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1-01-03 00:10蓝树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50期
关键词:高段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蓝树忠

摘要:小学数学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尤其在小学高段。高段时期的小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思维方式,与低段的同学相比,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一阶段的学生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逐渐形成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系统性思维,创造起全面而完善的思维体系,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0-

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答题时必备的能力,还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轻松地应对生活中的难题,是否能够有情商、高质量地解决问题。小学高段的学生大多处于11 岁到13 岁的年龄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思维高速发展,也是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刻。数学作为一门以严密的逻辑性和缜密的思考力为特点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老师可以从问题设计、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能力。

一、设计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问题的设置对于一节课来说具有画笔点睛的作用,一个好的问题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踊跃地回答问题,并且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点。好的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从已知问题中发现未知问题,提出疑惑。这样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系统的学习体系,并且加深印象,对知识点烂熟于心。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提出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每个问题犹如连环锁一样,一环套一环,一个问题引出下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引出下一个答案,知识点也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学生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为例,与传统的将公式直接灌输给学生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设计以下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问题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哪些元素有关?问题2:与底和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问题3:如何证明这种关系?这三个问题是基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公式而设计,体现问题的提出、猜想、推导与证明的过程,逐层递进。我们可知,问题1 是问题2 的基础,问题2 承前启后,既验证了问题1 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及底边上的高相关”这一猜想,同时又提出了新的疑问:是否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这样又有序地转到了问题3 的研究中。假设有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提出猜想:老师,我们之前学过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也可以看作是底和高,那么正方形和长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应该表扬和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和大胆提问的行为,同时向学生说明“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点。

二、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认知,可以解决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灵活使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开展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小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较差,无法自主参与学习,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从而形成空间思维.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教具模型,让学生通过教具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了解这两个空间图形的组成部分与构成.为了促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通过与学生沟通,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两个图形吗?(将教具展示出来)学生:认识.教师:可以说出你们见过的与这两个几何体相似的图形吗?学生:牙膏盒,魔方.教师:没错,生活中有很多与这两个几何体相似的图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下关于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相关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加到位地认识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将几何模型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对模型进行分解,加深对几何体结构的认识,以此提高学习效果.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该教学方法的开发与应用,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三、立足生活,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学习的本质,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与生活有关的内容,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结合教学,可以使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进而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

例如,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如,一只老虎的体重是350千克,一只大象的体重是老虎体重的10倍,问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利用这一问题,使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思维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能力,小学高段的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思考能力和脑筋的灵活性等,因此教师要设计有创新性的问题,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发现问题、踊跃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葛正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问题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159.

[2]李清明.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2020(11):43-44.

[3]谢祖科.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2020(5):103-104.

猜你喜欢
高段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小学语文高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
关于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现状的相关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策略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