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奇观与文化认同《火烧红莲寺》中的奇异动物角色塑造与社会接受

2021-01-04 11:20徐文明
电影新作 2020年5期
关键词:神鹰火烧

徐文明

明星影片公司推出的《火烧红莲寺》是早期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影片。该片连续拍摄18集,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获得令人瞩目的商业成功。无论从早期中国电影类型发展史、市场发展史、电影技术史还是电影观众接受史层面,《火烧红莲寺》都堪称1920-1930年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影片之一,是此时武侠神怪片创作的集大成者。这部系列影片能够持续获得普通观众的喜爱,绝非侥幸与偶然,实则蕴含着影片创作者的众多策略选择。本文根据相关史料,选取以往研究者较少关注的奇异动物角色塑造这一视角,试图从一个侧面剖析该片制作及获取观众认同的策略机制,透视影片获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一、超能与幻变:奇异动物角色在《火烧红莲寺》系列电影中的亮相

《火烧红莲寺》根据平江不肖生(向恺然)的畅销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根据作者所言,当时“回上海无所事事,便以卖文为业。直到民国十六年,所著小说有《留东外史》《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书,志在提倡尚武精神,打击豪强兼并分子。”《江湖奇侠传》作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着重讲述发生在湖南的江湖纷争,融传奇神怪与民俗写实于一炉。小说构造了一个宏大且传奇的江湖世界,出场人物众多。除形形色色的清官、剑侠、壮士、恶僧、狂徒、道姑、异人等形象外,小说还浓墨重彩地刻画了神鹰、毒蟒、奇猴等奇异动物形象。小说问世后,很快获得市场的成功。1928年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江湖奇侠传》改编拍摄了18集的《火烧红莲寺》系列影片,自该片第2集开始,创作者在片中大量加入动物角色,神鹰、巨蟒、人面猴等奇异动物成为这部武侠神怪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神鹰是小说《江湖奇侠传》中的重要角色。在《江湖奇侠传》中,神鹰身形巨大,勇猛无比,师从昆仑派金罗汉吕双良。在向恺然的生花妙笔下,两只神鹰神采奕奕,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小说第三回《红东瓜教孝发庄言,金罗汉养鹰充卫士》中这样描述神鹰的英勇:“石下立着两只大鹰,都把翅膀亮开来,在那块大石上磨擦。一边翅膀,足有五尺多长。……两鹰的四只铁钩一般的爪内,抓了四块斗大的石头。抓至半空,用嘴在石上连啄几下,啄声锵然,如石匠用钢钻打石。那石头禁不起几啄。石屑纷纷向山头落下。”两只神鹰除具有超强战斗技能外,还善解人意,通人性,能听懂金罗汉的话语与指令,忠实地完成相关任务,是金罗汉的得力助手。

在《火烧红莲寺》系列影片中,两只神鹰亦成为重要角色。张石川在改编《江湖奇侠传》时,选取了展示神鹰超强技能的情节,在银幕上加以浓墨重彩的展现。以神鹰首度亮相的第2集《火烧红莲寺》为例,该集中,甘联珠和桂武夫妇决计离开反派甘瘤子的匪窝,为此要连闯数关,在战至最后一关时,遇到最强对手。正在危难之际,神鹰及时出现,它们横空出世,战胜强敌,帮助两人成功逃离匪窝。在第2集《火烧红莲寺》中,两只神鹰还承担了飞鹰传书、传递营救信息等关键作用。清官卜文正被恶僧等人劫持,音讯杳无。其妻女等人焦急万分。此时,神鹰翩然而至,嘴衔一信,置窗上而去。众人取信拆阅,获悉卜文正的踪迹,于是前往营救。在飞鹰传书后,两只神鹰又大发神威,飞入匪窟,大战匪徒,击败反派甘瘤子施放的飞剑,最终成功营救卜文正(即卜公)出险。此段剧情紧张激烈,两只神鹰联手大战恶敌的处理颇为精彩。“双鹰飞入盗窟,盗已纵火,焰及卜(文正)之身。一鹰疾下,举爪攫卜上升,盗出不意,哗然皆起。又一鹰以翅摸群盗,李有顺艺稍逊,触鹰翅立殒。余盗披靡,瘤子大怒,飞剑击前鹰,前鹰不顾而逝,后鹰舍群盗来敌剑,剑光闪闪,鹰翅翩翩,纠结击刺,各不相下。前鹰至小松林……一舒爪,卜坠布囊中……前鹰既释卜,飞回助后鹰击剑,剑不能支,倏然而堕。瘤子抚剑大恸,如不欲生。……是时双鹰飞而告捷于主,吕(双良)方欢然举手,似向神鹰庆其大功之成也。”两只神鹰在第2集《火烧红莲寺》中的亮相大获成功,它们深入匪穴,击败恶徒、战胜飞剑、成功营救卜文正,展示了超强的技能与勇猛无畏的精神,自此,此类奇异动物成为《火烧红莲寺》角色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神鹰更是在后续多集《火烧红莲寺》中频繁登场,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动物角色。

