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手机成瘾的引导与促进大学生独立能力培养的探析

2021-01-04 08:32:06舒若男张梦雅胡青莲傅正伟颉孝贤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成瘾者智能手机大学生

舒若男,张梦雅,胡青莲,傅正伟,颉孝贤

(浙江工业大学 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310032)

当前,随着“互联网+”模式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接受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高,对电子产品的敏感性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低头”一族,引发智能手机成瘾。据武汉晚报报道,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大学生因未修满学分而从本科学位转为专科学位,这也是华科大首次因学分不达标而降低学生的学位,并取消了清考制度。同年,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有40名学生留级,22名学生甚至被清退,据悉,这22名学生被清退的原因是学业未达要求。诸如此类的报道近年急剧增长。影响大学生学业情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沉迷智能手机是一重要原因。沉迷智能手机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1],如性别、年龄、压力大小、是否单身等(图1)。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不仅对学生本身的性格、健康等造成影响,也给学生的教育和品格的形成带来一定的冲击。

图1 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因素

如何在课堂上规范使用智能手机,戒除大学生的智能手机成瘾现象,让大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而非娱乐成为常态,进一步使得大学生的独立能力得到培养,是规范使用手机的最终目的。独立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石,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摆脱思维的束缚,才能更好地创新。本文就合理戒除智能手机成瘾的引导对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作用展开讨论(总结如图2所示),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实现独立成长,做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大学青年。

图2 戒除智能手机成瘾促成大学生独立能力的总结图

1 “互联网+”背景助长大学生智能手机的使用

当代大学生作为努力探索新知识与新技能的学习者,身处“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获得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满足了多样的学习需求,成为“互联网+”的获益者。“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人们不仅依赖手机的通话功能,而且无法舍弃电脑的信息处理等功能,智能手机便应运而生。智能手机同时拥有手机和掌上电脑的双重功能,不仅摆脱了台式电脑的地理限制,较笔记本电脑来说也更为轻便,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智能手机是一种流行设备,能够处理比普通手机更多的信息,除了用于通信外,它还包括许多功能,如游戏、社交工具、观看视频、多媒体和导航。由于移动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访问网络变得越来越容易。因而,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如今,大学生开学后选课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很多大学新生来说,家庭还未给其置办笔记本电脑,这时,智能手机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可以在选课系统开放时,及时通过手机端登录学校官方网站进行选课。近年来,各大高校均意识到传统的“一位讲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模式的不足,具体表现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教学风格不新颖,很难吸引“低头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纷纷实施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课堂中学到扎实的知识。目前,较多高校将“慕课”“微课”等网络形式教学引入课堂,学生可以用智能手机随时与教师线上交流,教师也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除了理论课程建设网络化,本校的部分实验课程也构建了网络实验室[2]。例如,学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实验操作演练,动动手指,实验过程就能以动画模拟的形式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实验操作要点,避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对于某些目前实验室条件不够而无法开展的实验,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实验室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在网络上查找视频资料观看学习,来弥补传统实验课的不足。另外,学生工作管理网络化还体现在选课、实验室预约和毕业阶段毕业论文提交等方面。例如,学生用智能手机在学校官网上登录属于自己的账号后,可以在线轻松选课,甚至可跨专业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视野。学生还能提前预约某一实验室或某一实验器材,责任落实到个人,根据网络的时效性,出了问题可以更加有效的解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2 智能手机使用成瘾的原因及其负面影响

2.1 智能手机使用成瘾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2.1.1 智能手机依赖和成瘾在大学校园是常见现象

智能手机与大学生息息相关,并且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每天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也逐渐增多,一旦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就很有可能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比如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甚至成瘾。

