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达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的调研报告*

2021-01-05 19:15何雪梅赵汉卿马洁章攀邓力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1年1期
关键词:达州市农场主体

何雪梅 赵汉卿 马洁 章攀 邓力

1.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达州

2.达州市土壤肥料与生态建设工作站,四川达州

1 调研目的及意义

此次调研通过认真细致地对达州市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摸底调查,总结和整理了近些年来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做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有利于促进达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为市政府下一步工作开展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2 主要做法、进展及成效

2.1 主要做法

1)抓政策引导。近年来,达州市农业农村局始终把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战略举措,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突破点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通知》《关于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为引导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发展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

2)抓宣传培训。积极宣传有关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规条例及知识。鼓励外来及回乡群体积极投资创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农业发展新趋势,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2020 年,全年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2 000余人次。

3)抓规范发展。依法履行好指导、扶持和服务职能,引导农户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适度经营规模,积极引导他们增强质量意识,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和带动农户能力。

4)抓示范带动。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国家级合作社、省级合作社及省级家庭农场,吸纳“全国十佳农民”“优秀职业农民”“农业致富带头人”等农村能人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生产技术和经营水平。鼓励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种植和养殖产品的深加工,并延伸到储藏、运销以及服务等领域。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由过去单纯的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

5)抓项目扶持。近年来,达州市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项目资金投入力度,五年以来,达州市先后投入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资金约5 800 万元。扶持家庭农场项目资金达2 264 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示范场补助10万~50万元;扶持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达2 000余万元,平均每个示范社补助30万元。2019 年~2020 年,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组成的5个产业化联合体享受项目资金1 548万元,平均每个联合体补助300余万元。

2.2 进展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 040家,其中,注册家庭农场4 682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 176 家、龙头企业182 家。培育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152 家、市级示范场417 家、县级示范场739 家;培育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20 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46 家,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99 家;培育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3 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5 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44家。

2.3 主要成效

因地制宜培育了一批规模适度、技术成熟、管理规范、效益明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在全市范围推广,切实增强了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了示范家庭农场的带动作用,有效助推了周边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奔康。其中,万源市胡云海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开江县鸿发家庭农场被评为第一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家庭农场主余长寿、桂刚荣获2020 年度四川省“优秀职业农民”称号。达州市4 家家庭农场成为首批省级家庭农场联盟会员单位(全省50 家),其中,渠县清山汉子家庭农场主余长寿当选为会长、开江县鸿发家庭农场主方庆林当选为副会长。近三年来,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项目资金投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数量不断增加。全市家庭农场由3 000余家增至12 000 余家,示范家庭农场农产品销售总额由4.8 亿元增至13.6 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由3 452 家发展到5 176 家,销售额由14.5 亿元增至25.0亿元,规模覆盖粮油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农资供应、植保、农机服务、加工、储藏和销售等所有的农业产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由149 家增长至182 家,新增33 家,农产品规上企业达到239 家,新增68 家,销售总额由189.0 亿元增至225.0 亿元,新增36.0 亿,年增长率达19%以上。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通过调研大竹铭翔养殖专业合作社、宣汉县庙安水果专业合作社、万源紫腾家庭农场等情况,达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存在以下共性问题。

3.1 规模发展难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必须以集中成片成规模的土地供应为前提。一是部分农民特别是个别地方贫困户抱着“宁可抛荒不可失地”的思想,害怕失地失权,不愿把土地流转给他人耕种;二是土地流转价格逐年升高,特别是2020 年猪肉价格高涨,也带动土地流转价格升高;三是农业风险大、成本高、投入大、回收慢,也是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重要因素。

3.2 融资难

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不断地持续注入前期资金,特别是农业生产融资极为困难,成为了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一是财政支持政策有待健全,现有的财政支持政策较为分散,未能形成合力,扶持政策有待整合;二是融资瓶颈亟待打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贷款困难、手续繁杂、隐性费用高等问题,政策性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有待加强;三是抵御风险能力亟需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受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双重影响。

3.3 技术掌握难

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化程度低,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较缺乏,农经服务面宽量大,实用技术推广难度大,影响效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不能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与分散的农户相比难以实现经营上的优势,先进农业科技有效供给不足,特别是先进的实用技术普及不够,农户技术获取能力、消化能力、利用能力不强。

3.4 农业品牌不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创建水平不高,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力度不够,现有品牌主要分布在几个优势产品上,一些品牌甚至停留在分散农户生产经营的层面,“散而乱”的问题较为突出。达州市农产品品牌较多,但在全国叫得响、具有竞争力的强势品牌较少;多数品牌只是注重商标的识别功能和促销功能,品牌差异化和独占性不突出,品牌影响力还停留在局部地域;现有农业品牌多集中在鲜活农产品和初级加工农产品,加工、二次增值产品还不多。

4 几点建议

4.1 加大政策金融扶持力度

1)建议中央及四川省加大对达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扶持力度;研发一套财政项目资金补助系统,不同部门每年录入获得财政扶持资金的经营主体及项目名称,避免重复补助,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政策。

2)建议各级政府积极与金融部门沟通,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同等条件下优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需求;探索建立发展基金,由各级财政出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一定比例参与缴纳保证金,不再提供其他任何形式的抵押担保,有效解决融资贷款难问题。

3)建议完善政策性保险制度,研究出台加快发展农业保险的指导意见,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如对经营主体因遭受特大自然灾害损失,保险赔付比例应达到直接生产成本的80%以上;探索目标价格机制,政府设立价格调控基金,在农产品价格低于其成本时,动用调控基金予以补贴。

4.2 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

建议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在内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弱化土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解除农民把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后顾之忧。

4.3 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鼓励家庭农场开展创新入股、合作、出租、抵押等流转方式,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理经营权证书。广泛宣传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申报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引导家庭农场规模适度发展,经营面积在2.00~33.33 hm2之间。引导贫困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家庭农场、合作社,加大引导贫困农户入园、入场务工。

4.4 继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力度

发挥好基层农技站的桥梁作用,积极主动帮助基层农技站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业主的培育和培训工作,开展专项技术、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4.5 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平台

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打造品牌,联手开拓市场;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营销平台,畅通农产品网络体系,开展农产品产销信息进村入户,利用好全市已建立的2 227 家益农信息社,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服务;积极组织各类经营主体参加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洽谈会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新兴市场信息;积极引进京东、淘宝等知名电商平台入驻达州,鼓励本地企业创建“巴山万家”“天农网”网络销售平台,引导生产经营主体入驻供销e 家、天农网等综合性或专业性农业电商平台。

猜你喜欢
达州市农场主体
达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艺初探
论碳审计主体
农场假期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农场
Comparison of E—commercial Model Of Alibaba and Amazon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浅议“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号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