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园 万 苗 欧阳钦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中医院 浙江 温州 325000
青春期痤疮俗称“青春痘”,是指发生于青春期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吴雄志教授乃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枇杷清肝饮是其治疗青春期痤疮的经验方,该方从“少阳相火”角度论治,临床运用颇具良效,现举案一则,以飨同道。
谭某,男,17岁。2020年11月19日初诊:头面部反复丘疹、脓疱半年余,时轻时重,未予重视及治疗。1周前因准备考试,熬夜温书,烦躁不悦,致使上述症状加重。诊见:面垢油腻,前额连发际线、下颌部见大量红色丘疹,大者如绿豆,触痛明显,伴少许脓疱,褐色瘢痕,口干口苦,喉中有痰,咯吐不爽,胃纳可,大便一日两行,溏结不爽,小便稍黄,舌红、苔薄黄腻,脉弦滑数。中医诊断:粉刺,辨证属少阳相火郁遏,中焦湿热内蕴证。方以枇杷清肝饮加减治疗:枇杷叶12g,黄芩10g,泽泻、瓜蒌各15g,茵陈、苍术、荷叶、郁金、海藻各30g,生甘草3g。7剂。嘱患者服药期间面部痤疮可能增多,此乃透邪外出,药效所致,不必担忧。2020年11月26日二诊:患者自诉服药前5天,面部痘痘发出许多,之后未见新发,口干苦较前改善,小便色清,其余症状与体征与初诊时变化不明显,故于原方加炒薏苡仁30g化湿健脾调中,继服7剂。2020年12月3日三诊:患者自诉头面部无新发粉刺,头面部丘疹、脓疱开始消退,无明显口干口苦,喉中无明显粘痰,小便可,大便1日一行,排解通畅,舌红、苔薄黄,脉稍数。继予上方7剂,巩固疗效,并嘱患者调畅情志,注意饮食,规律作息。随访3个月无复发。
按:《四圣心源》云:“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足少阳胆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相火本自下行,其不下行而逆行者,则克庚金,贼戊土,以致降敛失司,气火上逆。本案患者正值青春,年轻气充,阳热偏盛,平素贪食甜腻、油炸辛辣之物。1周前因熬夜苦读,精神紧张而致肝胆疏泄失职,相火郁遏上炎,循经上冲于面,发为痤疮。少阳相火贵在潜守,其不下潜而逆升者,必克肺金,耗伤肺阴,肺气失于宣降,而致肺经郁热,肺主一身之皮毛,热郁于肺,发于皮腠,而成痤疮。脾胃乃后天之本,青少年时常嗜食肥甘油腻炙搏之品,久则损伤脾胃,痰湿内生,而肝气横逆,相火上侵,乘脾犯胃,使脾胃之气更为虚弱,运化失调,湿聚痰生,蕴结化热,上熏于面而发为痤疮。故治以枇杷清肝饮加减清降肺胃,疏肝透邪,清利湿热,使体内郁火痰湿之邪由里出表,透达而散。
枇杷清肝饮中,枇杷叶可清疏肺热,清解胃热;黄芩善清肺热,又可入脾胃、肝胆清热,两药合用重在清降肺胃之热,肺与胃同主降敛,土降而金敛之,则少阳相火不药自潜。茵陈芳香透达,宣湿开郁;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泽泻性降善泻,配伍于火热冲逆之证,可降气引火下行。枯矾燥湿解毒,杀虫止痒,但因其有毒,刺激性较强,临床多不用于内服,故以瓜蒌代之。瓜蒌通畅三焦,理气开郁,清热化痰,散结导滞;荷叶清湿热,升清阳;郁金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清心凉血;海藻清热化痰,软坚散结;甘草生用清热解毒,兼调和诸药之用。纵观此方,药证相对,配伍严谨,且用药多质轻味薄,轻清透散,慎用寒凉之药,注意顾护脾胃;另方中的海藻同甘草,乃“中药十八反”之一,但此禁忌并非绝对,本方用之取其相反相激,以增消肿散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