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 王泽颖
张锡纯为清代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受时代思潮的影响,萌发了衷中参西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辨病理念,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在本书176个医方中含赭石者有24方,约占14%;在其医案227方中,用赭石者有58方,占25.5%[1],可见其对赭石有独特的理解。张锡纯喜用生品,其言赭石“生研服之不伤肠胃……氧气纯全,大能养血……若煅用之则无斯效”本文论述皆为生赭石,民国时1钱=3.125 g,为方便描述下文1钱≈3 g,现就《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赭石用量观进行论述。
冲气上逆即冲脉之气逆而上行,《素问·骨空论篇》曰:“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临床上胃失和降、肾虚失纳、肝胆火旺、大气下陷等均会导致冲气逆而上行。
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之下连少阴。肾气充足,则肾中元气吸引冲气下行,使其不升发太过;若元气虚惫,肾不摄气,则冲气易上干肺胃,产生嗝、喘等病症。亦有观点认为其多责之肾阴虚, 脉象上多以数脉为主[2]。张锡纯曰:“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多以赭石配伍芡实、萸肉等补肾药物应用,如参赭镇气汤。冲脉之上隶阳明胃腑,胃气以息息下行为常,若胃腑虚弱,不能降气,则冲气上乘阳明,逆而上冲,产生哕气、呃逆等病症。张氏曾医一迟某,年四十许,上脘处发疮,破后调治三年不愈。疮口大溃烂流脓,且强卧片时,即觉有气起自下焦,上逆冲心。用生芡实30 g,煮浓汁送服生赭石细末15 g,遂可安卧。又服数次,彻夜稳睡[3]44。此气上逆者乃冲气之上冲,用赭石以镇之,芡实以敛之,冲气自安其宅也。
张氏24个含赭石方剂中,三分之一为治冲气上逆症。赭石压力最强,可镇胃气及上逆之冲气,且与其他石质不同,于气分实分无损且无伤肠胃。在因虚所致的冲气上逆证中,代赭石的用量在9~24 g。张锡纯认为冲气上逆所致之病,大多数有脏腑之虚的基础,而后有冲气相乘,因此针对冲气上冲证的病机,提出了降气平冲的总的治疗原则,并佐以健脾、补肾、平肝等治法[4]。故赭石在此类方剂中多为佐药,治则以补虚为主,在此基础少佐赭石以平冲降逆。
阳出于阴则寤,阳入于阴则寐,阳气浮越不能入阴则不寐,《素问》云“胃不合则卧不安”,若胃中之气不能息息下行,则上焦浮阳亦趋于上浮,导致失眠。明清以后,“静药填阴,合介属、矿石类潜阳”之法渐被医家重视[5]。而赭石可降胃气,且张氏谓“赭石色赤入心,能协同人参,助心气下降”,如补心血,化痰饮的安魂汤中就含有赭石12 g,对于心血不足兼痰停心下而致失眠者,少佐赭石可导引心阳下潜,使之归藏于阴,阴阳和合。在治疗失眠时,常以赭石与山药并用,降胃和胃,取半夏秫米汤之义而化裁之。而在急救回阳汤中,治疗霍乱吐泻,气息奄奄,阴阳将离者,于方剂中少加赭石,可挽将脱之心气。
1.3.1 赤沃漏下 赭石色赤,性微凉,能生血兼能凉血。《神农本草经》云:“主……女子赤沃漏下。”张氏认为人身之元气如地球之磁气,无形亦无质,而血中含铁,故血与气相互恋生,犹如铁与磁铁相互吸引。而代赭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服之可以补充血中铁质,故能治疗赤沃及下血不止。一妇人经漏不止,诸方不应,后张氏于滋补药中加入磁石细末24 g,赭石细末15 g,二剂已[3]46。