根据个人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将大学生群体分为智能手机成瘾者(mobile phone addicts,MPAs)、可能的智能手机成瘾者(possible mobile phone addicts,possible-MPAs)和非智能手机成瘾者(nonaddicts)。智能手机成瘾者指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而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人;可能的智能手机成瘾者是指一个人可能有手机成瘾的倾向,并且由于使用智能手机偶尔或经常产生问题;非智能手机成瘾者指的是一般的智能手机用户,他们有时使用手机的时间较长,但使用情况是可控的。CHEN 等人[3]的研究采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对大一至大四共1 089名的大学生进行了智能手机成瘾情况的评估,结果显示智能手机成瘾者和可能的智能手机成瘾者总人数为678人,占比高达62.3%,是非智能手机成瘾者的1.66倍。不仅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也对大学校园的智能手机依赖和成瘾展开了研究。日本学者TATENO 等人[4]的研究中,对573名大学生展开了互联网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只有33.7%的大学生为普通互联网用户,而可能的互联网成瘾者占比为61.8%,深度成瘾者近4.5%。文章还提到了互联网成瘾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二者存在强相关(r=0.674 4,p<0.000 1)。瑞士的一项研究对1 519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使用智能手机成瘾量表来评估瑞士年轻人的智能手机成瘾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有256名(16.9%)学生对智能手机上瘾[5]。沙特阿拉伯针对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2 367名研究对象中,27.2%的学生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超过8小时,75%的学生每天至少使用4个应用程序,主要用于社交网络和观看新闻,得到的结论为沙特阿拉伯的大学生面临着智能手机成瘾的风险[6]。不同国家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和成瘾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以上种种研究都在提示着我们如今世界各地的大学生校园智能手机成瘾现象较为普遍,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和成瘾问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

表1 不同国家大学生智能手机依赖和成瘾情况[6]

2.1.2 大学生手机依赖和成瘾产生的原因

大学生对智能手机产生依赖和成瘾与多种因素关联,HAUG 等[5]对瑞士年轻人的调查发现,手机成瘾的女性数量明显大于男性个体(图3A),且在20岁以下,年龄越小手机成瘾的概率越高(图3B),同时还受压力大小的影响,压力大小与手机成瘾直接相关(图3C)。有趣的是,报道指出[7],对沙特阿拉伯大学生群体进行统计指出手机成瘾与是否结婚有关联,单身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概率显著大于已婚的学生(图3D)。因此,引起手机成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由情绪介导,比如孤独感、渴望被大家关注以及生活中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感受等。学者ELHAI等人[8]的研究中提到错失恐惧症(Feer of missing out,Fo-MO)、需要联系、焦虑症和抑郁症均与智能手机上瘾相关。错失恐惧症是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是指不愿意错过任何信息,包括社交信息。当一个人只有在倍感孤独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到智能手机上的各种社交信息里。还有学者从依恋障碍这一角度着手,诠释了人们由于刻意回避依恋,导致低自尊和焦虑,进而可能导致智能手机成瘾这一观点[9]。更有学者在研究中证实了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家庭压力和情绪压力四种压力均与智能手机成瘾有显著相关性,其中人际关系压力对智能手机成瘾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为学业压力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间接影响[10]。

2.1.3 智能手机成瘾对大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智能手机让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便利,但越来越多的文献证明,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研究证明[6],智能手机成瘾会造成至少43%的大学生睡眠时间减少,第二天缺乏能量、精神不振;30%的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更不健康,如足不出户,经常点外卖快餐等,导致运动减少,体重增加;25%的大学生学业成绩也受到了消极影响。这些与KIM 等人的研究结果呈现一致性,即智能手机成瘾可能会通过减少运动量,如步行的总步数(图4A)和一天之内的消耗(图4B),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导致脂肪量增加(图4C)和肌肉量减少(图4D),从而造成不良的健康后果[11]。

针对智能手机成瘾所带来的健康问题,还有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智能手机成瘾与精神病理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智能手机上瘾通常与抑郁症、焦虑症以及压力等心理障碍的构建同时发生,根据效应大小(Effect Size)法则,抑郁症的严重程度与智能手机成瘾的关系至少具有中等的双变量效应关系,焦虑症的严重程度与智能手机成瘾显著相关[12]。

图3 智能手机成瘾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情况[5]

图4 智能手机成瘾对人体的运动量和健康指标的影响[11]

3 合理使用手机促进独立能力的养成

大学生作为并无太强自制力的年轻群体,使用手机不是“该不该用”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用,用来干什么”的问题。这个其实就是我们谈到的合理使用手机问题,其首要问题是戒除手机成瘾,减少对手机的依赖。

3.1 大学生独立能力的缺失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分析

21世纪教育体制下,教育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够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创新型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与加工的能力也被称之为一种独立能力。理工科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侧重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能力,来应对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中出现的问题,这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过度沉迷于智能手机可导致学生逐渐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来自全日制的教学课堂,学生被动“吸收”老师“灌输”的知识,而且基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培养独立能力的引导,这样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者,而非主动者。学生从相对封闭的高中进入大学校园后,能够自我调节的时间虽然增多了,但是十几年读书养成的“填鸭式”思想未发生改变,空余时间如果没有教师布置的相应作业,相当部分同学课外沉迷于智能手机,作业答案直接用智能手机的搜索引擎查找,没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对学习作业敷衍了事;甚至部分同学沉迷于游戏和娱乐短视频,特别是抖音和快手等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很容易上瘾,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独立能力的缺失。

