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东绍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 538021)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结石的形成与患者的性别、年龄、遗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都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逐渐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肾结石的发病概率明显升高。肾结石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如果结石相对较大,患者腰部的不适感会明显加强;结石相对较小会引发绞痛,使得腹部会产生阵发性的痛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临床上肾结石的治疗方法非常多,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的结石直径在5 mm以下采用的结石采用的是保守治疗方法,例如大量饮水、调整饮食等等,使得结石可以自行的排出体外;如果患者的结石在5 mm以上,外用的往往都是手术治疗的方法。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是肾结石常用的临床治疗方法,利用常规手术的方式将结石取出,以达到改善肾结石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但是开放性手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大,患者切口愈合速度相对缓慢,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明显提升,增加患者的痛苦[2]。随着各种新型技术的出现,传统的开放性手术逐渐被取代。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不仅能够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痛苦,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分别给予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以及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进一步探讨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方案的临床价值,现将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泌尿科2019年1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肾结石患者80例,年龄14-75岁,平均(44.97±1.63)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入院之后进行CT或B超等方法检查之后均确诊为肾结石,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耐受,并且医务人员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之情,并且与医院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患者为患有精神疾病或者存在意识障碍的情况,意识清晰,能够对医务人员工作给予配合。排除标准:①对手术方案不耐受,存在手术禁忌症;②不配合治疗,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者存在严重意识障碍;③肝肾等脏器存在明显功能障碍;④临床资料不全面或者中途退出研究;⑤依从性较低,不听从医务人员的安排。剔除标准:由于主观或者客观原因,未能按规定进行治疗,无法判断疗效,或者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断。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完善相关检查,例如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凝功能等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患者没有手术禁忌症之后开始安排手术。对照组给予开放性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采用硬外麻的方式,然后从患者腰部的11肋间或12肋下腹膜外切口,然后将结石取出,手术结束之后为患者进行抗感染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疗,并且放置双J管引流和肾周引流管。观察组给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随后将F4-6输尿管导管从患者的患侧输尿管处逆行插入至肾盂,随后对患者进行导尿操作,导尿完成之后改变患者的体外,使得患者保持侧卧位,并且将患者的腰部垫高,随后诸如一定量的泛影葡胺,在患者11肋间、12肋下腋后线以及肩胛下缘的所围成的区域进行穿刺,在针芯拔出之后,穿刺部位有尿液流出说明穿刺成功,然后将斑马导丝置入,并且进行固定,随后对通道进行扩大操作,直至扩大F16即可。将肾镜置入通道之中,在看到结石之后使用气压弹道进行碎石,碎石完成之后利用水流冲洗或者钳夹取石的方式将碎掉的结石取出,逐一检查患者的肾盂、肾盏等部位,确定没有结石残留后将F6双-J管置入,并且F16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作肾造瘘管,并进行固定,手术结束之后为患者进行抗感染等一系列针对性的治疗。术后患者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在3d之后复查尿路平片及泌尿系CT查看清除结石效果,如果确认没有任何结石残留后将肾造瘘管拔除。如果发现有结石残留,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再次碎石术的时间。双-J管在患者术后4-6周左右的时候拔除。
1.3 观察指标。比较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资料数据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结石清洁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n(%)]
肾结石的诱因有患者家族遗传史、饮食习惯、环境因素等等。临床医学上肾结石的治疗方案非常多,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要对患者的结石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结石的成分、大小等等,从而选择更为适宜的治疗方案[3]。经皮肾镜碎石术是是一种新兴的肾结石治疗方法,出现时间是上世纪40年代,由国外的研究学者所提出,发展到1981年的时候才正式命名为经皮肾镜取石术。虽然经皮肾镜取石术传入我国的时间相对较晚,但是随着我国光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腔内设备器械的不断完善,经皮肾镜取石术在可以在临床医学上充分的发挥作用,并且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与传统的开放性手术相比,经皮肾镜碎石术有以下几个优点:①整个手术过程中医生的视角都非常清晰,所有操作的步骤都肉眼可见,医生在检查结石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寻找,可以有目的的查看结石的位置以及是否有结石残留,能够有效预防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造成额外的损伤,加快手术进程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出血量。②整个手术过程对肾单位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特别是肾细小血管以及肾实质,和开放性手术相比,经皮肾镜碎石术可以完全避免对肾细小血管以及肾实质造成损伤,因为肾脏的完好性,患者术后肾功能可以更快的恢复正常。③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经皮肾镜碎石术整个操作过程非常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相对较小,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也明显降低,无论是主治医生,亦或是患者自身,都更容易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方式[4]。本研究中采用的碎石方式是气压弹道。与钬激光碎石装置相比,气压弹道不会产生热效应,因此在碎石的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软组织或者肾脏造成损伤,风险性相对较小,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在进行碎石操作的时候,医务人员只要确认结石的位置,使用气压弹道可以达到高效、准确碎石的效果。气压弹道的结石粉碎率要远高于超声等碎石效果,经F16薄鞘能够流出直径在5mm以下的碎石粒,在钳夹的辅助之下还能够将直径5mm以上的结石取出,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及时清除率。经皮肾镜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的结合保证结石可以完全清除,并且不会对患者的机体造成更多的损伤,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以此来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患者因为机体损伤较小还能够更快的恢复,极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于医生临床经验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操作难度相对较大,想要保证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于医师的选择也尤为关键[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充分说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具有极高的安全性,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不仅能够保证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小,患者可以更快的出院,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综上所述,在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结石清除率相对较高,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明显较低,充分说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不仅能够达到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可以更快的恢复出院,因此该治疗方案应该在临床上被广泛的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