中国通俗文学中不乏动物修炼成为妖魔的故事。湖南多水,亦多与水相关的神怪传说。《江湖奇侠传》中另一个奇异动物角色是76—78回出场的巨蟒。它是一条千年巨蟒,相传大禹治水时就在洞庭湖兴妖作祟,后被大禹用法术擒获,锁在岳麓飞云洞里,并用灵符镇住石碑。后灵符被污,巨蟒趁机出洞幻为老僧。它为当地村民医治疑难杂症,但又妖言惑众。夜晚巨蟒幻变为可登天堂之桥,借此吞吃登桥信徒。第11集《火烧红莲寺》以此巨蟒为主要角色,“陆离光怪,奇幻莫测,如大蟒作祟,以舌幻为大桥,跨于大河,欺民众为天桥,可直登天堂。复张二眼于云际,光芒万丈,白耀如昼。其宝灯也桥也,皆为毒蟒所幻变,欲愚民众以满其食欲也。”

据张石川的妻子何秀君口述,张石川拍摄第1集《火烧红莲寺》时,还有个剧本;到第2集《火烧红莲寺》时,他等不及了,索性把据以改编的小说《江湖奇侠传》也抛在一边,完全凭着自己的胡思乱想,留下前集里的几个主角,随心所欲地搞下去了。拍了上半节,下半节是什么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严格意义上讲,何秀君的表述并不十分准确,将全部18集《火烧红莲寺》的本事和《江湖奇侠传》小说进行对照,我们很容易发现,第2—18集《火烧红莲寺》很大程度上采撷了小说前80回的精华,同时,影片也进行了一些衍生与再造,出现了若干原著中没有的角色与故事。就动物角色而言,神鹰、巨蟒皆为《江湖奇侠传》中的重要动物形象。但第14集《火烧红莲寺》中出场的人面猴则为新造的动物角色。该人面猴体型庞大,居住深山。因红姑与反派东方氏激战受伤,亟需阴阳对口菌解毒。人面猴成为获取阴阳对口菌的关键角色,它被梅花道人收服,接受训练后,前往红云宫探寻对口菌。形象新奇的人面猴成为第14集《火烧红莲寺》中最受观众关注的奇异动物角色,为该集增添了浓厚的传奇色彩。

二、技术创造、视觉奇观:《火烧红莲寺》中的奇异动物形象呈现

18集《火烧红莲寺》可谓中国早期电影特技技术的集大成者,董克毅、张聿光、董天涯、万涤寰、裘逸苇等技术工作者在该片中成功运用接顶、吊铁丝、后期底片加工、特技化妆等技术手段,在银幕上营造千奇百怪的视觉奇观。