中学阶段,部分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家长的溺爱,有一些家长的思想固化,认为学生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打扰学生的学习,于是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长几乎包办了学生的所有生活琐事,直接为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埋下了隐患。进入大学后,不仅在学习上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部分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会进一步导致独立生活能力的下降。

3.2 大学生戒除手机成瘾的指导

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的原因是由心理层面介导,手机成瘾后会产生许多的负面影响,为了戒除智能手机成瘾,就需要对症下药。好比大禹治水一般,堵不如疏,堵住反而积蓄,应当疏通引流,所以一味地强制大学生摒弃智能手机是不可行的,只能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慢慢引导。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对戒除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指导。

3.2.1 亲人适当干预对手机的使用

智能手机成瘾与其他成瘾类似,属于行为成瘾,当自己无法控制这种行为时,需要合适的人为干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因素对智能手机成瘾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具体而言,消极的父母养育方式会增加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比如父母既不帮助孩子,也不花时间陪伴孩子,孩子则更有可能把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作为获得情感安慰和心理满足的一种手段,而积极的父母养育方式可以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因此,父母可以用积极的教育方式带给孩子更多的情感温暖,减少惩罚;在孩子过度使用手机时,避免强硬的惩罚措施,不要直接没收孩子的智能手机,而是言传身教,给予更多的陪伴,多与孩子沟通与交流。

3.2.2 学校加强学生对手机功能使用的引导

学校要制定相关硬性规定,采取管制措施[14]。如今各大高校纷纷鼓励将智能手机合理的引入课堂来辅助教学。在课堂上对智能手机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前提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有关课堂内容的学习任务,而非长时间做一个“低头族”用手机聊天、看小说和打游戏等[15]。对这些行为,在课堂上是要强行禁止的。

学者在研究课外作业对大学生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时提到[16],课外作业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学习责任和保持专注之间存在积极关系。即教师根据上课内容和学生的兴趣适当分配课外作业可以提高他们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业成绩承担更多责任。所以,任课老师可以在开课之初就把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对学生讲清楚,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期末考试,还有平时的课外作业,课堂表现等,并且上课玩手机的行为也会被统计到平时的成绩中。具体的细化,如发现有一次不规范使用手机的行为,则在平时成绩中扣除几分,学生考虑到挂科的风险等,会减少智能手机的不正确使用。

上述“刚性”规定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班级大多数同学能认真听课,但这不能杜绝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所以,学校还应统筹兼顾,“柔性”宣传有关智能手机上瘾的课题内容,开设相关讲座,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使大学课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减少大学生上课时对智能手机的依赖[17]。还有文献表明[18],针对选择智能手机作为缓解压力的大学生群体,学校可以举办一些俱乐部活动、校园内活动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压力,也能达到缓解大学生依赖智能手机的目的。

3.2.3 提高自律意识,学会管理使用时间

大学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群体,他们可自主安排的时间较多,父母和学校对其的引导只能是一个辅助的过程,要想真正戒除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必须依靠自身的约束。理论上,自我约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个人可以通过此过程不断组织和管理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和环境,来实现学术目标。自我约束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上课的实际出勤率,从而有助于提高成绩[19-20]。而时间管理是一种自我管理,也属于一种自我约束。有安排、有组织、有计划的预算时间,会产生更有效的工作和生产力,当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点,通过明确关注时间来决定做什么,每天积极安排自己的时间,会自觉控制花在智能手机上的时间,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智能手机成瘾,还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21-22]。

文献研究也表明[23],对智能手机成瘾的治疗应着重于改变成瘾者的个人感受和想法,并阐述运动康复对戒除网络成瘾的可行性。运动康复具有可靠的运动科学知识做参考,可以解决广泛的生理和心理问题。而智能手机成瘾正是一种出现生理和心理症状的心理障碍,一般来说,运动康复很适用于戒除智能手机成瘾。总之,大学生自身的意志十分重要,首先要有努力克服智能手机成瘾的决心,对自己每天的时间进行规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内容,如每日跑步1小时,还可以让同学和老师监督;每周主动与老师交谈一次,对过去的一周进行总结,按照每日完成情况,适当调整规划,自觉将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减少到最低[2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利用有限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多与老师和朋友沟通交流,不能把所有时间扑在智能手机上玩游戏等。手机成瘾不及时进行引导会影响独立能力的培养。

