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事件专题志即时性编纂的全新尝试
——《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编纂报告

2021-01-05 05:29:36赵阿丽李真真
江苏地方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击抗疫江苏

◎ 赵阿丽 李真真

(江苏年鉴杂志社,江苏南京210004)

提 要:《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是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首次跟进记录当下重大事件所编纂出版的专题志,该项目在综合志书、综合年鉴的编纂体例基础上,对框架设计、资料搜集、内容筛选、呈现方式、装帧设计、同步出版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尝试,突出时间性、典型性、可读性,有效发挥存史资政、服务中心工作的功能,是地方志工作的一次全新尝试。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2020年10月,由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编纂的《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以下简称《实录》)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分10个部分,约40万字,插图130余幅,表格48张。《实录》是省地方志办公室第一次跟进重大历史事件进程,当年整理编纂、当年出版的专题性地方志出版物。《实录》的编纂不仅有助于及时留存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系统资料,而且对于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积累抗疫经验、凝聚前进力量、提供历史借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后地方志工作部门承担重大事件的即时性记录作了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

一、编纂过程

2020年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进而又接连打了几场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歼灭战,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抓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取得显著成效。对于这场发生在当下的重大历史事件,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敏感地意识到全面、系统、及时地抢救和记录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的史实,是地方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根据江苏省政府省长吴政隆关于“把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江苏战胜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支援湖北抗疫可歌可泣的历史忠实记录下来”的要求,1月28日,省地方志办公室组建十余人的编纂项目组,迅速组织开展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资料搜集工作,并向全省各设区市地方志工作机构下发协助提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资料的通知,上下联动,全面搜集整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资料。2月,省地方志办公室经过多次讨论,初步确定了《生命至上: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实录》编纂提纲。3月,通过多次撰写推进会,加强对资料的了解、整合,初稿大致成型。此后经过多次补充完善和修改,最终于5月中旬完成《实录》送审稿。省政府办公厅对《实录》编纂工作十分重视,6月17日召开了由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项组负责人、前方指挥部相关领导参加的专家座谈会,相关专家对《实录》框架结构、内容、时间下限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外办、省公安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等部门又补充完善了相关资料。省地方志办公室充分吸收专家意见,对稿件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补充,形成送审稿。根据省政府领导意见,省地方志办公室又将记述下限延伸至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召开),并相应补充了若干资料。

二、指导思想及原则

《实录》的编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抗疫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决策部署,旨在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事例,全面记录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江苏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艰难历程,突出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重点反映在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的江苏担当、江苏速度、江苏作为,生动展示全省上下万众一心、勇往前行的精神力量和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充分彰显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展现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背后的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在本书编纂过程中,编纂项目组注意把握好以下三个原则:

(一)选用公开信息

新冠肺类疫情发生后,境内外各种媒体对疫情的报道众多,特别是社交媒体资讯鱼龙混杂,为了保证信息的权威性,《实录》主要选材于主流媒体的公开报道,资料来源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新华日报》、“交汇点”新闻、中国江苏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等省级主流媒体;省级机关主要部门网站、设区市政府网站,“北京西路瞭望”“江苏1号”“评新而论”等党媒的微信公众号,以及《湖北日报》《黄石日报》等湖北媒体。

(二)坚持存真求实

为全面、系统记述和反映全省上下抗击疫情情况,编纂项目组及时汇总梳理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和部门网站等新闻报道资料,围绕江苏抗疫实践,按照完整记述、客观呈现的要求,对大量新闻素材进行重新分类整理和提炼编辑,对有关时间、数据、史实等问题进行认真核实,并根据后续报道不断充实和更新资料内容。初稿编纂完成后,又送交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有关专项组负责人、前方指挥部相关领导进行审阅,充分征求意见,及时吸纳修改,进一步确保了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体现方志特点

《实录》一书的编纂,既不同于原始资料的汇集,又不同于典型事迹汇编和一般大事记编写。在编纂体例上,采用纲目体,横分门类,纵述史实,同时充分借鉴和吸收地方综合志书、综合年鉴的记述特点和《江苏微记录》的编纂方法,尽力做到编排结构合理、内容形式多样;在资料处理上,突出资料性、全面性,兼顾可读性,材料源自新闻报道,但始终保持客观平实的记述语体,避免照抄照搬,不做过分渲染,力求记述客观、归属科学。

三、编纂特点

《实录》是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第一次在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当下及时编纂整理的专题性出版物,在综合志书、综合年鉴的编纂体例基础上,框架设计、资料搜集、内容筛选、展陈方式、装帧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尝试,突出时间性、典型性、可读性,更好地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

1月28日,江苏第二批援鄂医疗队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飞赴武汉驰援。(万程鹏 摄/视觉江苏网)

(一)全面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全书突出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在“时间线”“应急响应”两个类目中,详细记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的过程。同时,着重记述了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审慎决策、科学组织,带领8000万江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伟大实践和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面记录了抗疫斗争中省委常委会、省委和省政府专题会议、省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会议等历次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情况,以及各项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

2月5日,无锡市新吴区利用无人机,将录制好的防疫语音信息,在多个小区进行空中巡回广播。(戚善成 摄/视觉江苏网)

(二)突出体现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实录》既清晰反映了新冠肺炎疫情在江苏传播、扩散和本土病例“清零”过程,又详细记述了在江苏和湖北两个战场防控和救治协同作战的情况;既客观记述了遏制疫情传播蔓延果断采取的全面严格管控措施,又全方位呈现了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民生和人民正常生产生活的状况;既重点反映一线医务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又全面反映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快递小哥、环卫工人、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坚韧奉献、团结协作。此外,《实录》还选录了200多条感人话语、40多个典型故事和案例,展现全省人民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文化底色,并通过数十条延伸拓展资料,彰显江苏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实录》在全面记述江苏疫情的同时,还拓展记述了全国和世界的疫情情况,专门设置了“国际合作”分目,记述江苏与海外友城开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动,毫无保留地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的合作实践。

