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问题研究

2021-01-04 05:31
科学咨询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通识学分贵州

龚 英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4〉

自2012年慕课元年以来,我国在线开放课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继2017年490门课程、2018年801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后,2020年又有99门高职课程获得了认定。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给传统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引领着我国教育的变革方向。各类高校正在积极探索基于在线开放课的教学改革,在改革中如何认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是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2015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1]2016 年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教育学分认定和转换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探索非学历学习成果学分认定和转换”。[2]在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引起了我国高校的广泛关注,诸多高校逐渐开始了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试点,贵州部分高校也加入了学分认定的探索实践中。

一、贵州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现状

(一)线上学习,线上平台考试

例如,2018年贵州民族大学出台了通识选修课的学分认定及成绩管理办法,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通识选修课的在线学习,其中素质拓展课要完成7个学分,创新与创业课要完成3个学分,规定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在智慧树上选修4门课程,在超星上选修3门课程,并给出了可选课程列表。学生要在规定时间完成选课、在线视频学习、线上作业及参加平台考试。例如,学生可选湖南师范大学的《从创意到创业》创新创业课,学生的综合成绩=观看在线教程*30%+各章节的测试题*10%+2次线上见面课*20%+平台线上期末考试*40%,考试成绩及格就可获得1学分。

(二)线上学习,学校统一组织线上考试

例如贵州师范大学公布了在尔雅慕课,乔木慕课上的公共选修课的课表,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平台上的学习及各章节的测试等。并根据学习进度填写纸质版慕课学习情况表,在表上要详细记录学习周数,每一周学习的章节名称,学习内容及每周的学习体会等。学校每学期统一安排两次带监考的线上考试,分别是1-8周的“慕课”考试,9-16周的“慕课”考试。课程成绩采取综合成绩计算方法,即综合成绩=(自主学习完成情况+各章节练习与测试+集中于机房的考试成绩)*80% +慕课学习情况表分数*20%,成绩合格后就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三)线上线下学习,线上线下考试

例如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是校内教师自建的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校内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在线课程进行了混合式教学的改革,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线上学习包括观看视频资源、自学线上文字资源,完成线上作业以及参与线上讨论等活动;线下学习主要包括学生自学及集中面授等;期末考试采用线下纸质闭卷考试的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在线学习*30%+在线作业*30%+期末考试*40%。

二、贵州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跨校学分互认多限于通识选修课

目前,贵州高校对跨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互认多局限于通识课。多数高校允许用跨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学分抵通识课学分,部分高校制定了通识选修课学分认定及成绩管理办法,但对专业课的跨校学分互认较少,学分认定的校际壁垒问题较突出。本科院校一般不认定专科院校的在线课程,高职院校在选择本科院校的在线课程时,又担忧课程难度超过了本校学生的理解范围。绝大部分高校对专业课的学分认定没有出台相关的标准,教师大多将专业在线开放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仅凭自身的经验,自行决定专业课的在线学习占学生综合成绩的比重。

(二)缺乏完善的学分认定及转换制度

目前,尽管教育部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高校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的认定工作,但国家对学分互认只是出台了相关的发展规划纲要,还未出台具体的学分互认法规条例,在学分互认上缺乏实际的政策操作指导。[3]且由于贵州高校对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学分认定及转换体系,学分具体该怎样认定,如何转换都还没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及统一的标准可供遵循。教务管理制度,教师工作量的认定制定,学习质量的监控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建设也落后于教学实践。

(三)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质量受到质疑

随着在线开放课程的迅速发展,各大平台上的课程数量也越来越多,在量的积累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就使跨校间的学分互认变得更加困难。此外,线上学习缺乏了线下学习的教师监督,学习的有效性主要靠学生的自觉和自我约束。尽管某些平台能记录学生学习的时长、课堂活跃度、参与讨论及完成在线测试等学习情况,但目前还没有一家平台能对学习者的真实身份进行实时的认定,所以仍然存在代学、替考、混学分等现象。

三、完善贵州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的建议

(一)多管齐下,拓宽学分认定范围

第一,成立校际联盟。为了打破学分认定的校际壁垒,贵州高校应通过校际联盟的合作方式促进联盟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互选互认。第二,建立课程遴选规则,拓展选课范围。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建立不同课程的遴选规则。目前,可以从教育部认定的13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选择,以保证被选课程的质量,也可从省级精品课或校级精品课中选择,以提高所选课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大纲和教学实际情况的契合度,最终形成学分认定的课程清单。第三,对不同性质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认定方式,对于通识课、公共选修课可以采用线上学习,线上考试或线下考试取得的成绩来抵算课程全部学分。对于专业课,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以线下考试为主、线上考试为辅,按比例来折算学生期末成绩,最终抵算课程学分。

(二)建立并完善学分认定及转换制度

第一,为了充分发挥出在线开放课程的作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地方教育部门应与优质在线平台、高校合作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转换指南及框架,推动在线开放课程的跨校选用和校际学分互认。第二,高校应主动承担起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细则的重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在线开放课程评价体系,选课规则、学生在线学习质量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加强学分认定及转化的实践。第三,联盟高校要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共享联盟章程,明确联盟高校的工作范围、权力、义务及责任,推动联盟机构的持续发展。联盟高校应共建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及管理办法、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学分互认和转换工作规程,跨校共享选课指南等制度文件,最终实现课程共享、学分互认。

(三)加强课程质量及学习质量的管理

第一,为确保认定学分的在线课程的质量,对于自建课程,要制定校内自建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质量符合建设标准的课程才能上线;对于校外的课程,要遴选优质的在线开放课程。第二,为了保证线上学习的有效性及真实性,必须加强线上学习的监管。对平台而言,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学习者身份进行实时认证,防止学习中替学、替考的问题,完善后台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统计。对学校而言,要制定在线学习质量评估体系,包括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果的评定办法,在线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与评价,加强在线学习质量的管理。对教师而言,要增强工作责任心,重视在线辅导。例如组织有质量的在线讨论、提供有效的在线答疑、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等。通过加强师生交互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而言,要转变学习观念,加强自律,提高网络自学能力以适应慕课时代对学习者提出的新要求。

猜你喜欢
通识学分贵州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贵州,有多美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学分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