3.3 合理使用手机促成独立能力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来说,步入大学校园后,培养个人的独立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智能手机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要学会合理地利用,就可以促进自身独立能力的培养。

3.3.1 智能手机安排大学的生活

在学校的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的功能呈现多样化特点,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合理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省时省力,还有助于自身独立能力的培养。例如,利用智能手机备忘录在每天晚上记录好第二天要做的事情,第二天按照自己的“to do list”来完成每日任务,完成后在那一项工作前打勾,意味着已完成。不能按时完成的可在那一项工作前打上叉,表示未完成。第二天晚上再对这一整天的学习与工作进行整理与总结,记录当日心得体会,并继续制定下一天的“to do list”。平时学校的图书馆座位紧张,存在学生用书本提前很长时间占座或给同学占座却不使用,其他学生来图书馆学习只看到占座的书,却不见其人的情况发生,造成座位空缺而无人使用,学校推出的用智能手机提前进行座位的预约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图书馆座位预约的系统上不仅可以看见哪个座位已被预约,有无空座,预约时长也有记录,给学生的日常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这样学生能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按手机预约到的时间段准时去图书馆独立学习。

3.3.2 手机对接教师课堂教学

大学生上课与中学生上课的节奏不同,大学课堂里,老师要在有限的较短的课时里将一门课的重点难点内容讲完,对知识点的讲解势必是非常快速的,所以很多同学听完老师的讲解后也许不完全理解,课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之后发现有困惑的地方可以通过微信等交流软件与老师进行讨论,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后,久而久之,就会促进自我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

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手机的时效性,在每堂课上课前公布二维码,学生需在上课前通过智能手机上的教学软件扫描二维码,登录此节课堂。基于一名学生拥有一部智能手机,注册一个账号的原理,避免了学生“代课”“缺课”的现象,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迟到”“早退”的信息。若是大班制教学,省去了学生点名的环节,还能节约课堂时间。同时,教师能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课前预习内容、课堂作业、课外拓展内容和课外作业,学生通过智能手机里的微信APP关注教师的微信公众号后,利用课后时间更加充分有效地预习课程内容,浏览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丰富阅读量,提交课程作业等,学生通过此类种种练习,可以养成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3.3 手机指导社会活动

除了校园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在课余也能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多种社会活动来丰富人生经历,加强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借助智能手机参与各项室外娱乐活动来放松身心,有助于戒除智能手机上瘾。比较简单的娱乐活动比如去影院看电影,可通过智能手机在APP上独立购买电影票;利用假期,在智能手机上通过各大网站和软件查找信息,制定适合自己的旅游攻略,提前订好住宿和车票,完成一次独立旅行,体会当地的风土人情,用手机拍照的方式记录下使自己放松的每个瞬间,这种走出校园,接触社会的户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还能通过智能手机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且多为团体活动,一般活动形式为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和调查问卷等,这些都少不了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和默契配合,各成员之间可通过智能手机为媒介,在各个环节紧密交流。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个人真正地参与,是提升自己能力的好方法之一。

总之,要让利用智能手机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末尾,通常会面临就业与升学的选择,无论是就业还是升学,智能手机都已成为大学生可利用的首选学习工具。例如,选择就业的学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登录各大招聘网站,在线筛选就业公司和岗位,提交简历,获取面试信息等。选择考研和留学的学生可以在智能手机上查阅考研以及升学资料,了解各类考试详细信息,下载各考试科目的题库,也可在线刷题,充分备考。在找工作和备考的过程中都能利用智能手机来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大学阶段的教育是独立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因为对智能手机的沉迷,错失了提升自身修为的时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独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4 结语

大学的时光,对于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无疑是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期。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和网络信息化的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智能手机犹如一把双刃剑,若不加以控制,智能手机成瘾对大学生的学业、生活和健康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反之,合理地使用智能手机能拓宽大学生提升独立人格的渠道,优化大学课堂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与学”的效率大大提高。基于这一现实,教师与父母有责任加强对大学生戒除智能手机成瘾的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中去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管理时间的能力,在长期的强化训练中,实现大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成瘾者智能手机大学生
智能手机是座矿
智能手机脸
英语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趣味(语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时间知觉机制研究
网络成瘾者在不同情绪面孔刺激下的持续注意任务事件相关电位与治疗转归的相关性
短期戒断的海洛因成瘾者大脑白质完整性的DTI研究
磁共振成像(2015年2期)2015-12-23 08:52:21
每天一根烟 短命14分钟
大众健康(2014年12期)2015-01-19 06:35:11
智能手机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