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洲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9)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时代,当代大学生只能通过各种小视频和网页去主动了解武术。但是武术已经成为维系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所以身为国家新时代的中流砥柱,我们更加应该提升对于武术的情感。
在当今这个网络发达,影视剧泛滥的社会里,当代大学生都可以通过各种古装影视剧或者各种小视频来了解一些武术的知识。但是你确定你在这些上面看到的武术就是最真实的它原本的模样吗?笔者认为大多数都不是的。他们往往很多武侠片里的绚丽花哨的武术技巧,武术动作,当他们在现实中褪去它在影视剧中那绚丽的外衣,在你面前展露它最原本朴实的面貌时,其实并没有这么的好看。
但是如若你现在在学校里跟一个人说你是学武术的,他们第一个反应就是,那你打架是不是很厉害,这样我可不敢惹你了。并不会想到武术分为“传统军械武术”“传统徒手武术”两大类。也很少人知道武术的竞赛项目包含:太极拳、长拳、南拳、剑术、枪术、棍术、刀术、其他拳术、其他器械、集体项目(包括集体软器械、集体拳术、集体双器械、单器械)、对练项目(包括徒手与器械对练、徒手对练、器械对练)。
但其实大多数学习武术都是练一些精彩有难度的套路,没有实战的效果,去参加比赛项目,为比赛而生。但其实武术,是可以招招要害,招招取人性命!
对于武术来说,没有基础的同学是一个绝对的新手。是一个陌生的新运动。它虽然也是运动,但是给人的感觉与其他的体育竞技运动完全不同。武术十分注重武德,武德高于体育竞技精神。武术对于没有基础的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大学运动项目里武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的兴趣感十足。对于武术的一切训练方法,也会感到十分的新奇。招招式式,可能一开始训练的时候会感觉到头疼,因为一个动作练不出来需要反复的练习才可以。但是一旦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纠正、重新再来,最后这个动作练成的时候,就会觉得十分有成就感,幸福感十足。可能因为它的种类比较丰富,所以要学习的东西也比较多,对于当代新生大学生来说,它的趣味性也十分高,需要去学习的东西十分的多。等刚刚跨过这座高山的时候,下一座更高的山又会出现,等待着去挑战去翻越。
刚接触武术的同学,可以说对于它的感情认知,也从一开始的有趣、感兴趣,到之后想要继续多学习,多接触这项运动,想学好它。对它产生感情,认真对待它。即使受伤了,处于一个休养期状态,还是可以思维训练,专题训练。
在询问了很多新一届大学生,“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去接触,学习武术,你会想要去吗?”
当然,很多人的回答都是不会。他们对于武术的情感就好比,现实生活中,去跟一个陌生人玩,也会说不接受。因为他们都没有彼此了解过,只是匆匆的一面之缘或者从他人耳中听说。感情基础为零。
想让其对于武术的情感从无变有,可以让大学生去尝试着接触武术。首先可以通过一些课程,让他们通过课程的接触,来提高对于武术的兴趣,从而提高对于武术的情感。还可以多开展武术的相关宣讲、表演、活动,让大学生们看见武术的精彩表演。一招一式,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可以在武术中表现出不一样的一面。女生那种英姿飒爽,男生的刚劲有力。相信大学生都不会逃过这些的魅力吸引,对于它的情感自然而然也会提升。
武术锻炼可以增强肌肉弹力,使肌肉的抗疲劳和耐受酸痛的能力比一般人强,也可以提高自身对于肌肉的控制能力;武术锻炼可使骨骼变得坚硬,对人体起到很好的支撑与保护作用,还可以提高关节的韧性和灵活性,使关节牢固,能够承受更大的压力。
武术锻炼能够加速血液循环,对于心血管系统有良好的影响,能减少心脏压力,降低心脏病的发病率,防止动脉硬化。武术锻炼可以提高加大胸廓的活动幅度,使肺泡能够充分张开,增加吸氧能力,从而提高全身各内脏器官的新陈代谢,预防气管炎及肺疾患。武术锻炼更能够让个体的身心处于不断的协调配合当中,达到与常人不一般的体质特征。如有力,强健,有毅力等。武术的核心就是强身健体,修心养性,陶冶情操,练武习德。
身体素质系统上包括了五方面:速度素质,是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对外界刺激反应快慢的一种能力;力量素质,是身体某些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抵抗疲劳的能力;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柔韧素质,指人体活动时各关节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度。
