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姣
摘要:阅读是小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小学语文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构成部分。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稍有不足,授课重心也多放在理论知识讲解方面,忽略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小學生自身学习素质的成长。为了及时改善这一局面,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还应及时革新阅读教学的手段,以更为生动的引导、更加高质量的教导来提升阅读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以下,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简要对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途径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士参考取用。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伊始时段,在此时,小学生们的头脑智力、思维意识发育速度加快,对于各种文化知识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教师于此时段构建高质量的阅读教学课堂,不仅有助于满足小学生日益提升的知识需求,还有助于充实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并助力小学生个人文化修养的成长。教师欲落实这一教育目的,则可以通过联动信息技术、运用情景引导以及拓展课外活动等方式进行阅读授课,优化小学生阅读学习体验的同时,焕发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与活力。
一、联动信息技术,创设优质阅读环境
联动信息技术是指教师借助现代化的信息设备辅助语文教学,发挥其特有的可视化、动态化优势来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以更为优质、更具震撼的视听体验刺激小学生的感知神经。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改善阅读课堂的学习气氛,还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时的专注度。因此,教师可以联动信息技术来创设更为优质的阅读环境。
例如,教师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文章时,可以联动投影设备辅助阅读授课。该文主要描绘了小兴安岭地区秀美的自然景色,抒发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行播放文章相关的视频,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欲望。授课时,教师可以播放旋律优美、动听的音乐,借此塑造大自然的氛围,并让小学生置身当中展开阅读。教师联动信息设备进行授课,既能够改变传统阅读环节的枯燥气氛,还能够为小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体验,进而实现良好阅读环境的塑造。
二、运用情景引导,沉浸学生阅读感受
不同的文章有着不同的情景,运用情景引导是指教师结合文章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情景氛围,让小学生通过情景演绎、情景体验等方式进行阅读学习。这一教学手段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沉浸式的阅读感受,还能够充分激活小学生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情景引导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之一文章时,可以通过情景演绎的形式进行阅读授课。该文节选自《三国演义》,主要讲述了赤壁之战前夕所发生的故事。在授课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小学生通读全文,并进行简单的阐释,让小学生了解文章所描绘的内容。而后,教师需要创设文章情景,并选择若干名小学生扮演文中涉及的角色。在演绎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适当融入个人情感,以此来丰满演绎的场景。教师选取情景演绎、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既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还有利于更进一步活跃阅读课堂的气氛,进而在愉快的阅读、演绎游戏中,逐步深化小学生对文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拓展课外活动,扩充学生阅读素材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授课时过于依赖教材课本,所讲解的内容、引导小学生阅读的内容多为教材当中所呈现的部分。这一教学视角虽然能够塑造小学生较为坚实的知识基础,但却极易局限小学生的学习与阅读的眼界。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则可以采用拓展课外活动的方式进行授课,借助课外存在的各种优质书籍、读物作为教学的载体,让小学生在阅读课外事物的环节中,掌握更为全面的语文知识。
例如,教师定期开展书籍阅读活动,并从“课内巩固”、“课外拓展”两个角度进行切入。“课内巩固”角度,教师需要围绕现阶段的教学进度选择相应的阅读材料,如,教师当前教学的课程与“诗文”相关,在选择课外素材时则需要优先考虑诗文鉴赏类的读物,让小学生获取全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巩固课内知识基础。“课外拓展”角度,教师则需要权衡考虑小学生现阶段的知识理解水平,选择素材时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多样性,还要确保小学生能够将之看懂、参透。教师利用课外书籍阅读的方式进行授课,既有助于扩大小学生的阅读学习范围,扩充小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还有助于塑造小学生更为全面的知识基础、培养小学生更具发散的思维意识。
总而言之,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既能够为小学生带来全新且优质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产生的实际效果,促进小学生阅读素质成长的同时,推动小学语文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胡霜.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J].读写算,2020(20):53-53.
[2]王艳.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8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