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棉隆颗粒剂在甘肃岷县当归育苗中的应用效果

2021-01-04 07:54:04尚虎山曹世勤张明权小兵黄凯贾秋珍封继红
植物保护 2021年6期
关键词:效果

尚虎山 曹世勤 张明 权小兵 黄凯 贾秋珍 封继红

摘要 :2019年,在甘肃省岷县,选用98%棉隆GR 225~450 kg/hm2不同施用量,开展当归育苗田土壤消毒对有害生物及当归苗相关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与空白对照相比较,不同施用量对株高有促进作用。有害生物终期防效调查发现,对地下害虫防效100%;对麻口病防效50.00%~69.30%;对田间杂草防效62.39%~83.28%。综合投资效益比较,建议在今后当归田育苗中选用98%棉隆GR 375 kg/hm2施用量,具有较好的提高种苗质量和单位效益的作用。

关键词 :棉隆; 当归育苗; 土传有害生物; 效果

中图分类号:

S 435.67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6688/j.zwbh.2020419

Effect of soil fumigation with dazomet 98% GR on angelica seedling in

Minxian, Gansu province

SHANG Hushan1, CAO Shiqin2,3,4*, ZHANG Ming1, QUAN Xiaobing1,

HUANG Kai1, JIA Qiuzhen2,3,4, FENG Jihong5

(1.Dingxi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Dingxi 743000, China; 2.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730070, China; 3.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Crop

Pests in Tianshui,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Tianshui 741200, China; 4.National Agricultural

Experimental Station for Plant Protection at Gangu,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Tianshui 741200,

China; 5.Boshengyuan Ecological and Science &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Lanzhou 730070, China)

Abstract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azomet 98% GR at different dosages to soil borne pests, agronomic and economical characters of angelica seedling in Minxian, Gansu province in 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azomet 98% GR at 225-450 kg/hm2 had promotion on plant height.The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soil borne insect pests was 100%, 50.00%-69.30% to Chinese angelica coarse bark disease at seedling stage, and 62.39%-83.28% to weeds. According to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azomet 98% GR at 375 kg/hm2 is recommended to be applied on angelica seedling in future.

Key words

dazomet; angelica seedling; soil borne pest; effect

當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效,是传统和现代医药中常用的中药材之一[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疗效及保健研究的深入和产品深加工技术的不断研发,当归需求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进而使得单位效益也得到较大幅度提升。研究发现,在国内诸多当归产地中,甘肃岷县土壤综合因子最佳,是当归的优质道地产区之一[2]。目前当归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也由此带动甘肃武威、张掖及青海等周边诸多新的产区逐渐形成[3]。2018年,甘肃省当归种植面积达3.3万hm2。

当归栽培期分育苗期、成药栽培期和繁种期3个阶段,一般需要3年时间。生态环境是形成当归道地性的主导因子。与成药期和繁种期相比较,育苗期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要求更为严格[4]。当归极不耐连作,在传统育苗技术上,定西市的岷县、漳县海拔2 800 m以上高寒草甸区,是当地药农进行当归育苗的最佳地。故当归育苗区一般地势陡险,生境脆弱。研究发现,生荒地育苗虽然种苗质量相对较高,但会引发当地严重的土壤侵蚀,极度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土壤调蓄能力。持续探寻和研发熟地育苗技术是促进当归可持续化发展的出路[5]。

目前,以定西市岷县为代表的道地当归主产区,育苗以复垦撂荒3年以上地块为主。该类型地块虽然是熟地,但土传病虫草害发生相对严重,特别是杂草和地下害虫,更是当归育苗中的最大障碍。除草剂及杀虫杀菌剂的滥用,不仅造成当归育苗田药害严重,而且种苗质量偏低,严重制约了当归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金彦博等[5]、白刚等[6]研究发现,岷县蒙古黄芪和小麦轮作、岷县熟地豌豆黄芪双豆轮作可解决当归熟地育苗连作障碍问题。但这些研究尚停留在设施育苗阶段,尚不能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土壤熏蒸剂具有分子量小、降解快、无残留风险、对食品安全的特点。在作物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是当前防治土传病虫草害最有效的方法[78]。其中土壤熏蒸剂棉隆作用机理是其在土壤中遇水后将转化为广谱性的活性物质异硫氰酸甲酯(MITC)[9],MITC及其产生前体在土壤中留存时间短,对环境友好,且不会消耗臭氧[10],是目前国内不可多得的一种土壤熏蒸剂产品。棉隆为颗粒剂,田间施用较为方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的草地,温室和保护地的观赏植物及作物,堆肥消毒等

