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1-01-03 19:29刘玉珍
课外语文 2021年15期
关键词:孔乙己思维能力情境

刘玉珍

(江苏省沛县杨屯中学,江苏 徐州 221612)

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想象、创造、探索等思维方式对事物与问题进行分析、整理以形成新的思路、获得新的知识以及做出新的决策的能力,在学生教育阶段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引导与培养。

一、创设语文情境,培养想象思维

语文情境融合了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以及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视频、故事、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贴合学习内容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大胆地发挥想象力,这不仅能够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有趣,还可以使学生的内心情感得到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为例,在文中,作者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因学生思考的动力来源于声音、色彩、画面等这些直观、形象的素材,因此在该文的教学中,教师要避免直接灌输知识点。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相关的影视资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形象的画面吸引学生,让学生获得形、声、色的直观感觉,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感知、理解,从而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例如,教师准备《水调歌头》的沙画表演视频,同时播放背景音乐《明月几时有》,引导学生在视频以及歌曲的旋律中通过联想与想象感受作者当时写作的意境。在真实的画面前,中秋之夜仿佛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仿佛看到诗人苏轼独自坐在凉亭下自斟自饮,面对如此优美的月色,诗人浮想联翩,举起一杯酒面对天上的月亮,想邀请月娥一起来欢饮,月色照进窗阁里,使得诗人无法入睡,不由自主地埋怨起月亮来,问月亮:“你为何在人们离别时这么圆满呢?”通过对词的意境进行想象,学生对苏轼这位诗人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欣赏这首词美感的同时也体会到了那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通过创设视听结合、动静兼具的情境,能够使枯燥的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让隐含的意境渐渐显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知识,而且也促进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培养。

二、巧设语文问题,培养逻辑思维

实际语文教学中,在问题设计方面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不足,比如教师提出问题时并没有抓住教材内容的核心、问题过于琐碎或简单以及问题指向性过于明显等,这就极易使学生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极度兴奋,该类学生愿意表达自己,但思考能力不足,回答只浮于表面;二是无心参与,该类学生觉得自己本身就不会,所以不想去思考问题的答案。在这样的教学下,只会造成教学重点的偏差,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深入理解文本,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通过判断、思考、分析、推理等手段对语文问题的本质、规律进行把握,以获取真正的答案,并建立新的知识,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皇帝的新装》一课为例,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整篇文章都是围绕着“新装”这一线索来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清故事情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来展开故事的内容,比如教师提出问题一:“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刻画皇帝愚蠢的形象?”学生可以从“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这两句话中看出作者用了夸张的手法来突出皇帝的愚蠢;问题二:“皇帝不仅被骗了,他还说谎欺骗了别人,而且还表演了一场裸体游行的丑剧,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然后可以看出皇帝与其他官员自私、虚伪的丑恶嘴脸;问题三:“皇帝为什么敢不穿衣服在街上游行?”学生从 “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任何不称职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等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皇帝正是相信了这些骗子说的话所以才敢不穿衣服在街上游行;问题四:“偌大的王国里,为什么只有一个孩子敢说真话?”学生们仔细揣摩这个小孩的形象特点,可以看出他天真无邪,没有私心,所以敢说真话。教师利用以上几个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后,最后提出一个总结性的问题:“作者创作这篇童话故事,其中更深的寓意是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后很快就可以得出作者借童话故事讽刺统治者的虚伪、自私,同时也希望人们保持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能够激发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而结合文本对问题展开深入的思考,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创造思维

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不仅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发挥自身的长处,并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喜好、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因材施教,不仅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利用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互助性学习,在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以《孔乙己》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预习通读全文,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以及情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要求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份《孔乙己履历表》,表中包括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身体状况、特长、家庭成员、工作单位、主要社会关系、工作生活经历、主要工作成就、主要优点、主要缺点以及总体评价共15项,教师需引导每个小组内一定要讲究分工合作,可每人负责几项,然后由书写比较好的同学来书写整理。为了让每个小组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教师还需对表格中的几项指标进行讲解,比如社会关系即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生活经历即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一些事等。制作《孔乙己履历表》的过程即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引起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生存环境以及社会地位的思考。完成《孔乙己履历表》的制作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讲解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人物以及说明孔乙己这个人物的命运和他所处的时代有怎样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突出,学生的长处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探索思维

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是最主要的教学场所,课本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这已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应积极利用各种条件充实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发现,语文与生活中的各种事例息息相关,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入到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促使他们结合实际生活从多方面对文本知识进行理解与感悟,为他们带来不一样的生活体验,这也是对学生探索思维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方式。以《背影》为例,这篇文章通过对离别时父亲背影的描写,充分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以及儿子对父爱的感念,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实践活动:“父母之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的感情,遗憾的是很多人在拥有这种感情的时候并没有发觉,这种感情可能并不惊天动地,也许只是回到家后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也许是一次雨中急忙忙的送伞,我们作为热爱生活的人,在生活中是否被父母的某一举动深深地感动过?请同学们回到家中,认真观察我们父母对我们的每一个举动以及每一次无微不至的关怀,然后将你的感受写下来,并把你的幸福与大家一起分享。”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生活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与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探索思维的培养,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条件或教学方式,多角度、多方位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孔乙己思维能力情境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培养思维能力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培养思维能力
孔乙己(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