(三)着力展示江苏在两个战场两个领域的抗疫成果

《实录》专门设“驰援湖北”“预防及救治”“本土疫情防控”“境外输入防控”“复工复业”等类目,用近20万字的篇幅,详细记述了在江苏与湖北两个战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领域大战大考中的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其中,“驰援湖北”通过一系列表格,重点反映逆行出征、医疗救治和援建火神山、雷神山,以及资金物资援助等情况;“本土疫情防控”从交通防控、城乡防控、社会防控三个大的方面,反映全省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重点记述江苏“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工作模式;“复工复业”着重记述“苏政50条”等惠企政策和各行各业复工复产进程,特别是通过大量的数据反映“三必需”行业、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行业和企业复工、产业链复工以及服务业、农业生产等情况。

(四)纲目体体裁的创新运用

《实录》延续了志书编纂“事以类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采用纲目体的体裁,以类为纲、以事为目。全书主体包括新冠肺炎、应急响应、预防及救治、驰援湖北、本土疫情防控、境外输入防控、复工复业、疫生活、时间线、附录10个部分,基本遵循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内到国外、从救治到防控、从工作到生活的内在逻辑。每类之下,根据内容隶属关系,下设两至三个层次,不同层次通过标题字体字号的不同作区分。《实录》在内容设计上也别具匠心,开篇特设“数据盘点”,用重要的数据展现江苏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艰辛历程;在附录前加入时间线,按时间顺序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部署进行盘点,采用简讯的形式,言简意赅,再用线条加以串联,清晰美观;借鉴《江苏微记录》的形式,在正文中穿插“延伸阅读”“故事”“声音”等小版块,在每个部分最后设置“词典”,有意摆脱框架束缚,使整本书资料内容更加充实、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可读性得以提高。

(五)采编一体化的模式创新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新闻报道资料铺天盖地,这些资料如不及时搜集整理,相当一部分很快就会消失无踪。因此传统上依赖部门供稿的方式已不适应编纂即时性专题资料的要求。省地方志办公室改变过去采编分离的编纂模式,采取采编一体化,边搜集公开资料,边进行编纂,极大地缩短了编纂时间,实现了即时出版,提高了专题资料的资政价值。采编一体化也拓宽了资料搜集的范围,除主流媒体的公开报道和政府部门公开发布的资料外,编纂项目组还搜集了一些专业性网站资料,采用了21数据新闻实验室、思客、中新经纬、智能制造、《中国企业家》等发布的资料,提高了资料的专业性。在编纂过程中,编辑还对一些连续性资料进行汇总,制作表格,如“预防及救治”部分的“江苏省各设区市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情况表”、“本土疫情防控”部分的“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查控点(测温点)管控情况表”“江苏省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客运站、机场管控情况表”、“复工复业”部分的“苏政50条六批政策服务指南一览表”等,均是由编辑根据相关厅局门户网站的公开数据进行汇总整理,极大地提高了《实录》的资料价值。

(六)全媒体的呈现方式与别具匠心的装帧设计

3月24日,江宁区举办转型升级重点项目“云签约”暨“江宁区招商大数据平台(招商地图)”上线仪式。(余萍 摄/视觉江苏网)

全书重视图片资料的搜集选用,精心挑选图片,全书共插图130余幅,做到图文并茂,相得益彰。为适应现代传播形式,全书还设置视频二维码链接,通过“江苏援黄石医疗队362位队员的笑脸”“归来”等8个视频呈现了城市、社区的抗疫艰辛历程以及医务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的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实录》在装帧设计上也别具匠心,封面选取江苏各行各业的“抗疫”图片进行拼接,作为衬底,采用印金技术,使图片中的人物如剪影一般和谐融为一体,强调了生命至上、众志成城这一主题思想。封面标题采用烫金技术,与封面整体色调相呼应,以红色衬底,平添历史庄严感和厚重感。书中每个部分都采取不同颜色的辑封相隔,在字体和线条等设计元素上又保持一致,将整本书的纲目结构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七)《实录》出版首发与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同步

以往一些地方也组织编纂了重大事件志,如国家编纂的《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但多是事件结束后征集资料,其编纂出版往往耗时数年,未能真正做到与事件同步总结记录。而《实录》不仅根据江苏省抗疫进程同步搜集整理资料,出版首发也做到了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抗疫的总结表彰同步。考虑到江苏省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的用书需要,2020年10月,《实录》已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省委省政府在2020年11月26日召开全省抗击新冠肺炎表彰大会,《实录》在表彰会上进行首发。为了及时把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反映在书中,《实录》预置“后续表彰” “后续抗疫”二维码,通过延伸阅读的方式,展现江苏抗疫表彰大会有关情况及后续抗疫工作,从而克服了以往图书出版中内容的滞后性,使《实录》真正成为与江苏省委省政府抗疫工作进程同步进行的中心工作的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即时性专题志的功用。

猜你喜欢
抗击抗疫江苏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02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环球时报(2022-03-24)2022-03-24 19:22:16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 09:16:16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12-18 01:08:56
数独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15期)2020-12-14 08:10:32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黄河之声(2020年17期)2020-11-05 02:30:18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基层中医药(2020年3期)2020-09-11 06:28:52
数读江苏
华人时刊(2020年23期)2020-04-13 06: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