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04 01:09翟丽丽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12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生活

翟丽丽

(晋城市人民医院,山西 晋城 048000)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大部分病例病因不明,可能与某些药物、毒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有关。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1]、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出血及感染综合征。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SAA起病急、进展快、短期病死率高,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抗淋巴/胸腺细胞球蛋白(ALG/ATG)等强免疫抑制治疗。NSAA治疗周期长,在治疗期间患者的生活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导致生活质量显著下降[2]。因此在治疗期间需予以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保障治疗效果,减少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使患者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76 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6 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39 例,女37 例,年龄(30.4±6.6) 岁,病程(4.6±1.8) 个月。纳入标准: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版)》[3]中关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且能够配合研究中的复诊、随访等。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恶性肿瘤、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期间主动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促造血治疗(司坦唑醇)+免疫抑制剂(环孢素)+支持对症治疗(成分输血)。此外依据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给予造血生长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生成素等)治疗。

1.2.2 护理干预

1.2.2.1 病情观察

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出血程度、部位进行严密监测;做好宣教工作,嘱咐患者进软食,保持大便通畅;同时通过体温、面色、心率等观察患者贫血程度及有无感染迹象等。

1.2.2.2 用药护理

应用司坦唑醇、环孢素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及痤疮、多毛、皮疹、女性闭经、月经紊乱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使用免疫抑制剂会对患者的免疫力造成影响,增大感染风险,故需加强感染的预防。此外对症治疗时使用造血生长因子,需要关注患者血常规和肝肾功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1.2.2.3 心理干预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由于疾病周期长、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及自我形象受损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等,需运用心理状态评估量表,甄别心理障碍的患者,通过视频、图片、专题讲座等方式进行全面健康教育:第一,入院后积极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手段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等;第二,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态度接受治疗,告知可获得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第三,评估患者心理状况,观察患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程度,为患者制订合理的心理护理计划,从而进行针对性护理[4]。通过健康宣教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治疗信心,使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少心理负性情绪对疗效的影响。

1.2.2.4 生活指导

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居家休养期间,患者都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障疗效,同时获得较为理想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保持合理、规律的作息,并适当进行锻炼,同时戒烟戒酒。在出现严重贫血、出血情况时需卧床休养。食物的选择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为主,不吃高脂、高热的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1.2.2.5 并发症预防护理

第一,长期治疗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如口腔感染、肛周感染、皮肤感染等,需保持穿刺点及周边的清洁。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漱口、勤更换生活用品,避免到公众聚集性场所,坚持使用生理盐水、碳酸氢钠等溶液漱口。每次在便后使用高锰酸钾(浓度1∶5 000)坐浴,防止肛门出现坏死性溃烂。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在出现牙痛、咽喉痛、流涕、咳嗽等症状时及时寻求医师的帮助,及早接受治疗。第二,预防出血,患者不可选择坚硬、带骨、带刺的食物,避免食物引发的出血;同时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观察尿液、大便颜色等,女性还需要观察月经情况。若出现出血一定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寻求帮助和治疗。第三,在患者恢复期,如出现任何不良反应,都要立即报告医生,切不可延误病情。

1.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进行评价,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干预后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 论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大部分病例病因不明,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雄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毒副作用大。同时此类患者的起病诱发因素多,病程长,费用高,治疗效果不稳定,患者心理压力大,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差,用药期间会出现反复的出血和感染,个人形象受损,特别是爱美的女性患者出现男性化的体征,身心均会受到很大伤害,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因此需在治疗期间做好护理干预,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告知其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通过鼓励、解释、暗示等方式,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使其保持放松、愉悦的状态,坦然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在保障疗效的同时,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获得理想的生活质量[5]。同时,针对患者使用雄性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引起的感染及并发症,应帮助患者建立信心,提高生活积极性。在院期间和居家休养期间给予详细的生活指导,并进行全身各系统出血倾向的观察。通过观察贫血时的一些异常信号来评估自身情况,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这样既能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可让患者选择较为舒适且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患者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等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汪小涓和李芳[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再次证明了护理干预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有助于保障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降低感染、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最终使患者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生活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男人贫血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任琢珊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