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有权,崔振远,陈佐耀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宫颈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疾病,是一种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原发癌集中发病于30~35岁之间的妇女,浸润癌集中发病于45~55岁之间的妇女[1],临床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病率在近年来逐渐提升,且有不断年轻化的趋势。在宫颈癌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最为常见,其中宫颈癌患者的围术期用药、化疗药物选择等方面的问题十分关键[2]。因此,本次研究抽取98例宫颈癌患者,旨在分析用药教育对宫颈癌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8例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以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n=49)与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共49例,年龄21~81岁,平均年龄(52.43±3.76)岁,妊娠次数1~4次,平均妊娠次数(1.96±0.17)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用药教育,共49例,年龄27~86岁,平均年龄(53.67±3.95)岁,妊娠次数1~3次,平均妊娠次数(1.82±0.13)次;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癌诊断标准,且已对本次研究内容充分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传染性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者、认知、行为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差异不大,P>0.05,符合对比要求。
1.2.1 用药教育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展开用药教育,告知疾病的机制,并普及临床常用药物的类型,告知其用药的必要性与安全性,同时详细讲解整个治疗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与患者建立信任,药师和患者交流的前提是相互信任,要求临床药师不仅要熟练掌握临床药学知识、相关临床医学知识和药品说明书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技巧很重要,是患者信任药师的关键;注意谈话的原则,流时目光平视患者,态度要友好、真诚,交流中患者更多地是向药师倾诉病情,交流过程中让患者积极参与到咨询过程中,面对不同的患者使用不同的语言,把握好良好的沟通方式和技巧。(2)纠正因患者未完全理解医嘱,导致用药时间、剂量和用法错误等现象,提升患者相关药学知识认知,做到正确服用药物,药师根据药物不同剂型和特性,对患者进行宣教,通过药师的用药教育和指导,避免不当用药。(3)纠正因心理和病理因素,患者不能严格执行医嘱用药的现象,同时因患者给药方案复杂,与日常工作、生活相冲突,药师通过宣教使其对疾病进行重视,纠正患者因药效不明显自行停药的情况,纠正存在重复药物和药物保存不当等情况,且针对特殊人群需进行用药教育。
1.2.2 用药指导
(1)围术期需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患者手术类型的常见病原菌、切口类型及相关易感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相对广谱、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充分考虑对革兰阴性菌、厌氧菌的影响,如三代头孢哌酮、硝咪唑类奥硝唑等。(2)化疗药物首选顺铂,同时选择溶媒适宜选择0.9%NS为宜,选择聚氯乙烯材料的输液器材,选择孔径低于0.22um的微孔滤器对患者进行静脉地主,所有浓缩液需稀释为浓度0.3~1.2mg/mL的溶液方可使用。(3)注重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注意顺铂肾毒性的影响,因此在给药前后需及时选择渗透性利尿剂进行缓解,如甘露醇,有效降低肾毒性的发作,若顺铂给药时间为6~8h,可选择紫杉醇3h或顺铂6h的给药时间。(4)完善不良反应预防与监测力度,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原因,若因顺铂、紫杉醇造成,需在用药前12h、6h分别给予地塞米松20mg,化疗前给予8mg昂丹司琼(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恶心、呕吐等反应的缓解情况。同时留意是否存在皮肤反应,如瘙痒、皮疹等,需及时给予抗过敏处理。(5)合理应用升白药,观察其中粒细胞水平,若处于1×109/L、白细胞基数为2×109/L左右时,需给予白药,给药剂量为2ug/kg,1次/d;及时复查血象,化疗期间尽量不给予白药,化疗后24~48h后开始用药,若化疗前发现白细胞处于低水平,需优先给予升白药,间隔48h后继续执行化疗。
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00%=用药依从率。
通过ADL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效果越理想。
将本次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分析,计数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n,%]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7.06%,对照组为82.35%,组间对比,观察组用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观察组患者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ADL评分对比()
组别 n ADL评分观察组 49 89.26±11.74对照组 49 71.33±13.82 t-16.578 P-0.001
宫颈癌是最为常见妇科疾病之一,同时也是临床上最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现已成为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约27.5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非发达国家占比85%,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已高居世界第二位,且发病率仍在不断增长,且发病年轻化趋势明显[3-4]。
宫颈癌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人乳头状瘤病毒(简称HPV)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临床因素多见于性生活过早、过乱、多次分娩、感染病毒或真菌、其他妇科疾病影响、遗传因素等[6];同时女性性生活伴侣包皮过长或有包皮垢者,同样有一定几率导致宫颈癌的发生,临床资料指出,包皮垢不仅对阴茎癌的发生有决定性影响,且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包皮垢可能是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的携带者,因此包皮垢中的胆固醇经细菌作用后,可转变为致癌物质。而长期口服避孕药、吸烟或因其他疾病服用类固醇、艾滋病患者,均会导致其免疫力降低,增加宫颈癌的患病风险。通常宫颈癌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将逐渐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阴道流血、下腹不适、尿路异常等,出现尿频尿急甚至大便带血症状。随着肿瘤不断发展,后期会出现管道变窄、堵塞症状,造成肾盂积水、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若治疗不当,极有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综上所述,用药教育应用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提升其用药依从性,改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