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龙 张斌
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沈阳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阻生牙是指由于邻牙、骨或软组织的阻碍而只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后也不能萌出的牙。下颌第三磨牙,简称智齿,是阻生牙中最常见的。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诊断主要包括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两方面。口内检查阻生智齿及磨牙后区,注意阻生智齿的萌出情况,局部有无炎症表现,升支与第二磨牙间距等。当阻生智齿完全埋伏于牙龈下或牙槽骨内时,主要通过影像学方法来完善检查,做出准确的诊断[1]。阻生牙、覆盖牙龈间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从而导致患者口臭、龋坏等问题,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日常基本生活、人际交往状况,增加患者身体、心理负担,所以需积极治疗[2]。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时受邻牙阻挡、骨组织包埋等因素影响,拔除难度大、手术创伤风险高,所以需不断优化阻生牙拔除治疗手段[3]。既往治疗中多采用45°反角涡轮钻拔除阻生牙,但是发现术中出血量大、术后疼痛感强烈,所以治疗方法上仍需优化[4]。为此,本文就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的治疗价值进行研究,为阻生牙拔除工作提供新的途径。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口腔科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7月,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53岁,平均(35.50±3.30)岁;体质量22~28 kg/m2,平均(26.50±1.50)kg/m2。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55岁,平均(35.30±4.20)岁;体质量21~27 kg/m2,平均(26.30±1.70)kg/m2。两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51、t=0.713、t=0.265,P>0.05)。具有可比性。
1.2 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下颌阻生智齿患者行口腔放射检查诊断,拍摄口腔全景片/牙科(C B C T);入组前签署知情签署同意书;年龄>18岁;无严重心脏器质性疾病。本研究已上报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获得批准。排除标准:存在拔牙禁忌;合并全身系统疾病;近期应用抗凝药物;妊娠;因精神疾病无法配合研究。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本组患者予以45°反角涡轮钻治疗。术前行口腔锥形束CT检查了解患者的智齿阻生、邻牙情况。消毒铺巾。下牙槽、舌、颊神经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一次性阻滞麻醉及碧兰局部浸润麻醉。切开翻瓣,以45°反角高速涡轮钻、金刚砂钻针去除覆盖牙面及其周围骨质,分牙;以牙挺挺出牙冠、根,以刮匙刮除碎牙片、骨碎片,复位牙槽窝、龈骨膜瓣。以上操作完成后缝合切口、咬棉球压迫止血,告知患者术后饮食等注意事项。
1.3.2 观察组 本组患者予以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治疗。术前检查、麻醉、软组织切口均同上组,切开翻瓣后选用可去骨的超声骨刀工作头进行骨开窗,去除覆盖牙冠的骨质,充分暴露阻生智齿,再以超声骨刀将智齿周围骨质去除以增加拔牙间隙。以45°反角高速涡轮钻、金刚砂钻针分牙,以牙挺挺出各部分牙体组织,其余步骤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并发症(干槽症、下唇麻木、舌麻木)以及肿胀、张口受限情况。
1.4.1 疼痛评价 参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术后疼痛状况,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说明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疼痛主诉越强烈[5]。
1.4.2 肿胀评价 参考颊周径分级标准,分级越高说明肿胀程度越严重。Ⅰ级:患者颊部正常,颊周径增长<2 mm。Ⅱ级:患者颊部外观肿胀,颊周径增长2~10m m。Ⅲ级:患者颊部外观肿胀、颊周径增长情况对比以上更为明显。总发生率=各级肿胀病例总数/总病例数×100%。
1.4.3 张口受限评价 轻度:患者上下中切牙缘张口度>20 mm。中度:患者张口度10~20 mm。重度:患者张口度<10 m m。完全受限:患者完全无法张口。总发生率=各级肿胀病例总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下颌阻生智齿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拔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比较 对照组出现干槽症5例 、舌麻木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观察组出现干槽症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0,P=0.0253)。2.3 术后肿胀比较 对照组肿胀程度Ⅰ级7例、Ⅱ级5例、Ⅲ级1例,肿胀总发生率为32.50%;观察组肿胀程度Ⅰ级4例、Ⅱ级1例,肿胀总发生率为12.50%,两组肿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8,P=0.0322)。
表1 下颌阻生智齿患者组间计量资料对比
2.4 术后张口受限比较 对照组张口受限程度轻度8例、中度3例、重度1例,张口受限发生率为30.00%;观察组张口受限程度轻度2例、中度1例,张口受限发生率为7.50%,两组张口受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2,P=0.0099)。
牙在颌骨由于位置不当,萌出情况不符合正常咬合关系,即阻生牙。下颌第三磨牙是最常见的阻生牙,基于所处位置的特殊性,阻生牙牙冠周围牙龈发炎、疼痛等症状明显,严重时脸颊肿胀、张口受限、发热,常常会诱发邻牙龋坏、松动[6]。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是相对复杂的口腔手术,因无法完全萌出,骨组织、邻近牙均对阻生牙拔除形成了阻碍,故加了拔除难度[7]。
45°反角涡轮钻阻生智齿拔除术效率高,创伤小、可精确去骨、术野清晰、分牙操作安全,但骨灼伤、软组织损伤等情况明显,且术区常出血较多,术后疼痛、张口受限等并发症情况明显,影响患者治疗满意度、健康治疗和生活质量[8]。超声骨刀法属于冷切割、微振动技术,经高频超声震荡使细胞、组织内水汽化,创伤小、可精确去骨、术野清晰,不会形成骨组织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减轻了患者的身心压力。考虑以上两种术式的优势,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结合方案进一步减少了阻生牙拔除风险和手术损伤,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和接受度,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患者满意度高,为口腔科阻生牙拔除治疗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向国林等[9]研究指出,阻生牙拔除难度大,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微创拔除在降低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方面效果显著,术后整体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超声骨刀联合45°反角涡轮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肿胀以及张口受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合理的联合治疗手段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手术损伤、并发症风险,这与刘朝阳等[10]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相比单纯应用45°反角涡轮钻拔除阻生智齿的损伤风险,联合应用超声骨刀治疗减少了手术损伤,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安全性,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治疗整体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