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杰 霍雨光
(防灾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北·三河 065201)
2010年召开的“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应指向全体学生,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将其融入人才培育全程”(钟强,2017)。随后,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制订了“创业引领计划”,并陆续地制定一系列配套的政策和措施来鼓励高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各大高校逐渐开展起来。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推动学生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承载着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对高质量殷切期望。思政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和塑造的关键环节,在高校中始终占据着最为根本和主要的地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以及高等教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李培斌,2021)。因此,从育人的根本目的上来讲,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相通的,其在开展的形式上同样也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依托的。
只有深刻的理解“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关系”以及“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协同的必要性”,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步发挥更大的作用。围绕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协同育人开展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方式、路径等前人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可以借鉴以及进一步思考的认识:
马俊平(2018)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与特点、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等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型教育的协同育人如何开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与建议。其认为,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形势还不容乐观,积极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途径是当前高校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互联网+”的出现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黄如美(2017)分析了“互联网+”对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民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对策。姜春英(2015)认为“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由此可见,创新创业和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是关系到学生成才成长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如此,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开展也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在政府的响应与号召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虽然前人已经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开展方面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理工类专业开展,而实践性强是理工类专业区别于文科专业的显著区别。英语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在专业属性、学生特点、就业形式等方面有着显著不同的特征。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英语的实用性和工具性属性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社会对应用型英语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李佳,2018)。
受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国家双减政策的影响,英语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受到严峻的挑战。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就业的措施和政策。但是,学生就业依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激发创新创业的激情与热情,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英语专业教育实践过程中,推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不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于缓解特殊时期的就业颓势,促进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我校作为一个具有显著的行业特色的高等院校,在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行业精神与行业文化,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入更多的能够体现行业精神的思政元素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校英语专业是学校最早开始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专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灾害与应急语言研究是我校英语专业的特色,同时也是我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所在。为了更好的推进学生的创新创业指导工作,学院建立了“防灾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创新创业分院”。在近年来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本专业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现状,对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了探索。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在创新创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与意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能力水平,理性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同时,通过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创业活动进行合理引导,可以避免学生在受到外部因素误导下形成不正确、不合理的创业思想。此外,在创新与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何在思政教育中,指导学生训练坚强的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的心理素质,同样值得关注。因此,本专业在创新创业思想教育方面所开展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思想”以及“通过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争应对力”等几个方面。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于引导学生高质量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急剧变化,学生创业与就业的压力与竞争愈发明显。与此相对应地,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形式也在发生着变革。在开展就业指导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在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的同时,转变学生创新创业观念。鼓励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与危机意识,并以此作为促进自身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推动力。此外,结合英语行业的就业特点和行业需求形势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显然,要做好把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做到效果与特色兼备,能否依托现有资源、发挥行业优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提到,应急与灾害语言研究是我校英语专业的特色,而地震、应急行业中同时也蕴涵着大量的优秀的创新创业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在结合专业特色的同时,挖掘出更多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促使创新创业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申报与灾害或应急语言,以及行业特色、行业文化有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并且注重对上述项目的引导与宣传,促进具有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项目高质量的开展。
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协同开展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两者的协同并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寻找更多的契合点,真正将两者有机的衔接起来,并最终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目的。
在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开展的路径,并“通过强化创新创业政策和形势教育,达到转变学生创新创业观念”,通过“指导设立高质量的创业创业项目,来训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通过“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在创新创业竞争过程中的应变能力”等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