影星胡蝶曾在《火烧红莲寺》中饰演女侠红姑,获得观众由衷喜爱。她在回忆录中曾提及自己晚年在温哥华偶遇一位六十多岁影迷。影迷第一句话就对她说:“我看过您的《火烧红莲寺》,那时候也只有七、八岁,但是红姑在银幕上徐徐飞行的轻功,我至今也还记得。您那时演的红姑真够潇洒。”由此可见,《火烧红莲寺》中侠客空中飞行场景给观众的印象之深。从技术层面看,飞行场面的成功拍摄是重要的技术突破。摄影师董克毅等人成功尝试吊铁丝技术,“将‘飞行’的演员用粗铁丝吊在十多丈高的半空中,作飞行状,然后以巨型电风扇对着演员吹风,使演员衣襟飘拂,摄影时在镜前加层纱,朦朦胧胧,再配上预先拍下来的大山寺院、林园景色,观众看来就象真是在空中飞行一般。”这种空中飞行处理技巧,突破了观众的日常生活知觉经验,为观众呈现了独特新奇的感官体验。在《火烧红莲寺》中,胡蝶饰演的红姑飞行片段尤多。根据现存的一些资料显示,片中红姑的空中飞行,不仅有独自凌空飞行、营救他人的携手飞行,还有她和动物配合的飞行镜头处理。如该片第8集描写桂武、甘联珠等人和反派展开剧斗,红姑前来助阵。此时“桂武骑的马善通人意,看四人将落败,急驰而去接红姑。”此段落中,红姑的服装被用红色染色处理,结果,银幕上红姑在云中御风而行,桂武之马在地上奔驰引路,“云中一红衣美人飘忽而过,地下一马,绝尘而驰,月影如雪,皎洁无尘”。通过多样视觉元素的组合,影片呈现了多层次空间,空中、地面有机配合,侠女与奔马动感强劲,融力与美于一体,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震撼。此外,该片第6集中有红姑骑巨鹰营救柳迟的段落,红姑到达目的地后,从鹰背上腾空而起,随即发出闷香迷倒恶徒。其整体空间处理效果也颇为惊人。

神鹰是《火烧红莲寺》中飞行奇观的重要营造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道格拉斯·范朋克主演的《月宫宝盒》曾在中国放映,轰动一时。片中飞龙等动物角色令观者惊叹不已。由于剧情需要,早期中国电影界也曾尝试在片中使用真实动物表演,但深感其难度之大。“范朋克之《月宫宝盒》一片,极奇诡之观,其中有夭矫之螭龙,硕石之蜘蛛,置景神妙,诚希有之巨制已。盖摄制影片,以摄取理想中动物之动作为最难,必求其真,非可以随意操纵也。”上海影戏公司1927年制作《盘丝洞》时,曾尝试用真实动物演出。为配合剧情中蜘蛛精洗浴、悟空化作老鹰窃走浴衣的情节,导演但杜宇曾亲自花费数十日训练一只真鹰。影片开拍此段内容时,最初较为顺利,但杜宇挥手后,野鹰立刻盘旋入亭中,抓衣而出,盘空直上。但此后剧组失去对鹰的控制,鹰挟衣俱飞,将戏衣遗弃,恰好落入厕所,以致无法使用,鹰也愈飞愈远,最终不见踪影。《火烧红莲寺》中同样出现巨鹰角色,因两只神鹰戏份颇多,且身形巨大,因此,显然无法使用真鹰表演。使用模型演出便成为最可行的方案。明星影片公司专门制作了两只神鹰模型,利用细铁丝操纵,为神鹰安排大量动作场面。此项技术获得了成功,神鹰的空中飞行与动作设计均能掌控自如。《火烧红莲寺》公映后,评论界及观众对神鹰制作及视觉效果给予肯定。如该片第3集神鹰载着吕宣良、桂武、甘联珠飞翔的处理获得好评。“一鹰上坐桂武甘联珠夫妇二人,一鹰则坐吕宣良一人,鹰非真物,而旋转飞翔,达视之形景酷似,此种牵丝,亦复不易。”“剧中有各剑侠斗法,口吐剑光数十道。蛟若游龙,白若长虹,更是奇观。神鹰背上骑人,飞翔空际。比之范朋克《月宫宝盒》,有过无不及。”该片第6集,神鹰嘴衔一块巨大青布振翅高飞,带领柳迟父母及琼姑脱离险境的处理,也获得好评,“在银幕上视之,则直如真境也”。

