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 代静
一、儿童文化的存在
(一)儿童文化的存在是被逐步发现和认识的
儿童文化的存在是伴随着“儿童”被发现而发现的。18世纪,当卢梭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自然在儿童成长为成人以前,儿童就应该是儿童。”人类有了对儿童的发现,继而挖掘儿童期的特点和价值,人类的儿童意识开始觉醒了。在此之后,儿童的天性逐渐得到认可,儿童文化的存在也开始被发现。当爱伦·凯提出“20世纪要成为儿童的世纪”之后,人类对儿童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进入黄金时期。其中我国学者丰子恺的著作令人印象深刻,他呈现了一个鲜活生动的儿童世界,让人感受到儿童文化的独特价值。
(二)儿童文化的存在有“他为”形态和“自为”形态
儿童文化大致存在于三个地方:成人的各类作品中、一切与儿童有关的环境和用品中、儿童自己的世界中。
1.儿童文化存在于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和哲学家的作品里
鲁迅先生写道:“凡一个人,即使到了中年以至暮年,倘一和孩子接近,便会踏进久经忘却了的孩子世界的边疆去,想到月亮怎么跟着人走,星星究竟怎样嵌在天空中。但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好像鱼之在水,游泳自如,忘其所以的,成人却有如人的鳧水一样,虽然也觉到水的柔滑和清凉,不过总不免吃力,为难,非上陆不可了。”[1]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曾说: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2]以上的种种陈述都是对儿童和儿童文化的描绘。从这些描绘可以看出,儿童文化是通过与成人文化的比较而凸显出来的。儿童文化是这些思想先驱在对成人世界的不满、失望、苦闷和无奈中,对童年时光的一种缅怀和追忆;是他们对童心、童真、童趣的一种欣赏、赞叹和向往。
2.儿童文化存在于儿童有关的环境与作品中
儿童文化存在于儿童医院、儿童餐厅、儿童摄影馆、儿童影视作品、儿童玩具、儿童书籍杂志、儿童服饰、儿童食品、儿童家具、儿童广告等一切有关儿童的环境和用品中。成人将自身对儿童精神、儿童特点的一种估摸和把握融合到为儿童创建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用品中,试图去关照、呼应和迎合儿童,获得儿童的认同、接受和青睐。即使是出于获得经济利益等目的,也仍然显示出文化的进步和儿童意识的增强。
3.儿童文化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世界中
它存在于儿童的语言、行为、情感和思维中,存在于儿童的信手涂鸦、手舞足蹈、嬉戏玩耍、举手投足中。儿童惊诧于萤火虫有灯笼、蚂蚁会搬家。儿童会把石头视为宝藏;把树叶当成食物;把筷子作为琴弓、拨浪鼓当成琴身,将拨浪鼓面放在肩头用筷子左右抽动演奏起小提琴。杜威曾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和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的世界,而是感情和同情。”[3]儿童文化在儿童的生活中自然地流露和自在地存在着,是儿童生活的过程和成长的痕迹,是他们自为的结果。
儿童文化的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关于儿童的文化、为了儿童的文化和儿童自为的文化。在前两种存在形态中,儿童文化是成人理想中的、记忆里的,或被成人反映出来的、渲染出来的,是“他为”的。第三种存在形态是儿童“自为”的文化形态,是儿童在生活世界中展现出来的自由状态、诗性逻辑和游戏精神。儿童文化的主体应当是儿童自身,“自为”的儿童文化是儿童世界的实然形态,“他为”的儿童文化是一种对“自为”儿童文化的关照和追求。只有“他为”的儿童文化越理解、越接近“自为”的儿童文化,“他为”的儿童文化的预期和假设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因此,对儿童文化的内涵界定应当以“自为”的儿童文化存在作为对象。
二、儿童文化的价值
(一)儿童文化是儿童生长的健康土壤
儿童文化是儿童生长的健康土壤,儿童需要在儿童文化中自然而安静地生长着。以效益第一、功利十足的成人文化不适合儿童的生长。在现代社会飞速前进的过程中,成人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尽量缩短儿童期,如提前识字、学习拼音、数学计算等小学化倾向的教育行为,各类以提高技能为目的的兴趣班替代了儿童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的游戏活动。儿童的自在生活世界和自由游戏精神在成人“越早掌握知识越具有竞争力”的功利心中被剥夺得所剩无几。受到摧残的不仅仅是儿童的身体,儿童的心灵也在不断追赶时间的过程里慢慢失去水分,变得枯萎,无法有力生长。
当儿童受到成人的催促、强制和禁锢,感觉枯燥、紧张和乏味时,他们不是强硬地对抗,而是沉浸在自己的游戏状态中,保持一种内心的自由和愉悦状态。比如:一个不爱喝加了麦片的牛奶的幼儿,在被催促赶快喝下眼前这杯牛奶时,他的眼睛盯着漂浮在牛奶上的麦片,像是看到许多闪闪摇曳的小鱼儿,他像用网子捕鱼那样用勺子舀麦片。又如:一群对教室里新增加的一盆仙人掌感到好奇的小朋友,被老师告知坚决不能用手去碰仙人掌的刺后,小心翼翼地用肘部和膝盖去触碰,然后哈哈大笑。“在这里,儿童虽受到来自成人文化的压制,但儿童文化本身旺盛的生命力还是使它可以在夹缝里自在地存在着,儿童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策略在成人文化占绝对优势的生存空间里顽强而机智地保持着自己的文化”[4]。即便受到种种限制、要求和干扰,处于儿童文化中的儿童仍然在自我宣泄、自我放松、自我愉悦中像他应该的那样不断生长着,而不是即刻变为成人。
(二)儿童文化能反哺成人文化
儿童文化不同于成人文化,但是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又是共生共长的。刘晓东教授对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的关系做了如下描述:“儿童文化的目的地是成人文化,而成人文化的目的地又是儿童文化。成人中的伟大人物都是像儿童一样的人……”[5]不可否认,儿童文化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已有文化的基础上存在,比如当人类的婴儿成为狼孩或熊孩时,脱离人类文化便无法成为社会中的人。但同时,儿童文化对成人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必须得到充分的认识。儿童有着蓬勃自由的精神空间、自然纯粹的完整心灵、饱满丰盈的生活世界,给成人文化带来新的生长和力量。当成年人的心灵如波尔·阿扎尔所描述的“由于承受了过多的印象,其胶片已经用旧,感受度完全迟钝了。每当想象力要翱翔时,苍老的心灵却体味着死的痛苦,连想象的力量也没有……不管怎么说,成年人不是自由的,他们成了自身的俘虏”[6]时,儿童文化就像清澈透明的山间溪流、纯洁柔美的子夜月光,修复和疗愈着成人的生活。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毕加索的“学会像一个 6 岁的孩子那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泰戈尔《飞鸟集》中所写的“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共同彰显着这样的道理——“儿童的心灵、儿童的世界、儿童的清纯、儿童所具有的自然天性对成人的心灵和世界具有反哺功能”。[7]在快速发展的社会进程中,向儿童文化的回归和学习更显重要。马克思说:“一个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8]儿童文化是稚嫩的,但是却包含着真善美的萌芽和精神,不断地唤醒、激发、滋养和启迪成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0.
[2]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39.
[3](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样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7]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06):28—35.
[4]边霞.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1,(03):8-9.
[6]钱雨.儿童文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68.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