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04 09:10:48孙娜安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经脐单孔肌瘤

孙娜 安朗

作者单位:1.113006 辽宁 抚顺,抚顺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抚顺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目前,子宫肌瘤的手术治疗多采用腹腔镜实施,而且又以三孔腹腔镜为主,但由于三孔腹腔镜具有一定的创伤,使得经脐单孔腹腔镜在临床上得以快速发展[1]。为此,本研究试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54例。纳入标准:患者均有手术指征,且接受手术治疗;年龄≥30岁;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恶性肿瘤者;有血液疾病者;有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或免疫类疾病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7例,两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三孔腹腔镜剔除术:患者全麻后在脐部行1 cm纵向切口,经气腹针穿刺,二氧化碳(CO2)气腹压为13 mmHg,随后放置10 mm的Trocar及腹腔镜;再调整患者体位至头低臀高位,经腹腔镜在患者的左/右下腹分别放置10 mm及5 mm的Trocar,常规剔除肌瘤并缝合,最后冲洗盆腔,并检查出血情况,置管引流。观察组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全麻并经脐窝作一长度为2.0 cm的纵向切口,放置切口保护套,CO2气腹压为13 mmHg,分别放置10 mm及5 mm的Trocar;再取患者头低臀高位,经腹腔镜辅助在左下腹反麦氏点放置5 mm的Trocar及弯分离钳,将肌瘤表面的浆肌层和假包膜切开,并通过弯分离钳将肌瘤提起,核除肌瘤结节,以可吸收线对子宫创面实施缝合,对出血区域实施双极电凝止血,再用标本袋使肌瘤送至脐部切口,“削苹果式”将肌瘤取出;再置入腹腔镜,冲洗盆腔,并检查出血情况,最后置管引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即刻及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VAS评分范围0~10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

1.4 疗效评价 显效:术后患者症状完全消失,瘤灶完全清除,无复发。有效:术后患者症状得到缓解,瘤灶基本清除,随访3个月有轻微复发。无效:患者经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效果。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版本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39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4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4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P>0.05)。

2.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3 两组VAS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即刻,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出血、疼痛、恶心各1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90%;对照组发生出血、疼痛各3例,恶心4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99%;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7,P<0.05)。

3 讨论

目前,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为主,随着微创手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单孔腹腔镜逐渐在临床上开展,因此,有必要对其临床使用效果进行研究[3]。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单孔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组患者,其疗效与采用三孔腹腔镜治疗的对照组相当,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这一结果与何素丽等[4]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提示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的预后康复也相对更快。分析原因,可能主要与单孔微创特性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相对较少等因素有关[5-6]。观察组手术时间较长的原因主要可能与单孔腹腔镜术式的操作难度较大等因素有关。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1 d两组V A S评分均低于术后即刻,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这一结果与吴纯华等[7]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单孔腹腔镜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原因主要在于此种术式仅选择脐部单孔穿刺置入腹腔镜,而脐部周边血管神经较少,切口引发的出血量亦更少,因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更低[8-9]。而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单孔腹腔镜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究其原因,三孔腹腔镜对机体的损伤相对单孔更大,术后可能会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而单孔腹腔镜则减少了手术创伤,进而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结果与王晓樱等[10]的研究结果类似。综上所述,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而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分)

猜你喜欢
经脐单孔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3D与2D腹腔镜悬吊式经脐全子宫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