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县域新型研发机构的根植表现研究
——以常熟为例

2021-01-04 03:15施晓岚黄湘萌
科技和产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县域机构发展

施晓岚,黄湘萌,施 杨

(常熟理工学院 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新型研发机构是以支撑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多主体方式投资、多样化模式组建、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化模式运作、集高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为一体的混合所有制形式的创新机构。其呼应“市场配置资源”的历史需求,弥补了2000年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中科研院所改革所带来的“公共技术供给缺位”。新型研发机构大部分企业化运营,具有较高的市场效率,能够链接“学术界”和“产业界”两端,具有较强的科研成果转化效能。

1 问题的提出

自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办发〔2015〕46号)指出“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制定鼓励社会化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意见”以来,近年来国内有关地区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尤其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为甚。江苏省南京市(2016)、苏州市(2017)制定了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施细则,明确了支持领域和发展方向。科技部再于2019年9月出台《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1],强化政策引导保障,明确了进一步优化科研创新力量布局、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意见。2020年7月,《人民日报》借北京元芯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在碳纳米管集成电路批量制备方面取得的突破成绩提出“新型研发机构要有新作为”的口号[3]。对于新型研发机构,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都提出了明确的创新建设要求。

而另一方面,201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基础在县域,活力在县域,难点也在县域。县域创新作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最弱一环”,创新能力与大城市存在天然差距,县域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和建设具有独特性。如何在县域层面推进新型研发机构作用发挥,扩大产业集群影响力,提升社会根植性、组织根植性,完善区域创新体系,融合机构能力“提质增效”“创新变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 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研发机构的组织性质探讨、管理模式研究、创新绩效分析等方面。吴卫等[4]依托巴斯德象限提出了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展的4种取向;吴俊等[5]依托江苏省7类新兴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实证研究;周恩德等[6]以广东省为例,从资金投入、政策支持、机构建制3个方面进行了影响新型研发机构创新绩效因素的实证研究;沈彬等[7]从两类逻辑演化的角度研究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动力机制;杨诗炜等[8]从创新价值链的视角评估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现状;黄广鹏等[9]从人才、知识转化和合作机制上提出了“一轴双核三螺旋”的概念模型;刘贻新等[10]结合SNM理论从5个维度构建了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发挥作用的路径。整体上看,对新型研发机构驱动创新的建设思考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对于其运作机制、支撑政策、发展方向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内涵研究,尚未形成基于县域机构、围绕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而江苏省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起步早、起点高、成效好,新型研发机构部分根植,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通过系统总结与问题解析,有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

3 常熟新型研发机构的代表模式与集群表现

常熟新型研发机构的资源禀赋在整个江苏县级城市中处于领先位置,机构成长的内外部创新生态已经基本形成,在江苏省内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江苏省政府于2015年底出台的《常熟市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及支持政策措施》,明确要求常熟市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发展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为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提供积极示范。近年来,常熟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充分把握省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市建设与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实现科研优势与产业发展有效融合,科技资源与企业需求高效对接。截至2019年底,常熟拥有各级各类新型研发机构36个,并且涌现出“高校主导型”“龙头企业主导型”“产业研究院主导型”3种模式。其中,公司化运作大学研究院(科技园)25个,数量位列全省乃至全国县级市第一;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是江苏省第一个以“项目经理”模式在地方自建的专业性研究所。目前,纳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序列的22个,在省内居于领先地位,并且逐步形成了从政府主导、高校合作共建模式逐步向企业为主导、政府支持的市场化模式转变。

3.1 大学研究院集聚

常熟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较多,尤其以高校主导型的大学研究院达到25家,占总数的近7成(其他产业技术研究院3家、企业主导型8家),包括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南京大学常熟生态研究院、浙江大学常熟光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上海交大常熟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东南大学常熟应用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等双一流顶尖高校王牌专业的合作研发基地,学术领域的研究平台较高、前期科研理论成果突出。进驻常熟以后,这几年重点向技术服务、企业孵化和应用研究方向转化。从其院所所在位置分布来看,主要聚集建设在“三区一园”(高新区、经开区、虞山高新区、农业园区),占到全市新型研发机构的83%,这样的分布便于研发机构之间的研学合作,有利于为集群产业发展服务。

