴虽各具特色,但总归根据正气损耗而致不同虚损不足类病机,所补之虚或以补气养阴,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之类;或以滋养肺胃之阴,如天花粉、葛根、玉竹之品;或以补脾升阳,如黄芪、白术、山药之流;或以滋养肾阴,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之类;或以温补肾阳如附子、肉桂、巴戟天、淫羊藿之属。在补益不足的同时,也可使由本身虚损所致的相反方面的虚亢得以抑制,从而起到一定的“损有余”作用。

4 从“损有余”谈消渴病的治疗

金元医家张子和认为:“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或自外而入,或自内而生,皆邪气也,邪气加诸身,速攻可之也,速去可之也。”邪气为正气之贼,邪气盛则正气必然耗伤,祛邪使正气留存,故张氏在治疗消渴上提倡“贵流不贵滞”,以行气血、达郁滞、推陈致新;“贵平不贵强”平亢抑强,其从辨证的角度提出“邪去正安”,即所谓“损有余乃所以补其不足”这一思想。因此针对消渴致病中的火热、肝郁、痰湿及瘀血之有余邪气,治疗上应当从清热养阴、疏肝理气、化痰祛瘀论治。根据临床不同的证候表现,应予辨证施治:对于痰湿者,可选取二陈汤或苓桂术甘汤加减以温化痰湿,即仲景所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义;对于肝郁者,可选取柴胡剂以疏肝理气解郁;对于火热者,可选取白虎汤加人参汤或消渴方以清热养阴生津;对于瘀血内结者,宜选失笑散、丹参、山楂、桃仁、红花、三七等药以行气活血、化瘀散结。以上诸法旨在通过清热养阴、行气解郁、化痰祛瘀以损火、郁、痰、瘀之有余,同时在损的过程中,也可使由过盛的因素所致使脏腑功能的虚损得以修复,从而起到一定的“补不足”之效。

5 结语

世间万物均非孤立,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此消彼长,推动事物发展,该规律在消渴病的论治中同样适用。消渴病以五脏柔弱不足为主,“不足”多归于阴虚、脾肾亏虚,而湿、郁、痰、瘀等有余之邪由虚而来。治疗中通过养阴生津,补脾肾之不足,使本身虚损所致虚亢得以抑制,起到“损有余”的作用;通过清泻火热、疏肝解郁、化痰祛瘀以损火、郁、痰、瘀之有余,使过盛所致脏腑虚损得以修复,起到“补不足”作用,辨治中既要注意补虚扶正,顾护正气,又兼及火、郁、湿、痰、瘀之有余邪气,把“损有余”与“补不足”有机结合,方可在改善症状方面效如桴鼓,并能有效拦截疾病进展和防治并发症。

猜你喜欢
火热瘀血津液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从“痹症有瘀血说”论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请注意,这些新规8月“火热上线”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瘀血被清除掉,身体会有什么变化?
有一种口渴和瘀血有关
“火热”的水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