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慧杰
(汪清县中医院 手术室,吉林 汪清 133200)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临床治疗的重要场所,护理工作较重,且繁杂,强调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作,该部分的护理质量,对临床治疗效果有者极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护理质量是当前手术室护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手术室全期护理模式,通过为患者提供优质、系统性以及连续性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舒适度,缓解心理压力,降低应激反应,为手术顺利进行及疗效提供保障[2]。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手术室全期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患者70例,时间范围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放入Excel表后,随机分成两组(n=35)并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4:3,年龄范围在20-70岁,平均(40.25±3.66)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8:17,年龄20-69岁,平均(40.21±3.22)岁,基本资料比较中,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度较好;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既往有精神疾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即做好术前访视、手术准备、信息核对等,术中密切检测各项生命体征,术后给予病情观察,并做好交接班工作。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全期护理,具体为:①成立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划分,护士长对整体管理工作负责,护理措施的实施由巡回护士以及器械护士完成。小组内定期开展会议,对阶段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制定针对性改善措施,同时明确风险,积极主动落实整改方案。②术前:术前1天,手术室护理人员实施术前方式,掌握患者基本情况,进行相关信息讲解,介绍手术室环境,耐心询问其感受,鼓励表达自身疑惑,给予心理疏导。③术中:合理调控手术室温度,做好保暖工作,协助其摆放正确体位,适当按摩下肢,避免血栓形成。保持静脉通路畅通,诅咒你医嘱给予输液,控制输入量,详细记录失血量等各项指标。④术后:做好交接工作,在核对各项无误后,将生理盐水对残留污物进行冲洗,确保皮肤干净,苏醒后,立即告知手术成功,固定引流管,通知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准备,完成交接,术后2天,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叮嘱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应激指标,包含:舒张压、收缩压、心率、皮质醇浓度。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量表4个维度,28个条目,其中包含生理、心理精神、环境、社会,根据1-4级评分法,满分28-112分,分值越高,舒适度越好[2]。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分界值为50分、53分,得分越高,抑郁、焦虑程度越高[3]。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计算软件,使用SPSS 23.0,将临床资料分为无序分类资料、数值变量资料,统一放入系统中实施计算,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结果使用方差、t,同时进行两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观察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手术应激指标比较()
皮质醇浓度(ng/L)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Hg)收缩压(mmHg)心率(次/min)观察组 35 87.25±3.62 121.25±2.62 68.25±1.25 412.25±56.36对照组 35 91.25±4.62 143.25±3.62 78.25±1.52 512.62±58.36 t - 4.032 29.126 30.062 7.319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干预后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
表2 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生理 心理精神 环境 社会观察组 35 21.25±3.12 23.62±3.66 22.36±3.97 23.62±3.17对照组 35 18.25±3.69 20.15±3.11 20.48±3.18 21.22±4.17 t - 3.673 4.274 2.187 2.711 P - 0.000 0.000 0.016 0.004
2.3 两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干预前,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60.33±5.12)分、(60.41±4.11)分,观察组则分别为(60.36±5.17)分、(60.37±4.19)分;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0.11±3.12)分、(51.24±3.22)分,观察组则分别为(45.36±3.66)分、(43.62±3.17)分,心理得分比较中,干预前的SAS、SDS评分差异较小(t=0.024、0.040,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43、9.977,P<0.05)。
手术室为特殊工作场合,是患者诊断、治疗的重要区域,是医院的重要部分,该科室具有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工作时间长的特点,手术室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实施效果。随着医疗体制改革,患者健康意识增强,以及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医院推行,如何提高手术室服务水平,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年来,医学护理模式逐渐进展,患者已经从单一改善病情,发展到要求高质量精神、身体治疗与护理。手术室护理为了更好适应患者需求,也从单一功能型发展到配合医生手术的护理模式。
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强调在完善基础护理上,充分满足患者需求,手术室中实施优质护理,可促使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4]。手术室全期护理是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实施分析,有效消除安全隐患,为患者提供更加细致、完整以及连续性的护理服务[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激反应、心理压力均较低,且舒适度较高,证实手术室全期护理可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手术室护理人员从术前访视到整个手术室结束,给予患者的安慰、支持,对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室全期护理是强调护理人员提供全程连续性护理,不仅可让患者获得连续专业的护理干预,还可充分体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
本研究中,观察组血压、心率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这表明手术室全期护理应用实施可减轻患者不良心理应激,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与心理状态。常规手术室护理仅对患者实施单一术前访视,缺乏配套护理流程跟进,不能满足患者不断增强需求。手术室全期优质护理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护士长进行护理工作统筹安排,可有效提升护理效率,对手术室中存在的风险实施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整理,开展会议,共同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有效降低风险,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术前访视通过对掌握患者基本资料,详解介绍手术室相关信心,耐心解答疑惑,消除其顾虑,取得信任,提高手术相关知识了解度,进而缓解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术中密切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做好环境护理,避免出现寒颤,同时注重隐私护理,确保手术安全以及顺利进行。术后做好交接班工作,叮嘱注意事项,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其康复。术后回访中,专人随访观察患者康复情况,并提供对应指导,一方面促患者术后早日康复,另一方面让患者感受被尊重、理解,提高心理舒适度。同时术后回访中,了解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质量满意情况,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善,提升整体护理质量[6]。而且回访中,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认可肯定,可以让患者感觉工作价值与自豪感,提高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手术应激指标与患者心理状态,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