神鹰作为身怀绝技的超能动物,其非人类的身份,也带给其颇为奇特的际遇。《火烧红莲寺》中登场人物形形色色,有颇多奇人异士。第9-10集《火烧红莲寺》中登场的逍遥仙姑即是其中之一。该角色扮演者是有风骚派明星之称的韩云珍。韩云珍此前以《杨花恨》等片知名,被周瘦鹃誉为“骚到骨子里”。正如韩云珍一贯的风骚派明星形象定位一样,她在《火烧红莲寺》中扮演的反派角色逍遥仙姑功力高强,但热衷享乐,尤其对男色情有独钟。“韩为有名之骚姐姐,饰春情洋溢之逍遥仙姑,描摹心荡神摇,爬搔不得之状,极为饱满。”逍遥仙姑拥有独特技能,她能用眼睛发射攻击之光,此光为欲光,能束缚人至不能动。逍遥仙姑擅长剑术,每与人斗剑时,即迸出此光,以束缚敌人,受者无不束手被捕。此道欲光成为影片吸引观众的视觉奇观。桂武、杨继池等男侠皆被此光击败。相对有欲望的人类,神鹰作为动物,在与逍遥仙姑激斗中显出独特优势。第9集《火烧红莲寺》中,逍遥仙姑和众人激斗时,双方争持不下间,两只神鹰奉金罗汉之命,翩然而来。逍遥发出欲光攻击神鹰,神鹰无欲,接其光吞之,逍遥始率众离去。双鹰奋翼追逐。此处剧情,充分利用神鹰作为超能动物,没有人类欲望的特点,并用影像合成手段,展现逍遥仙姑发送欲光,神鹰接到欲光并将其吞噬的视觉奇观,既增强了影片的观赏性,也具有较强的戏剧效果。

除神鹰外,巨蟒也是《火烧红莲寺》中视觉奇观的呈现者。巨蟒是第11集的核心角色,它修炼成精,幻化为老僧,白天宣道济民,夜晚则将身体幻化为诱人登天的巨桥,双眼幻化为天上的明灯,凡登天桥的民众皆被巨蟒吞食。该集广告如是称“大蟒,虽系假制,但矫捷耀武,气吞山河,以视德国名片《斩龙遇仙记》中之长龙,殊不多让也。”有评论者对大蟒蛇的制作及视效予以肯定,认为该集“以夏禹环甲执剑,在水中与巨蛇大战一场为最佳,高占非饰夏禹,乘一小舟,在洪波巨浸之中纵横荡决,大蛇虽为赝物,亦觉翻腾夭矫,状态毕肖。”影片最后巨蟒被击败的场面也颇为惊险,当地长官赵星桥以箭射中蟒的双眼,蟒负痛收回天桥,现身空际,势欲下扑,吕宣良和梅花道人出剑刺之,酣斗良久,巨蟒始腾空而去。

人面猴是第13-14集《火烧红莲寺》中最具奇观性的动物,它人面猴身,形象独特,该集围绕神药对口菌,人面猴卷入多场激战。“吴万祥饰人面猴,高占非饰采药少年,采药少年与人面猴争取对口菌时,跌扑如飞,功架老到。”在该集中,人面猴获取对口菌后,被反派红云师祖用“巨手”捉住的视觉处理也相当奇特。“红云方静坐运气,座旁置一水缸,已在缸中历见人面猴取菌之事,大怒,急以手探入水缸,即化成一黑而且长之怪手,立擒人面猴而去,……座客之最欢迎者,即为两只怪手,其黑如漆,长至五六尺,蜿蜒舒卷,在空际飞行,利爪如钩,手上且有长毛,状至可怖。”人面猴及其相关的怪手成为影片此段视觉奇观的重要参与者。

三、普罗大众、科学观念与电影审查:《火烧红莲寺》中的奇异动物形象社会认同的多重际遇

作为一部1 8集的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构建了庞大的人物体系。按照武侠片常用的二元对立模式,片中角色分为昆仑与崆峒两派。昆仑派(正派)主要角色为锄强扶弱、除暴安良的金罗汉、梅花道人、红姑、甘联珠、桂武等人。崆峒派(反派)的幕后主脑为红云祖师,甘瘤子、杨赞廷、万清和、常德庆等人为主要恶徒。影片围绕善恶两大阵营,清官、剑侠、壮士、恶僧、狂徒、异人纷纷登场,展开激烈对抗,发剑光、斗法、遁身、飞行等奇观令人目不暇接。

