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 模式探究

2021-01-04 18:20马雪明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结构化技能运动

马雪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针对性、实效性,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也曾提到: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要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完善学校体育“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通过体育锻炼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上海先后经历两期课改,使体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基层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困扰着学校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发展。

1.落实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需要

结构化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一种思维方法。体育结构化教学则是在遵循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呈现知识与技能之间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逐步发展运动能力和运动认知。它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与连贯性,更加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关联性与层次性,更加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从基层学校体育教学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情况不容乐观,诸多一线教师在落实大单元结构化教学方面依然困惑迷茫,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的二度开发和整体设计尚且存在不足。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地进行大单元结构化的教学设计和整体构建,引导学生形成结构化运动知识与技能,亟待探索改进。

2.实现不同年段体育教学有效衔接的需要

从国家纲领性文件来看,实现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大学体育课程有效接轨是必然要求。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课程目标过于宽泛而不够具体”“教材内容的重复性与不连贯性”等,使得学校体育课程缺乏逻辑性与层次性、衔接性。比如,在经历了小初高的体育课后,学生反复学过的运球、传球、投球,但轮到上场比赛就找不着北,分分钟败下阵来;曾经一直练习的排球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在实战中连球都碰不到边等等。体育教学起不到很好的衔接作用,相当于不断地重复着无效劳动,体育课的价值也将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淡化。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如何做好不同年段体育教学的有效衔接,树立整体化设计思路,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循序渐进式发展,亟待探究完善。

3.为提高青少年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搭建实践载体的需要

《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出台是对“落实国家对青少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政策要求”的积极回应,是强化《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践指导价值有效发挥的必要“组件”,是解决“如何判断教师有没有教会、学生有没有掌握”这一问题的具体评价,它介于《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宏观要求到基层学校的操作性评价之间。《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测评重点在于对技能的整体运用效果上,其指标更多反映的是运动技能结构化的特征,而不是将结构化的运动技能人为地分割为单一零散的动作技术。那么,如何结合“大单元结构化教学”,为有效提高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搭建实践载体?这同样值得广大专家学者与一线体育教师探索思考。

4.促使学校体育生活化的需要

学校体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能将在学校习得的运动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际场景中,使学校体育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促使学校体育与现实生活产生紧密联系,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基础。但实际上,不少学生学了十年篮球后依然不会打篮球,不会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内容,不知如何在游戏或比赛中运用学过的技术。学过,但不知如何运用,不能在当下以及未来长期生活中作为锻炼手段,那学校体育教学的存在价值与意义何在?针对如此难题,更加需要体育教学工作者深思、探究、创新,摸索更加切实可行、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

1.什么是“四段九课时”

“四段九课时”中的“四段”是指在一个学年中,以一个学期的期中考试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段,一学年的两个学期共为四段,故称“四段”;按照一学期十八个教学周计算,期中考试前、后两段分别为九个教学周,故称“九课时”。如图1所示:

在“四段九课时”的教学实践模式中,主要以知识与技能结构化的教学理念为主导,将一个学年的教材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充分保障运动技能学习的连贯性、持续性,旨在有效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巩固与提高。

2.指导思想:以目标达成统领教学内容的实施

“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模式所指向的主要是以目标达成统领教学内容的实施。以面向预初、初一、初二年级的篮球教学为例,在确立教学总体目标时,教师要明确学生通过三年的篮球学习要掌握哪些技能、达到哪种程度、培养哪些品质等,如“通过学习,能够合理运用基本技术动作和基本战术进行篮球比赛和游戏”;根据总体目标,分设三个年级目标,划分为阶段水平(一)、阶段水平(二)、阶段水平(三)、阶段水平(四)、阶段水平(五)、阶段水平(六),为不同阶段水平设计科学、合理、切合实际的目标,针对性设计教学流程、实施教学行为,使体育课堂呈现突出的项目特征、创设符合项目特色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体育教学之中,经历“装模作样—像模像样—有模有样”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将体育课习得的运动技能运用在实际场景中,提高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如图2所示:

體育课除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运用外,身体素质练习也尤为重要。在“四段九课时”中,笔者设计并融入了“103+3+”体能练习模式。“103+3+”的“10”指教师在每节课设置10分钟的体能课课练环节,第一个“3+”指每节课的体能练习设计3个或3个以上的动作,第二个“3+”指每个动作循环3组或3组以上。教师需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年段特点等因素精心设计专项与一般体能,体现水平递进,保障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连贯性。

