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的精灵”全红婵

2021-01-04 14:18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1年40期
关键词:榜样教练冠军

10米跳台决赛,五个动作三跳满分!东京奥运会上,14岁少女全红婵一鸣惊人。作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全红婵以创纪录的成绩夺得10米跳台冠军,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上空。

扑通,“旱鸭子”下水啦

2014年5月,麻章镇迈合小学,正在和同学们做游戏的一年级学生全红婵吸引了湛江市体育运动学校跳水教练陈华明的目光。无论是跳皮筋还是跳格子,她的身形轻盈、动作灵活。4个月后,全红婵到湛江市体校报到,开启了她的体育生涯。

刚起步时,她还是个“旱鸭子”,不会游泳,但很快,这个活泼开朗的小姑娘喜欢上了跳水。训练只能在露天跳水池进行,跳板是铁制的,夏天被晒得滚烫,她只能用毛巾挤水给跳板降温,然后一次次迎着炫目的阳光,一跃入水。

“即便是如此艰苦的环境,全红婵在训练中的刻苦、认真慢慢表现出来了。”陈华明说,“她的成功并不完全靠天赋。”

怕?哭包?不存在!

全红婵是同伴中第一个登上3米板,接着是5米跳台、7米跳台……两年后,她又是第一个站在10米跳台上,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全红婵说:“也没想那么多,眼睛一闭就跳下去了。”教练由此得出全红婵“胆子大”的结论。

“别看她身形小,身体素质远胜同龄女孩甚至男孩,跑得最快,30米4.5秒,肋木举腿10个用时13秒,身体里蕴藏着与体型不相称的能量。”何威仪(全红婵的主管教练)说,想家、会哭、畏惧,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但全红婵目标明确,经过鼓励后,没有再退缩过。

全红婵承认自己哭过,但次数不多。“我不是个爱哭包。学新动作时也挺怕的,但我太喜欢跳水了,于是鼓励自己坚持。我想拿冠军,像大哥哥大姐姐那样。”

大哥哥是指同样来自广东队的里约奥运会男子10米台双料冠军陈艾森和东京奥运会男子3米板双金得主谢思埸,大姐姐则是“跳水女皇”郭晶晶。

小小身体担当大

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夺冠后说“要挣钱给妈妈治病”,感动了很多人。在奥运摘金的高光时刻,她和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简单而又直白地惦念着家人。

全红婵来自一个七口之家,父母之下,兄弟姐妹五人,她行三。母亲在2017年遭遇车祸后失去劳动能力,整个家庭的收入来源几乎全靠父亲。

在父母眼中,全红婵“听话懂事”,是个好女儿。难得休息回到家,她跟着爸爸在果园里帮忙干活,给种的橘子树施肥。

“爸爸很辛苦却从不说困难。”全红婵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爸爸”,“冷静、孝顺、永不放弃,他永远是我的榜样。”

虽然不常回家,全红婵却十分心疼爸爸,他从早忙到晚,要照顾一家老小。所以每次接到爸爸的电话,十几分钟的时间,她都會挑练得好的事情告诉他,练得不好就不说了,全红婵不想让爸爸着急担心。

忙于训练的全红婵没有给家人买过什么礼物。她只在获得奥运冠军后的第一时间,给家里打电话报了喜。她打算像以前一样,把金牌送给家人。

“奖牌是最好的礼物。”全家人一致的心声,就是全红婵继续攀登的动力支撑。

我居然与冠军有共同点?

全红婵红遍神州乃至世界,不仅仅在于她令人惊叹的跳水技术,还因为她的率真烂漫。

夺冠后怎么庆祝——“吃点好的,辣条!”

你觉得自己性格怎样——“杏哥是谁?”

夺冠后被教练举高高——“感觉有点疼!”

在国家队里年龄最小的全红婵,因为敢拼肯练,被哥哥姐姐们宠溺地称为“红姐”。训练之外的时光,她会跟队里的小伙伴一起学文化课,聊开心的趣事,还有滑板、跳舞……

梦想花朵正灿烂

东京奥运夺金后,回国隔离期间,全红婵依然一丝不苟地在房间里做着练习,为即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做准备。

“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她说。

“爸爸提醒我要不忘初心,我的梦想就是拿冠军!”全红婵的话语,透着越来越清晰的坚定。

(摘自“新华网”,有改动)

心语点点

全红婵,这个年纪稍微比我们大的姐姐,创造了跳水奇迹。她与我们大多数小朋友一样,成长于普通家庭,有朴素的“吃辣条”愿望,有直率的性格,会哭,更会爽朗地笑。是什么让她创造了奇迹呢?是目标,是坚持,是勇敢,是深深扎根于心底的对跳水的喜欢。全红婵姐姐经常以“炸毛”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那是因为常年泡在水里,导致头发干枯发黄。由此可见,她为梦想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呀。全姐姐以冠军“哥哥姐姐”为榜样,我们是不是也能以全姐姐为榜样呢?让我们一起行动,也去追心中的那束亮光!

猜你喜欢
榜样教练冠军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睡着了
郁闷的冠军
没有冠军的赛跑
加油
榜样
榜样
榜样
Just for Fun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