从1928年首集问世到1931年第18集公映,《红烧红莲寺》在中国内地及南洋等处获得令人瞩目的市场成功,拯救了一度陷入经济困境的明星影片公司。“明星影片公司曾一度因开支浩繁,基础上发生动摇……神怪影片《火烧红莲寺》问世,夺得国片售座之最高纪录,乃得以维持原状,今且扶摇直上,盈余亦大为可观。”探究该片获得巨大市场成功的原因,除武侠神怪片本身的奇观效应与吸引力外,影片创作者对中国普通观众审美心理与审美趣味的应和,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观众观看影片时并非全然置身事外。他们作为观影者会和片中人物建立微妙的情感关系。对于主流商业电影而言,观众和影片人物之间有效的认同建构尤其重要。电影会挑起观众对片中人物产生各式各样的好恶情感,使观众必定认同片中某个角色,基本上认同“好人”,而“坏蛋”则引起观众的憎恶。电影的这种认同机制构建,除与电影叙事策略技巧有关外,与观众所处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有密切关系,是一个以社会的主流文化为取向、以传统的民族精神为依据、以电影的叙事形态为核心的电影心理问题。所以,一部影片获得观众的认同,背后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价值审美等因素。而武侠神怪片惯用的正邪、善恶、忠奸二元对立的人物模式,对唤起观众的审美认同有着重要影响。茅盾在其被广泛引用的《封建的小市民文艺》一文中,曾这样描绘《火烧红莲寺》的社会影响,描述了普通市民观众对红姑等正派角色的深度认同状态,“《火烧红莲寺》对于小市民层的魔力之大,只要你一到那开映这影片的影戏院内就可以看到。叫好、拍掌,在那些影戏院里是不禁的;从头到尾,你是在狂热的包围中,而每逢影片中剑侠放飞剑互相斗争的时候,看客们的狂呼就如同作战一般,他们对红姑的飞降而喝彩,并不是因为那红姑是女明星胡蝶所扮演,而是因为那红姑是一个女剑侠,是《火烧红莲寺》的中心人物;他们对于影片的批评从来不会是某某明星扮演某某角色的表情那样好那样坏,他们是批评昆仑派如何、崆峒派如何的!在他们,影戏不复是‘戏’,而是真实!如果说国产影片而有对于广大的群众感情起作用的,那就得首推《火烧红莲寺》了。”

《火烧红莲寺》中的正面角色不独在中国本土获得普罗大众认同和喜爱,影片在南洋等地放映时,侠客形象也受到华侨观众的欢迎。1928年9月,该片在新加坡曼舞罗大戏院放映时,“夜夜满座、其成绩之佳,得未曾有,映至侠士斗法斗剑时、全座掌声如雷”。南洋方面曾专门致信明星公司,“恳请将红莲寺续摄三集,俾南洋侨胞,于武侠片多所寓目,并可发扬国术。”从1928年《火烧红莲寺》输入南洋直到30年代中期,该片在南洋一再反复放映。1936年,有人发文称国产影片在泰国盈利最多且受到华侨最热烈欢迎的影片便是《火烧红莲寺》。

《火烧红莲寺》能够获得海内外华人观众的认同,显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深蕴着浓厚的传奇文化因子,民间流传着传说、志怪等民间故事,长期浸淫于中国传奇文化中的华人观众为传奇故事、传奇影像的传播提供广泛的文化接受基础。中国观众还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推崇美善合一、善恶有报的朴素审美价值观。而《火烧红莲寺》中既有传奇的江湖故事与视觉奇观,又在江湖传奇故事背后深蕴了中国普通观众能够接受的善恶有报、邪不压正、行侠仗义等核心价值观。“《火烧红莲寺》以武侠思想做出发,指证出福善祸淫,邪不压正的真义。”如此,便为这部长达18集的影片获得中国普通电影观众的热烈支持提供了有力的根基保障。“从许多方面探测观众对于《火烧红莲寺》影片的意见,都说这部影片可以代表东方的民情,能把东方文化的气象,在几个侠客身上搬出来,一直灌输到观众的脑筋中,所以这部戏一连做了几年,还是得到多数人的欢迎和赞美。”