1.3.2 吐血衄血 张锡纯根据《内经》谓“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血”,建立了一系列治病理念,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乃有时不下行而上逆,胃中之血亦恒随之上逆。其上逆之极,可将胃壁之膜排挤破裂,而成呕血之证;或循阳明之经络上行,而成衄血之证,是以《内经》谓阳明厥逆衄呕血也”。鉴于吐衄证由胃气上逆而为病,故张氏言:“无论其证之或虚或实,或凉或热,治之者,皆当以降胃之品为主。”[6]而降胃之品则首推赭石。“曾有一童子,年十三四,咳嗽、吐血,数日不愈,脉象沉濡,右关为甚,张氏虑其为脾胃虚寒不能运化饮食,胃气不降,方用温降汤,一剂血止”[7]63。张氏创制寒降汤、温降汤等系列方剂,赭石的用量多在18~24 g之间。
喘证或肾虚不摄,或肺失宣降,或胃气不降,气机不畅作喘,《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总由肺气上逆,升降失衡所致。张锡纯降逆,首崇赭石,认为其能统降诸逆,且于气分实分无损。常以赭石镇降,佐麦芽以升达肝气,以顺气化之自然,而还其左升右降之常[8]。在虚证喘咳中,常人参赭石并用,既降上焦逆气浮火,又于补气中而不至于使气机升浮,下焦真元之气得补,上焦逆气得消,其喘自平。张氏云:“人参可以救气分之脱,至气欲上脱者,但用人参转有助气上升之弊,必与赭石并用,方能引气归原,更能引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张氏医一年三十余之夫人,劳心以后兼以伤心,忽喘逆大作,以补敛元气之药及小青龙汤治之喘益甚,张氏知其为阴阳两虚之证,以参赭镇气汤服之,一剂病愈强半,再服数剂痊愈[7]29。生赭石压力最强,其平喘方如参赭镇气汤及滋培汤,用量为9~18 g之间。
现代对于赭石的研究多集中于平肝潜阳,降逆止血,而张氏创赭遂攻结汤,治“宿食结于肠间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提出其有通燥结之功,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大便,其力能降胃通便, 引火下行, 而性非寒凉开破, 分毫不伤正气[9]。临床多与芒硝、甘遂等下药合用,起佐助药的作用,也可单用治疗便结急症,曾有一老者年过五旬,下脘疼痛,自觉食物结滞,大黄用至两半不下,其脉虽微弱,然重按有根,至数不数,知其仍可攻下,遂用赭遂攻结汤加减:赭石90 g、厚朴24 g、芒硝24 g、甘遂4.5 g。服下腹中作响,数小时后大便通下而愈[7]127-128。临床上见因腑气不通而胃气上逆,出现呕吐、泛恶等症,用之尤佳。
《黄帝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锡纯重视气机的作用,并提出了冲气学说,成为其学术观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若因情志不遂,肝火上炎则生为头痛,肝阳上亢,上扰清窍则发为中风。当气机突然逆乱时,赭石下达之力速,上逆之气血即可随之而下。而当患者为本虚标实时,痰火气血上壅之象危急,而用人参、地黄等补益药看似不宜,而清热化痰一派驱邪之品恐不耐受,确审其为上盛下虚,在方中重用赭石以辅之,则其补益之力直趋下焦,如镇肝熄风汤之应用。
张氏云:“赭石性原不凉,而能引热下行。是以愚习用赭石,不但以之降胃也,凡遇有虚热之证,或其人因热痰嗽,或其人因热怔忡,但问其大便不滑泻者,方中加以赭石,则奏效必速也。”故气机上逆兼有热象者用之尤宜,用量约在30 g。