生产上[1113]。尽管棉隆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在甘肃当归育苗特别是选择撂荒地进行育苗方面,尚未开展过相关试验研究。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不同施用量对当归育苗的研究,旨在为其下一步在甘肃省的更好利用打下良好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3月-11月在岷县禾驮镇安家山村进行。试验地海拔2 519 m,年平均氣温4℃,日照时数2 300 h,无霜期123 d,属于典型的高寒阴湿气候。试验地类型为撂荒山坡地,坡度25°,水分来自于自然降雨。土壤类型为高山草甸土。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31.52 g/kg,全氮2.1 g/kg,水解氮16.2 mg/kg,有效磷7.9 mg/kg,速效钾204 mg/kg,pH 7.25。2018年10月22日土壤封冻前,用机械深耕30 cm。结合翻地,每公顷一次性施入腐熟农家肥52.5 t、磷酸二铵600 kg、硫酸钾75 kg做底肥。土壤熏蒸处理于2019年3月下旬进行。

1.2 供试材料

98%棉隆颗粒剂(GR),江苏南通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甘肃博圣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指示品种为自然成熟的无虫蛀无霉变‘岷归2号’当归种子,于2018年10月7日在岷县闾井镇采收。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设98%棉隆GR 225、300、375、450 kg/hm2和空白对照(CK)共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试验地小区面积12 m2(4 m×3 m)。

2019年6月6日进行当归种子播种。育苗田田间管理参照《当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14]进行。当年10月10日采挖当归种苗。

棉隆施用方法采用撒施法。具体方法参照NY/T 3129-2017《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程》[15]进行。

1.4 调查方法

在当归苗生长过程的6月25日、7月15日、8月5日、8月25日、9月15日和10月10日6个时间段,每小区大五点取样,每点1 m2,分别查记目标有害生物。

为保证试验数据准确性,每次调查尽可能避免采集同一点数据。

1.4.1 施用棉隆对当归生物学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分别查记各处理当归物候期—子叶期和真叶期,调查分枝数和株高等农艺性状和根长、芦头粗度、侧根数、百苗根鲜重等经济性状,各小区单收,并折算产量结果。

1.4.2 施用棉隆对有害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

地下害虫、麦田杂草调查方法和防治效果计算参照《GB/T 17980.72-2004农药田间试验准则(二)第72部分:杀虫剂防治旱地地下害虫》[16]和《NY/T1464.40-2011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40部分:除草剂防治免耕小麦田杂草》[17]中描述的方法进行。麻口病田间调查及分级标准参照李鹏程等的标准进行。其中: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根面积6%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根面积6%~2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根面积26%~50%;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根面积51%~75%;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根面积75%以上[18]。

1.5 计算方法及数据分析

1.5.1 计算方法

地下害虫防治效果=(空白对照区活虫数-处理区活虫数)/空白对照区活虫数×100%;

杂草防除效果=(空白对照区鲜重-处理区残存鲜重)/空白对照区鲜重×100%;

麻口病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Σ(各级病根数×相对级数值)/(调查总株数×9)×100;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1.5.2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和DPS 3.01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用棉隆对当归相关性状的影响

2.1.1 对当归物候期的影响

从表1结果看出,空白对照在播种后21 d,即6月27日现子叶,7月4日现真叶;棉隆各处理均出现延迟现象,其中450 kg/hm2处理影响最大,子叶期和真叶期分别是7月5日和7月10日,分别较对照推迟8 d和6 d;其次是375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子叶期和真叶期均分别较对照推迟6 d和4 d;225 kg/hm2处理影响最小,分别较对照推迟5 d和3 d。

2.1.2 对当归地上部农艺性状的影响

2.1.2.1 对分枝数的影响

调查发现,375 kg/hm2和300 kg/hm2处理分枝数分别为6.47条和6.30条,较对照多1.25条和1.08条;45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分枝数分别为5.02条和5.19条,较对照少0.20条和0.03条(表1)。

2.1.2.2 对株高的影响

调查发现,棉隆各处理株高在15.96~17.82 cm,均高于对照的15.31 cm。其中225 kg/hm2处理最高,为17.82 cm,较对照高2.51 cm;其次是30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分别为16.99 cm和16.24 cm,较对照高1.68 cm和0.93 cm;450 kg/hm2处理最低,为15.96 cm,较对照高0.93 cm(表1)。

2.1.3 对当归地下部性状的影响

2.1.3.1 对根长的影响

由表1可知,棉隆各处理当归种苗平均根长在12.47~14.24 cm。其中225 kg/hm2处理为14.24 cm,较对照短0.45 cm;其次是30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分别为13.92 cm和12.57 cm,较对照短0.77 cm和2.12 cm;450 kg/hm2处理对根长影响最大,仅为12.47 cm,较对照短2.22 cm。375 kg/hm2和400 kg/hm2处理与其余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2.1.3.2 对侧根数的影响