图1.右下半蹲的动物即为《红烧红莲寺》中的人面猴

长期以来,当我们审视《火烧红莲寺》影片时,多注意到片中侠客等人类形象,而实际上,这部影片在设置角色谱系、设定角色功能时,不独注重侠客正面形象的塑造,在诸如奇异动物等角色身上也寄寓了能被普通观众解码接纳的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这一创作策略突出体现于神鹰的形象塑造之中。两只神鹰虽非人类,但其为昆仑派大师吕宣良所养,英勇杀敌,多次击败恶徒,颇似行侠仗义的侠客,“婉转善亲人意,不独拯人于危,且可奋勇杀贼,使该片生色不少”。神鹰身上蕴含的刚猛无畏、忠诚尽责、惩恶扬善的精神,极大满足了中国普通观众的审美理想,也使之成为《火烧红莲寺》中深受观众欢迎的角色。郑正秋曾在明星影片公司出版的《火烧红莲寺》专号中,如是热情地赞美神鹰,“红莲寺里一把火,放出了无量数的剑影刀光,那暴寡凌弱的众强,徒看了少不得一个个要急断他肝肠,再加红莲寺里一把火,放出了金鹰一双,一处处的平平种种不平,为着它的义务在天空里飞翔。”郑正秋充分肯定了片中金鹰锄强扶弱的正义之举。观众对神鹰的正义之举也颇多认同,给予其义举颇多掌声。如第13集《火烧红莲寺》中作恶多端的反派万清和与常德庆最终被神鹰狠狠惩治。“二奸一见金罗汉,则借烟遁而逃,二鹰鼓翅追之,霎时间二奸已入两鹰爪下,两鹰故飞向水中淹此二奸,状极狼狈。”神鹰此时的出现及义勇之举大快人心,惩治恶人的过程也宣泄了观众的义愤之情,“观者至此,又大拍掌”。

《火烧红莲寺》在中国内地和海外获得的市场成功,证明了影片获得普通观众的认同和喜爱。不过,正如我们今日对《火烧红莲寺》的普遍认知一样,这部系列电影虽受到普通观众的喜爱,但因涉及神怪也招致知识界的诸多批评。在《火烧红莲寺》诞生和热映的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正在经历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思想启蒙,民主和科学的观念在社会广泛传播。知识界不遗余力地向社会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此提高国民的现代文化素养。电影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媒介,在知识界看来,显然担负着向社会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与重任。从这一层面审视,以《火烧红莲寺》为代表的武侠神怪片,虽有上天入地的侠客、神乎其神的特技,充盈着神奇的想象力和丰沛的通俗娱乐性,但从科学的角度看,神技显然有悖科学常识,特别是一些超自然的现象,更被视为与科学对立的迷信糟粕与异想。所以,在《火烧红莲寺》公映以后,便出现了普罗大众热烈欢迎与知识分子抨击质疑的两极分化。

图2.《红烧红莲寺》(第十四集)报道

实际上,该片中的奇异动物形象正是这场争议漩涡的核心角色之一。《火烧红莲寺》第11集中呈现巨蟒幻化成桥,诱导愚民登桥,并将其吞食等骇人情节,而且还拍摄不孝子变为牛身人头的怪物等内容。因剧情有违科学,有传播封建迷信思想之意,而被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取缔。“因取材事涉神怪,致召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之取缔。”此后,明星影片公司向电影检查委员会缮具呈文,从《火烧红莲寺》事关国片生死存亡的高度,请求准予继续摄制。最终,虽然第11集《火烧红莲寺》被禁,但电影检查委员会还是网开一面,“差幸检会体恤商艰,业准如所请”。《火烧红莲寺》得以继续摄制。

自第1 1集《火烧红莲寺》被禁后,该片出品公司明星影片公司便表示,“从此本公司于尚未摄制之红莲寺,取材必谨必严”,且在后续相关制片及宣传活动中也有意识规避其中的神怪元素。如该片第14集出现了人面猴这一奇异动物形象。片方在《申报》等主流媒体刊载的广告如是称:“在复杂的上海社会情形中,时常有许多不经见而值得群众注意的事物发生,譬如像前次檀香山游艺园中的跳虱能觉人意,及最近的蟹背美人等等,都是觉得很奇异的。若是拿科学的眼光来判断,就觉得这二种动物的变态,并不希奇……现在十四集《火烧红莲寺》影片中,居然有人面猴出现,并且能做人所能做的事,能言人所能言的语。这是人类从猴的一个铁证。”神奇的人面猴被披上了科学的外衣,无疑这一转化策略是相当巧妙的,我们也看到了当时明星影片公司为该片得以持续拍摄,试图与时代主流文化价值接轨的良苦用心。

