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2021-01-03 08:28邹雪梅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特色农业高质量乡村振兴

邹雪梅

摘 要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发展的主流方向,其具有独特的产品品质,有着特定的消费市场。基于此,主要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并阐述其发展对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一次大的轉变。当前,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农业强则农民富,农民富则国家富。要探寻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探寻农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实现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目标。

1 必然性

1.1 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需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没有现代化,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也是不完善、不牢固、不全面的。当前城乡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业现代化仍旧是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关键点。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要遵循协调、绿色、开放等理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要体现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只有确保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才能保证“三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不掉队。

1.2 适应新时代的必然趋势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而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如阶段性供给需求存在矛盾。近年来,我国农产品的产量持续增长,果菜鱼、粮棉油等大宗产品稳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粮食产量仍旧居于世界之首。相关报道表明,预测未来10年我国粮食等农产品的产量仍旧会大幅提升,但对食物消费结构将不断升级,对动物性产品的消费需求会有所增加。优质高端农产品会出现短缺的现象,市场需求矛盾加大,在这种背景下,要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走高质量农业的道路。

2 重要意义

2.1 推动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

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本,特色农业发展是推动兴业与富民的关键。特色农业能实现资源的最优整合。特色农业是建立在地域独特性基础上,从根本上讲,特色农业能够发挥出农业生产要素的最大优势,既追求土地单位面积的更高产值,也有利于优化水、地、热、光等内在的自然资源,发挥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1]。

1)实现产业竞争升级。从产业的基本结构来看,特色农业能改变当地的生产结构、经营结构,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从产业的规模来看,特色农业的适度经营能够降低边际生产成本,提升规模收益。从产业竞争的角度来看,特色农业可提升地区竞争优势,提升产业定价的话语权与主动权。

2)有助于农民增收。特色农业的发展中逐渐融入了金融保险、订单生产等更加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能提升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而特色农业能增加农户的收益,让更多农户分享产品附加值,提高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险收入。

2.2 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从中国的农时观、循环观到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农业的绿色生产始终是秉持的核心理念。

1)特色农业是生态底线。环境资源制约着生产成本,而特色农业将降低对水、土、地等资源的破坏。优质的农产品使得绿色消费、绿色产品成为新的社会风尚。

2)特色农业能转化经济优势。我国自然资源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基础,也为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链条提供机会。

3)有利于生态质量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特色农业将资源和环境价值发挥到最大,实现生态与经济的相互融合,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充分释放生态质量与经济效益[2]。

3 对策

3.1 合理构建发展系统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目标,发挥农业的关键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适应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完善。

1)建好中国粮仓,稳定中国粮食生产。要着眼于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卫星遥控、大数据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动态监测土地的耕种、开荒及非农建设等行为。积极缓解、化解人地矛盾,确保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 533万公顷。

2)落实上下统筹,编制地方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根据我国《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优质粮食、果蔬产品、畜牧产品等区域特色农产品,围绕农业旅游文化、绿色农业资源等优势,对欠发达地区实施战略支持、财税支持、人员支持、组织保障等措施。大力建设新的农业格局。重点打造东北平原的大豆产业、畜牧产业,长江流域的水产品产业,新疆优质棉花等专业功能区域。可以按照陕北“两区三带”的思路,打造羊子产业区、优质小杂粮产业区、沿黄红枣产业区、洛宜黄苹果经济带。

3)强化政策引导。促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向上要争取政策,向下要提高价值,向内应当展开革命与创新,向外要加快市场的拓展。农业职能部门要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大数据平台,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获得财政支持,逐渐向特色农产品领域倾斜。要持续鼓励经济水平低的县区,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加快仓储、运输、电子商务、食品包装等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与完善,让更多有特色、有发展的高质量产品走出国门[3]。

3.2 三产融合的创新

产业融合存在一定的难点与痛点,因此要建立上下与衔接且贯通的产业融合体系。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在未来几年内要培育、辅助多家农业上市企业,增加农业产业化升级,增加重点化加工企业,消灭企业空白县。要做好资源向品牌的转变,实现品牌的进一步强化与深入。试行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以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为契机,提升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塑造以“乡”“土”为字号的农业品牌,加强农业产品核心竞争力。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链条发挥全部价值,利用专项款的形式,支持创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推动资源优质化发展。鼓励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品牌加工,冷藏存储等关联产业,实现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例如,推动红枣由新鲜的枣向干果、枣饮、脆枣等深加工的方向转变,提高本体企业消费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构建羊、牛等畜牧业全产业链条,从繁殖到肉畜加工,再到冷藏运输,数字追踪,末端销售等一体的全产业链条[4]。

3.3 加快休闲农业的发展

目前来看,休闲农业、农业旅游的发展相对较为薄弱,并没有成为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优秀代表。要打造高品位的农业体验板块,打破农旅产业的困境。

1)规划设计,科学布局。根据我国休闲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結合当地区域特点,可打造出民俗体验区、游牧文化体验区、红色旅游体验区、沿江观光旅游带。依托乡村自然风光的优势,打造具有农业特色的庭院,凸显优美的环境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打造地方特色文化魅力,围绕“特色美食”“特色乡村生活”等主题,在景观塑造、实景演出、饮食文化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探索当地民俗风情、农耕文化及民间技艺等优质资源。

2)重视精品的制作。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核心是“高质量”,因此要重点打造精品,提升品位。构建全领域旅游模式,让游客在民宿中住,在农户家吃,在田地中玩,在深山中感悟。要结合游客的心理需求,提升民宿居住体验,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提升食品安全质量。将吃、喝、玩、乐、住与购物结合起来,在游玩中激起游客消费欲望,从而购买当地农产品。

3)重视文化赋能。围绕黄河、长江、红色旅游等相关因素,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借助重大节日,打造乡村旅游文化项目。不断完善文旅功能,给予文旅项目深刻的内涵[5]。

4 结论

农业是我国的根本,是现代化社会建设的根本。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质量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之路。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走向,立足新的发展阶段,发挥农业产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李倩舒.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文旅”深度融合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以常州舜山小镇为例[J].西部旅游,2021(7):50-51.

[2] 甘伟铭,陈新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J].区域金融研究,2021(7):36-42.

[3] 刘文敏.乡村振兴背景下郴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1(21):1-2.

[4] 张春玲,刘秋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9(4):141-146.

[5] 麦成柱.加快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广西经济,2019(3):28-29.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特色农业高质量乡村振兴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互联网+”背景下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农村文化产业与特色农业融合发展的研究
“一村一品”现代农业规模经营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