力量训练,可以用俯卧撑,举哑铃等方法帮助上肢的力量训练;两头起,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方法可以有助于腰腹的力量训练;而深蹲,原地纵跳等训练则可以提高下肢的力量。
速度训练,身体素质通常可采用短距离快速冲刺跑来达到速度的快速提升。而武术大部分的套路及招式的演练需要突然加速,突发性很强,又是一种整体运动。素质的速度训练可以为武术的演练提供基础。
耐力训练,一般采用长距离的耐力跑来增强耐力,是有氧与无氧的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心脏器官的承受力,也能够很好的养成坚持不懈的心态,能够为整套武术套路的演习创造一个良好的身体耐力条件。
灵敏训练,可用变向跑,追逐跑,躲避球等富有趣味性的运动小游戏进行训练,这是武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
柔韧训练,在运动热身完之后,可进行压腿压腰等柔韧性训练,循序以劈叉压垮等训练,柔韧性是很多高难度武术动作完成的基础。有良好的速度与力量才能完成许多需要高爆发力与弹跳力的动作。旋风脚,内外摆莲,前后空翻,旋子等武术动作如果没有好的弹跳力就会影响动作的完成度与美观性,并且武术套路是连贯性很强的,如果一个需要弹跳的连接动作失误将会造成一整个套路的连续失误以及不连贯。在武术实战中,需要不断的进攻以及防守,冲拳踢腿如果没有力量和速度那就是软绵绵的毫无用处。武术的基础动作中如弓步等其他步形,都很需要一定的柔韧性作为基础,否则就会出现拔跟的现象,这是武术套路的基础步形也是实战练习中下盘稳定度的重点。有过人的耐力是武术学习者所应该具备的,因为一套武术的套路不仅动作繁多,而且有许多的高难度动作,又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套路演练完成,这十分的消耗体力,在武术比赛的观看中经常可以看到运动员前半场十分的精彩流畅,但是到了后半场的时候就体力不济、气喘吁吁,出现动作完成度不够,虚软无力的现象,这便是耐力体力不够的原因。
因此要培养优质的项目情感必须在身体素质良好的基础上,身体素质是人们在日常的运动和劳动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身体的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其中有了如力量、耐力、速度、灵敏、柔韧等机体能力。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强弱再对武术项目感兴趣也是枉然,也是衡量此人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身体素质的优良,对于增强人的自身健康、对项目的情感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代大学生对武术都不是很了解,身体素质也普遍较差,大多数的人都不喜欢运动,或许是因为单纯的运动过于枯燥,而学习武术就是一种十分有趣味性的提高身体素质的情感转移法。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学习武术能够较为有意思的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使自己身心更为健康。而对于武术学习者来说,身体素质是能够提高武术技巧性的基础部分,打好基础才能够使自己的武术技巧更加的扎实精湛,从而爱上武术运动。
新生代大学生对于武术的不热衷,对它的了解基本来自于书籍、网络、电影与口口相传。虽然武术的教学方式也与我们现在的课堂授课思维不同。在当下的教育上,学生都习惯性的被推着向前进,被动学习,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输。习惯课堂式的教育。但是武术是代代相承,师姐师兄教师弟师妹。你有不会的要主动的去求学。这与当代的教学方式有着微妙的变化。
所以要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于武术的情感,就要先让当代大学生对于武术的认知,提高身体素质,并产生情感互通,让知识域有一个对武术项目稍微深入的了解。再加之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来拓展学生们对于武术基础的认知。从而来萌生对武术运动项目的枝丫式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