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 彭晓琴 邱云桥
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四川成都
2020 年下半年,四川创新团队麦类机械化耕作栽培岗位专家团队多次前往凉山州对布拖县苦荞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布拖县苦荞生产和流通等情况,根据调研情况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调研组深入布拖县九都乡、木尔乡、沙洛乡、火烈乡、拉达乡、乌科乡、补洛乡、乐安乡、瓦都乡、俄里坪乡等地,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人员、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苦荞种植农户进行当面沟通和交谈,了解了当地苦荞种植各环节的方式方法,以及苦荞的利用、流通等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当地苦荞种植农业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规模居中、种植年限较长、经验丰富的农户作为受访对象,受访对象能基本反应当地苦荞的生产种植水平与流通现状。
布拖县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区、凉山州东部,气候受季风影响较大,属于亚热带滇北气候。布拖县地处高原,河流深切,海拔最高为3 891 m,最低为535 m,县城海拔2 385 m;地貌对气候的影响突出,气候垂直变化大,形成了特有的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约10 ℃左右,年降雨量约1 100 mm,长冬无夏,气候寒冷,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日照充足,无霜期短,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主要有苦荞、马铃薯、燕麦,是传统的苦荞主产区。
布拖县县域面积1 685 km2,全县有耕地面积约2.13万hm2,境内山地高原占总面积的89%,低山河谷占11%。境内苦荞种植区以海拔2 000 m 以上地区为主,年均气温8.0~11.4℃,无霜期150~210 d,降水量800~1 200 mm,日照1 700~1 800 h,雨水充沛,气候温凉。苦荞生长期空气湿度需达80%以上,雨热同季,热量资源不能满足大宗粮食作物种植地区,但却是栽培优质苦荞的最佳生态区。布拖县被誉为“苦荞之乡”,是苦荞的起源地之一,种植面积约0.33 万hm2,平均公顷产2 700 kg 以上;实行作物轮作,一年一熟,一般春荞于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播种,夏荞在6 月中下旬播种,8~9月收获。
布拖县苦荞种植主要包括耕整地、施基肥、播种、除草、收获等环节,生产管理较为粗放,绝大部分劳动依靠人力畜力,仅在耕整地环节有部分采用机械化方式,机械化水平很低。耕整地后,将农家有机肥料如牛粪或羊粪均匀撒于地表作为基肥,然后采用撒播或点播的方式播种,撒播后用旋耕机耕地覆盖苦荞种子。农户通过比较,认为点播方式比撒播方式节约种子约112.5 kg/hm2,且增产10%以上,但点播后期田间管理需要除草,每公顷除草用工约15.0~22.5 个工,故有的村采用点播,有的村采用撒播。
除草是苦荞种植的一个环节,包括采用除草剂或人工除草两种方式。采用撒播播种时,种子出苗前,可施以少量除草剂除去刚出芽的杂草,但除草剂可能会影响到已出苗的苦荞幼芽,因此掌握好除草剂喷施的浓度和时间尤为重要。采用点播播种时,可在苗期进行人工除草,但花费较多人力。
苦荞是无限花序,籽粒成熟期不一致且易脱落,当大田苦荞成熟度达到75%,且天气晴朗时人工收割,将割下的苦荞植株扎成小捆,将苦荞捆伞状散开后立于田间晾晒,待苦荞籽粒干燥后进行脱粒和风选,以备装袋储存或销售。
布拖县苦荞种植区农作物以苦荞、马铃薯、玉米、燕麦为主,同种作物不会在同一块耕地内连续种植两年,实行作物轮作种植,确保苦荞种植稳产质优。
苦荞成熟脱粒装袋后即可销售,到村统一收购价比农户自己拿到市场出售的价格大概低1.0元/kg。一般刚脱粒的苦荞籽粒湿度较大,收购价约为1.6~1.7元/kg,苦荞籽粒晾晒干后含水率降至13%以内,收购价约为4.0元/kg。布拖县苦荞籽粒主要由凉山州的苦荞原粒供应商到当地收购,集中整理装袋后运送至苦荞加工企业,生产苦荞茶、苦荞食品等。每年农户的苦荞籽粒留存1/3 供食用和留种,大概出售2/3。农户销售苦荞的经济收入在0.5 万~2.0 万元不等,生产销售苦荞、玉米、马铃薯和燕麦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方式;苦荞食用则主要以荞粑粑、荞馍馍和荞饭等形式。
1)种植栽培技术实用性强。布拖县是传统的苦荞集中产区,当地农民的传统苦荞生产种植技术较先进、实用性强,采用施基肥、撒播后旋耕覆土、小穴点播、后期除草等技术进行生产与管理,该技术生产的苦荞原料饱满度好、粒大、出粉率高,优于云南和四川其他苦荞产区生产的苦荞。
2) 苦荞原料纯度好。布拖县苦荞种植面积约0.33万hm2,苦荞品种主要有几个,避免了苦荞原料生产时的机械混杂,确保了苦荞原料的纯度和品质的稳定。
3)布拖县苦荞种植区主要为缓坡地或平地,经过土地整理后可以采用机械化耕作。
1)品种单一抗险能力低。不同苦荞品种耐干旱、抗倒伏等性能差距较大。布拖县苦荞品种只有几个,单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大,常常会因为降雨、干旱等因素的影响,降低了苦荞在大田生长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容易造成减产或绝收。
2)机械化水平低严重影响了种植效益。布拖县主要苦荞生产区为缓坡地或平地,其生产条件优于四川大部分苦荞产区及云南省苦荞种植区,具备采用机械化生产种植的前提条件,但布拖县苦荞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很低,仅耕整地环节部分采用了机械化。机械化水平低,苦荞生产对人工劳动的依赖,严重影响了苦荞种植效益。
3)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组织化程度低。布拖县农户分散居住,相互交流较少,互通信息不足,对苦荞的流通信息了解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严重,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民在销售苦荞时即使同村也有不同的价格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苦荞的销售收益。
4)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薄弱,抗低温、抗干旱能力低。
在布拖县引进和示范推广苦荞机械化生产技术及机具,完善苦荞机耕、机播、田间管理(除草、灌溉等)、机收等环节的机械化生产技术,提高苦荞生产抗干旱能力,降低苦荞种植成本,提质增效,提高农民种植苦荞的经济收益。
布拖县当地的苦荞品种少,供农民选择的优质品种少。建议引进更多优质、高产、抗性强的苦荞品种,提高品种的抗低温、抗干旱等抗风险能力,确保在不同气候、环境等风险情况下有较好收益。
布拖县有特殊的生态气候,特别是高原的充足光照和生产季节适宜苦荞生长的温度,以及苦荞生长初期适度干旱有利于苦荞生物类黄酮的合成,使布拖苦荞品质优于其它产区,是名副其实的“苦荞之乡”。加强科技投入,展示布拖苦荞的品质成份,树立品牌,通过品质、品牌效应提升布拖苦荞种植经济收益。
苦荞种植较为分散,种植户单打独斗,且信息不流通,导致苦荞收购价格不统一,使很多种植户在流通环节吃亏。建议一是在苦荞主产区加强苦荞信息的流通公开与宣传,稳定苦荞流通价格;二是加强基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苦荞种植、流通中的组织作用,提高苦荞种植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