由表1可见,棉隆各处理当归种苗平均侧根数在0.73~0.97根之间。其中225 kg/hm2处理为0.97根,较对照少0.06根;其次是30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分别为0.93根和0.85根,较对照少0.1根和0.18根;450 kg/hm2处理影响最大,为0.73根,较对照少0.3根。400 kg/hm2处理与其余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2.1.3.3 对芦头粗的影响

由表1可见, 225 kg/hm2、30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芦头粗分别为5.24、4.92 cm和4.53 cm,较对照低2.38、2.70 cm和3.09 cm;450 kg/hm2处理仅为2.66 cm,较对照低4.96 cm。方差分析结果表明,98%棉隆GR 450 kg/hm2处理与其余3个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空白对照与98%棉隆GR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2.1.3.4 对百苗鲜重的影响

由表1可见,98%棉隆GR各处理当归种苗百苗鲜重在189.82~249.51 g。其中450 kg/hm2处理百苗鲜重为249.51 g,较对照降低7.32 g;其次是375 kg/hm2和300 kg/hm2处理,为226.32 g和219.38 g,较对照降低30.51 g和37.45 g;225 kg/hm2为189.82 g,较对照降低67.01 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98%棉隆GR 45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与225 kg/hm2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

2.2 施用棉隆对有害生物的影响

2.2.1 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调查发现,试验地地下害虫种类有金针虫、蛴螬和蝼蛄,其中所有棉隆处理区均未发现上述地下害虫,而同期对照田块有地下害虫的出现,表明施用98%棉隆GR,对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达到100%(表2),各处理与空白对照间差异极显著(P<0.01)。

2.2.2 对农田杂草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试验地田间杂草主要灰藜Chenopodiumalbum L.、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 Beauv.、刺儿菜Cirsium arvense var. integrifolium、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L.、锦葵Malva cathayensis M.G.Gilbert, Y.Tang & Dorr、苦苣Cichorium endivia L.、繁缕 Stellaria media(L.) Villars、锦葵Malva cathayensis M. Gilbert, Y. Tang & Dorr等一年生杂草。对其鲜重防效进行分析发现:98%棉隆GR各处理防效均随着时间推移呈逐渐降低趋势,调查终期(10月10日)总体防效在62.39%~83.28%之间;除6月25日外,其余调查时间同一时期450 kg/hm2和375 kg/hm2处理防效极显著高于30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防效(P<0.01)(表3)。

2.2.3 对当归麻口病的影响

由表4结果看出,随着98%棉隆GR施用量的增加,各处理麻口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呈下降趋势,防效在50.00%~69.30%。其中450 kg/hm2处理病情指数最低,防效最高,分别为4.34和69.30%;其次是375 kg/hm2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效分别为4.62和67.29%;300 kg/hm2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效分别为6.70和52.57%;225 kg/hm2处理病情指数最高,防效最低,分别为7.06和50.00%。方差分析结果显示,450 kg/hm2处理和375 kg/hm2处理与300 kg/hm2和225 kg/hm2处理间病情指数及防效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但两处理间病情指数及防效差异不显著(P<0.05)。

3 结论与讨论

优质种苗是中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基礎保证[19],当归种苗质量的优劣主要以种苗根长、芦头粗、侧根数、百苗鲜重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20]。种苗这些性状的优劣是移栽成药后当归产量和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试验发现,虽然施用土壤熏蒸剂98%棉隆GR对当归苗物候期及相关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影响方面,除对株高没有影响外,对其他观察及测定性状均有一定延迟或抑制作用。特别是对根长、侧根数、芦头粗和百株鲜重等重要经济性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敞气时间不足及翻耕次数不够所致,但对当归种苗质量没有影响。与此同时,使用98%棉隆GR处理后,对麻口病、地下害虫、杂草等这些岷县当归育苗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具有较好的防控和节本增效作用。特别是对杂草,效果极为显著。人工除草时,由于当归种苗根小,且当归苗种植密度大,常会斩断苗根或拔草带出种苗,将严重影响育苗质量和产量。若用化学除草剂,稍有不慎将会产生药害,严重影响种苗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当归育苗地为生地育苗或撂荒多年熟地育苗,故这些地块多处于地势陡峭且海拔较高地带,人工除草成本将达到60 000~75 000元/hm2,加上采挖成本,劳动力投入将超过120 000元。若翌年春季当归苗市场价格偏低,将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经济效益。