1.“四段九课时”保障运动技能与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四段九课时”主张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运动技能与知识。知识的形成从来都不是割裂的,技能的学习也同样如此。运动技能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的规律,先后经历“泛化(认知定向)—分化(联系形成)—巩固与自动化(熟练运用)”的过程,需要通过反复学练去理解、掌握、运用。“四段九课时”结合了运动技能形成规律,能帮助学生边学习、边巩固、边提高,保证运动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连贯性、持续性、发展性,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提高动作技能的理解和运用。例如,排球作为一项团体运动,若在不同年段的体育课重复地进行割裂式学练,学生仅凭扣发球、垫球,根本无法合理运用排球战术,不能视作真正掌握了排球运动技能,即使某个动作完成得再好,排球水平也只是在原地踏步,毫无长进。

为此,在“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模式中,将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特点,结合核心内容与基本学情,有机整合并重组运动技能与知识,在不同年段进行水平递进式设计,保障运动技能与知识学习的连贯性与次序性。

2.“四段九课时”确保学生认知结构的完整性

体系化、结构化的认知有利于清晰地认识、理解、分析事物。在以往的体育课上,以单一技术为主进行的碎片化教学模式不利于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只会使学生形成片面的运动认知。在“四段九课时”中,教师在系统梳理、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单元整体规划,将体育课程目标与内容按照螺旋上升的要求转化为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确保学生的运动认知结构化、体系化,避免繁杂、零散、无序。

3.“四段九课时”促进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

体育学科的深度学习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通过身体、情感与思维的积极参与,深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严格遵守规则与规律,主动参与活动与竞争,深刻体验运动过程,把握健康生活的本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行为的过程。“四段九课时”就是为确保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连贯性和持续性,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迁移和运用而提出的教学实践模式。

例如,篮球教学中采用“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模式,可将篮球的“运、传、投”进行组合,引导学生结合实战情境思考、理解、体会技术要点;创设比赛情境,合理运用技战术,达成对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通过篮球实战,教师既能观测学生对某项技术的掌握与运用情况,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课余自主锻炼的积极性,还能通过对抗情境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提高运用能力。

“四段九课时”遵循结构化教学的关联性特征,活化教材内容、升华教材内涵,使学生加强对体育运动原理、发展和变化的学习,呈现螺旋式上升,有效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体系,牢固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与生活中,促进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

1.教学内容多样化

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是实施“四段九课时”的核心要素之一。为有效落实“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教师需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基于体育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运动知识逻辑体系进行单元建构,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时代与社会背景、现实资源等多方面因素,整合多方资源、挖掘多元内容,通过多维度、多样化的教学构建各具特色的体育知识体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带给学生多样化体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感受运动乐趣。

2.教学策略多样化

教师基于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活动要素、教学情境等特点,从学生认知、技能、身体、情感的发展规律着手,设计多元、开放、高效的教学策略,构建以学生深度学习为主轴的教学策略。例如,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根据初中生活泼、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可采取多安排、小比赛的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增强初中生的运动兴趣,提高课堂参与积极性。

3.学习活动多样化

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是“四段九课时”实施的关键要素,也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的核心路径。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学习活动,对运动知识与技能形成结构化、体系化的认知,同时发展体能、掌握技能。例如,在足球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运球过人”后,可以继续学习“2过1”配合,让学生明白在“运球过人”技术中,除单打独斗外,面对2人的包夹和防守队员紧逼防守的情况,可选择与同伴配合,越过防守队员,获得射门机会。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有其他方式来获得射门机会,加强独立自主、拓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4.教学情境多样化

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增强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练探究;要确保情境的完整、有序、逻辑清晰,促使学生在提升运动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同时,形成系统、完整的运动认知结构;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意识,强化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

1.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不能完全满足大单元结构化的教学需求;

2.如何呈现符合“四段九课时”的多样化教学设计,供不同类型的学校选用;

3.圍绕“四段九课时”教学实践模式开展的教研活动将迎来新的挑战;

4.对提高学生运动等级达标率、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际成效有待考量。

“四段九课时”是基于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理念提出的新型体育教学实践模式,它打破了原有的小单元教学设计思路,使体育教学结构化、知识学习体系化、认知结构完整化,这对于学生运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以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十分必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如何促进学生运动技能与知识的持续发展,真正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

猜你喜欢
结构化技能运动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不正经运动范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