张氏认为癫狂等神志疾病,多为痰火上泛,扰乱神明,重用赭石可引痰下行。张锡纯独创“心脑相通”论,他认为“神明之体藏于脑,神明之用发于心”,心与脑存在神明升降运行的通路[10]。而人之神明“属阳而性热”,若思虑过多,则会暗耗心阴,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痰火随气随血上行,若凝滞于心脑相通之路,则会导致神明失用,发生神志的异常,轻者为癫、重者为狂。张氏认为神志病核心病机是“痰火瘀塞心脑相连之窍络”,治疗从涤痰降火的角度出发,独创荡痰汤及荡痰加甘遂汤,他强调要重用代赭石,借其重坠之力,“能引其隔阂元神、识神之痰涎(或痰火)下行”,则心脑相通之路毫无滞碍,脑中元神、心中识神自能相助,而神明不至有瞀乱之时。
痰涎壅于心脑相通之道路会产生神志异常,若痰壅咽喉,则气机阻塞,可表现为喘鸣迫塞,口不能息;若痰涎壅塞胸中,与邪气相结,则会发为结胸,表现为胸中窒涩痞闷。一少年,于伤寒病瘥后,忽痰涎上壅,杜塞咽喉,几不能息。用香油二两,炖热调麝香一分灌之,旋灌旋即流出痰涎若干。继用生赭石30 g、人参18 g、苏子12 g,煎汤徐徐饮下,痰涎顿开[3]44。赭石重用,一防逆乱之气机上冲,二可开痰降火,气机得通,神明自清,用量多在30~60 g。
赭石质重,其镇坠之力能下有形滞物,故在妇人滞产时,可助胎儿下行。张氏独创大顺汤治产难,言:“必胎衣破后,小儿头至产门者,然后服之。” 张氏言赭石性至和平,虽重坠下行,而不伤气血。且喜用参、赭药对,提出滞产者非气血虚弱,即气血壅滞。用人参、当归可补助气血,人参能大补元气,回阳气于垂绝,然则性兼升浮, 用之以有气高不返之虞,而代赭石质重坠,并降下瘀滞之物,故人参宜与赭石同用,挽回将脱之元气[11]。且参、归微温,赭石微凉,温凉调和更加稳妥。一妇临盆两日不产,用催生药反觉胎气上逆,以大顺汤一剂即产下,方中生赭石用至60 g,以助产下行[3]54。
赭石重坠之力可在重症呕吐、饮食难入时单药应用,效果甚佳,且配合细末送服,可避免患者病不受药之虞。张氏曾治疗一妊娠恶阻患者时,重用赭石煎汤服后仍吐,后改赭石90 g煎汤送服细末30 g,其结遂开,至产安然无恙[3]46。又有一人,得瘟病五六日不能进饮食,亦为赭石煎汤服后仍吐,后用赭石细末15 g,开水送服,觉胸次畅通,呕吐立止[3]47。
两则医案皆为赭石煎汤服复吐,再服细末遂安,前者重至30 g,后者仅15 g,分析前者为病重药轻,故药量反而增大,而后者为患者不耐受汤剂,故改为细末。张氏在薯蓣半夏汤治疗呕吐时以半夏煎汤调入山药细末成粥,谓:“凡呕吐之人,饮汤则易吐,食粥则借其粘稠留滞之力,可以略存胃腑,以待药力之施行。”张氏书中曾记载妇人汗之有误后烦热恶心,服石膏煎汤仍吐,而用鲜梨片蘸石膏细末嚼咽之受药不吐[3]4。故呕吐中用细末送服之法,可避免患者呕不受药的情况。可见张氏临床经验丰富,用药灵活,善于变通。
总结而言,张氏运用赭石经验有以下几点:(1)虚者剂轻,实者剂重;(2)急者重用,缓者轻用;(3)送服细末,止呕药速;(4)少量佐使,君臣量大。在小量应用赭石时,多以补益之用为主,或在补益药物基础上作为佐使药应用,剂量在9~24 g为宜;对因实邪所致的冲气上逆、重症呕吐、催产及重坠化痰时,通常大量应用,用量常在30~60 g。单味药煎服,可取到重用取速之意,除此之外,对急症呕吐用送服细末之法,可以使药物粘滞留滞胃腑,避免患者气机太过拒不受药,药量可至120 g。
张氏有言“论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可见医药相息,辨证处方需先识药性,后知辨症,再审病用量,方为稳妥,有的放矢才能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