3.2 研发产业方向相对集中

常熟自2008 年开展省科技镇长团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探索政府、企业、市场、高校4类主体长效合作机制,持续推进以校地合作创新载体为主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尤其是2015年被列为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以来,进一步加快了在产业集聚领域导入外部优秀科研资源的步伐,研发领域分布相对集中,聚焦于新材料、汽车新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4大类别中。目前,共有新材料领域6家、汽车新技术6家、智能制造5家、生物医药3家,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突破,为今后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成果二次研发与产业化提供了有效实施途径。

3.3 企业化运营程度较高

作为全省科技综改试点,常熟在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中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主体投资、多样化运作的建设模式,目前在册的 36 家新型研发机构均采用独立法人、公司化运营。2017年以来,更是大力推动大学研究院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另一方面,鼓励产业龙头型企业新建独立法人型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链条上为企业母体、上市公司主体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产业研发支撑。

4 县域新型机构成功根植的要素分析

新型研发机构的根植性主要体现在自身技术创新深度、社会互动能力、市场反馈、服务地方产业表现等方面,本质上反映了研发机构与本地生产体系的融合程度[11-12]。县域机构肩负发展产业、引导创新资源下沉的重任,其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变现的难度较中心大城市更大。深度调研重点选择了常熟地区23家市级以上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对比成功根植的头部企业和大量尚处在输血阶段的企业,归纳出4个方面的影响要素。

4.1 产业发展的精准支撑

与传统的研发机构短期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契约委托激励的模式相比,新型研发机构更加注重创新生态系统的建设,期待通过组合协同效应的发挥,引领一个地区集群产业发展升级、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提升,促进创新创业与孵化育成。因此,与地方优势产业的紧密联结成为根植的重要因素。常熟地区77.8%的新型研发机构隶属发展的聚焦产业,如某高校常熟汽车轻量化研究院,与常熟市产业发展技术突破重点圈定的氢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前瞻领域高度匹配,机构能在产业链中的关键点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了最佳的技术切入点,并进行资源整合,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汽车轻量化企业等提持续提供了整体解决方案,营运业绩理想,扎根表现优异。在与产业高度匹配的基础上,73.9%的机构成功孵化衍生企业,总数达到294家。

4.2 产学研的深度合作

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特点决定了其进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涵,对于具体的机构,在实际运营中融合政府、大学、地方的各类资源、突破区域限制打造影响力较大的服务项目的能力是考察其根植表现的本质要求。以常熟为例,69.4%的机构都属于大学研究院,擅用先进理论进行前沿性的研究,开展竞争前技术开发,这是把握新兴产业风向的重要途径,在专利申报方面,调研的新型研发机构2019年新获专利授权40件,累计已获216件,其中有效发明专利136件,研发产出有了较好的提升,成功获得授权的比例维持在1/3。另一方面,这样的研究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和较大的投入,前瞻性研究项目的应用落地有较大困难,需要提高专利成果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应用的比例。

4.3 市场化自主运营能力

县域新型研发机构在创建初期和培育期依靠政府和高校在资金、技术、载体等方面的输血扶植,根治地方、自我成长能力的培育依靠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常熟的机构中,头部企业已具备较好的造血能力,多家机构年度营收已超3 000万元,项目合同额累计近亿元。以某大学研究院为例,其湿地建设、生态农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研发与推广应用,打造了“常熟模式与典型示范”,获得较高的社会声誉和持续收益。但更多的研究院虽已经开始推进市场化改造,存在团队持股较少、股改资金不足等制约,缺乏明确的市场策略和项目优势,无法吸引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的投资。

4.4 高层次人才的创新续航

人才在研发创新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高水平人才队伍的引进、团队培养、循环互动、区域扎根决定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实效发挥和持续性良性运营的可能。在调研的常熟新型研发机构中科研人员总数达309名,在从业员工数量中占比超过50%,其中研发带头人有院士、国家千人计划、江苏省双创人才等60多人。这些高端人才领军形成的团队,保障了产学研融合梯队。调研对象中某大学研究院有来自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7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17人,高级职称比例达9%,博士9人,硕士26人,硕博比例达到49%,团队整体的创新能力、项目研究和外拓能力较高,研发热情高涨且产生客观,创新续航能力强大。但是从所有研发机构整体来看,学历、职称占比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状态,由于县级市地域限制,人才政策和城市吸引力难以与一线中心城市相比,很难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影响了高端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其次,来自母体高校的科研教师群体与企业的专职研发人员之间的融合共进受制于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协调政府、母体的合力发挥。