结语

纵观《火烧红莲寺》系列影片,影片在营造奇异的江湖世界过程中,融入了众多电影制作技巧。仅就本文所述的奇异动物角色呈现这一层面来看,无论在电影剧作、价值取向还是电影技术元素使用上,都体现了以张石川为首的明星影片公司创作者的智慧与对当时普通电影观众审美趣味的把握。而影片中奇异动物塑造引发的的被禁波折,也展示了20世纪20-30年代科学启蒙等现代意识对中国电影创作、传播产生的影响,呈现了当时电影社会文化生态的一个侧面。显然,《火烧红莲寺》系列影片无疑是早期中国电影史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品,该片创作、接受和传播,蕴含了我们认识早期中国电影发展奥秘的众多重要信息。相对《火烧红莲寺》在早期中国电影史中的巨大影响,目前学界对这部传奇性的系列影片的关注和研究仍存在不足,该片创作、传播等方面还有诸多课题有待中国电影史研究者们加以细致考证与深入探析,以期揭开遮蔽在这部系列电影面前的神秘面纱。

【注释】

1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上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6:2.

2同1,15.

3剧场消息二红莲寺中之神鹰传书[N].申报,1928.12.8.

4郑培为、刘桂清编选.第二集火烧红莲寺.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18.

5中央大戏院.十一集火烧红莲寺[N].申报,1930.5.13.

6何秀君口述、肖凤记.张石川和他的明星公司,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528.

7郑培为、刘桂清编选.第十四集火烧红莲寺.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36.

8胡蝶.影后生涯——胡蝶回忆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73.9同8,74.

10《火烧红莲寺》第8集.中国影片大典:戏曲片·故事片(1905-193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213.

11花侍.聚精会神之红莲寺[N].平报,1929.12.6.

12花侍.红莲寺再接再厉[N].平报,1929.9.9.

13《盘丝洞》中之怪物[N].时事新报,1926.12.25.

14姚赓夔.西游记摄制经过谈,西游记盘丝洞特刊[M].上海:大东书局,1927:5-6.

15花侍.银幕谈一束[N].平报,1929.3.6.

16三集 火烧红莲寺[N].叻报,1929.3.27.

17同12.

18饮水者:骚姐姐的骚光[N].平报,1930.3.6.

19同18.

20郑培为、刘桂清编选.第九集火烧红莲寺.中国无声电影剧本(中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29.

21中央大戏院.十一集火烧红莲寺[N].申报,1930.5.13.

22花侍.断命红姑[N].平报,1930.5.18.

23同22.

24花侍.情节紧张之红莲寺[N].平报,1930.8.24.

25玉凤.红莲寺中怪手[N].平报,1930.10.3.

26开麦拉.从此不烧红莲寺[N].铃报,1931.3.26.

27贾磊磊.电影学的方法与范式[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2015:221.

28同27.

29茅盾.封建的小市民文艺[J].东方杂志,1933,30(3).

30银幕消息[N].叻报,1928.9.22.

31明星影片公司.三集红莲寺之摄制[N].申报,1929.1.14.

32春野.电影戏剧歌舞在暹罗[N].新闻报,1936.9.10.

33天始.火烧红莲寺的估价[N].幔影,1930.10.10.

34中央大戏院.十一、十二集红莲寺广告[N].申报,1930.8.16.

35弢.大家争看红莲寺[N].时事新报,1928.12.29.

36郑正秋.火影星光相映红了,明星特刊火烧红莲寺专号[M].上海:大东书局,1928:1.

37同24.

38同24.

39今后之火烧红莲寺,明星影片公司摄制十二集宣言[N].幔影,1930.8.10.

40同39.

40同39.

41中央大戏院.十四集红莲寺广告[N].申报,1930.9.24.

猜你喜欢
神鹰火烧
唯一的路
辞赋神鹰银铠图序
欢聚一刻值千金
静态飞行5小时——安第斯神鹰了解一下
桥南火烧的香味儿
青春里,那不可小觑的味蕾江湖
火烧毒品
中复神鹰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验收
大工程
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