土壤消毒技术对多种土传性有害生物均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技术之一。而棉隆作为目前国内最为安全、有效的土壤熏蒸剂,已在多种作物上广泛应用。若当归育苗前采用98%棉隆GR进行土壤处理,不仅可有效降低地下害虫和当归麻口病的危害,本试验发现,对地下害虫和麻口病防效分别为100%和50.00%~69.00%,而且可显著节省当归育苗田的除草成本。本试验发现,在当归田整个育苗期,98%棉隆GR 250 kg/hm2和 300 kg/hm2处理区拔草3次,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区拔草2次,而空白对照区拔草5次,拔草次数显著减少。从鲜草量看,250、300、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区累计鲜草量分别为3.75、3.02、1.79 kg和1.38 kg,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区的12.21 kg。但从杂草防除种类看,各处理均对田旋花没有效果,这与曹世勤等[21]在陇南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一致。故从投资效益比讲,是相当可行的。

综合本试验相关结果和投入产出比,认为98%棉隆GR施用量375 kg/hm2,不仅对当归苗根长、侧根数、芦头粗和百苗鲜重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当归苗大小均一,病株率低,故当归苗质量相对较高,同时在移栽时省去了对大苗和弱小苗挑拣过程,减少了用工量,提高了移栽效率,具有较好的节本增效作用。建议在今后当归育苗生产上广泛应用该技术,以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5: 133134.

[2] 赵杨景, 陈四保, 高光耀, 等. 道地与非道地当归栽培土壤的理化性质[J]. 中国中药杂志, 2002, 27(1): 1922.

[3] 张新慧, 张恩和, 王惠珍, 等. 连作对当归生长的障碍效应及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志, 2010, 35(10): 12311234.

[4] 马伟明, 郭凤霞, 陈垣, 等. 在不同茬口土地上的当归育苗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5): 552553.

[5] 金彦博, 郭凤霞, 陈垣, 等. 岷县不同茬口对当归苗栽生长及抗病性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8, 27(4): 6978.

[6] 白刚, 郭凤霞, 陈垣, 等. 岷县生荒地和熟地育成当归苗抗逆生理特性的差异[J]. 草业学报, 2019, 28(11): 8695.

[7] 王秋霞, 颜冬冬, 王献礼, 等. 土壤熏蒸剂研究进展[J]. 植物保护学报, 2017, 44(4): 529543.

[8] 曹坳程, 刘晓漫, 郭美霞, 等. 土传病害的危害及防治技术[J]. 植物保护, 2017, 43(2):616.

[9] BECKER J O, OHR H D, GRECH N M, et al. Evaluation of methyl iodide as a soil fumigant in container and small field plot studies [J]. Pesticide Science, 1998, 52(1): 5862.

[10]FU C H, HU B Y, CHANG T T, et al. Evaluation of dazomet as fumigant for the control of brown root rot disease [J]. Pest Management Science, 2012, 68(7): 959962.

[11]CHELLEMI D O, OLSON S M, MITCHELL D J, et al. Adaptation of soil solarization to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soil borne pests of tomato under humid conditions [J]. Phytopathology, 1997, 87(3): 250258.

[12]胡洪涛, 朱志刚, 焦忠久, 等. 棉隆土壤消毒对高山甘蓝根肿病的防效及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9, 38(3): 2531.

[13]徐少卓, 赵玉文, 王义坤, 等. 棉隆熏蒸加短期轮作葱对平邑甜茶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的影响[J]. 园艺学报, 2018, 45(6): 19.

[14]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当归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DB62/T2833-2017 [S]. 2017.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棉隆土壤消毒技术规程:NY/T 3129-2017 [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7.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72部分:杀虫剂防治旱地地下害虫:GB/T 1780.72-2004[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4.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第40部分: 除草剂防治免耕小麦田杂草: NY/T1464.40-2011[S].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

[18]李鹏程,尚虎山,肖贵.当归麻口病防治农药组合筛选[J]. 植物保护, 2018, 44(4): 233236.

[19]蔺海明, 邱黛玉, 陈垣. 当归苗根直径大小对提前抽薹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草药, 2007, 38(9): 13861388.

[20]李应东. 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研究[M].兰州: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08123.

[21]曹世勤, 王万军, 贾秋珍, 等. 98%棉隆顆粒剂土壤处理对甘肃陇南低海拔川道区小麦有害生物发生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保护, 2021, 47(1): 248252.

(责任编辑:田 喆)

猜你喜欢
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保湿喷雾大测评!效果最惊艳的才20块!
好日子(2021年8期)2021-11-04 09:02:46
笑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创造逼真的长曝光虚化效果
四种去色效果超越传统黑白照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期末怎样复习效果好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3D—DSA与3D—CTA成像在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