4.5 当地政府的靶向经济助力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通过经济杠杆引导新型研发机构根植方向,更好地融入产业发展阵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常熟为例,2018年成立了“常创股权投资基金”,聚焦地区产业的主攻方向,形成政府引导决策方向,促进市内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更符合产业的靶向目标,从而突破关键技术,为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质量服务。同时,明确对本级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给予单个项目不超过 500 万元的扶持政策,强调政府的导入和扶持,协助引知、引资,而非一味输血托举,保证项目开展对地方经济的实效。

5 促进县域新型研发机构影响力发挥的对策

5.1 构建多部门协作的联动体系,配置研发创新要素

加强政策支持的顶层设计,发挥部门、板块之间的联动优势。以目标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金融部门、人才部门强化政策引领、技术助推、基金扶持的横向联结,研究解决发展中形成的瓶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研究制订工作措施和任务清单,明确各自职责,有效解决体制机制、投入产出等突出问题,加快成果转化、打造产业品牌。创建灵活高效的管理理念,优化创新创业评价体系,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动态管理与绩效考评。明确新型研发机构的性质定位,建立合理高效的科研管理制度,以项目制形式跟踪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进程,有效挖掘和培育优质项目加速产业化。

5.2 构建产业布局支撑体系,谋划产业发展新格局

以优化发展格局为切入点,统筹规划、提升质量。根据区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聚焦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合理引进、培育、支持对地方产业发展有支撑引领作用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前布局“卡脖子”技术和产品,助力科技资源配置,把握创新和发展主动权。聚焦细化研发机构定位,明确创新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方向,列出重点建设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机构、转型撤并机构,加强分类管理和指导。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整合优势资源,考虑研发互补、内部优化,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科研资源。由于实验条件、生态环境导致的落地受限,考虑区镇联动、基地外挂的方式进行“轴心-辐射”管理,为项目研发成果顺利进入中试和产业化提供支持,最终实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5.3 构建成果转化促进体系,提升自主营运能力

发挥市场“需求拉动”的导向作用,在把握产业创新大方向的基础上,以“官助民办”“外部投资”的形式,将市场需求引入技术创新链条的上游,拉动研究机构着力提升服务地方重点产业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形成有效的奖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激发新型研发机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发挥典型机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总结推广产业化经验。推进“团队持股”激励模式,通过股权参与实现成果孵化过程中的利润回馈和自我造血,并进一步反哺母体高校或原生企业,从而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原始创新的良性循环,建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基地。

5.4 构建人才引智激励体系,激活长效创新动力

落实项目先导的人才激励政策,实现引资引智柔性协同。引进具有产业前沿意识与技术、国际视野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并提供匹配产业发展紧迫需要的落地资金支持和扶持政策,除了补贴、奖金、医疗、子女教育等生活需求,要帮助其获得事业追求的满足感,创造必要的研究互动条件,避免高端人才陷于科研孤岛。同时可以借助高层次人才互聘、共建联合研究中心、联合人才培养、成立合作工作小组等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强化团队扎根研究的决心,通过实行项目化管理的方式,与项目团队约定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案,单独核算每一项科研创收的利润,项目成果产生的收益股权大部分归属项目团队,从而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创新创业。

5.5 构建一体化发展转承体系,促进科研创新高质量发展

以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促动创新要素、科研力量在共建共融场域范围内有效流动和组合。在构建生产要素的上游,积极主动的实行区域对接、产业对接、院企对接,推动更大范围的智慧资源交叉融合创新;在推动产业成果输出的下游,促建有需求的跨学科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跨区域的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以较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推进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丰富成果征集推广服务链、成果转化策划服务链、专业领域技术服务链、技术项目投融资服务链、产学研合作对接服务链等创新链条的贯通交融。

猜你喜欢
县域机构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