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雯
(中山市桂山中学,广东 中山 528400)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世界《论语》中,他们或正襟危坐地谈论着政治理想,救世之道;或怀着赤子般的热忱审视着眼前礼崩乐坏、秩序紊乱的时代并致力于在追索历史中寻找现世的出路;或将视角从历史时代推进到个体的自我价值建设的层次,心怀天下之余仍然坚信“事在人为”,强调“人”的历史主体地位,肯定“人”在改造社会推进历史进程不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管是纵向维度上的历史视角,抑或是横向维度上对个体人生发展的观照,《论语》微言当中暗涌着的大义需要我们师者不断地深入挖掘思考体味,并从中提取那些能够助益于我们自身包括学生群体去解决现实人生困境的精神营养。
《论语》中将“仁”视作人生的最高境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孔子将“仁”视作一种连古今众多大圣大贤之人也无法企及的最高的人生境界,是一个绝对遥远绝对理想化的状态。孔子将“仁”绝对距离化高度化,并且自嘲这是一种自己也无法自居的状态,那么这种遥远到无法企及的目标对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来说,意义何在?事实上孔子不吝口舌地赞许了那些朝着“仁”这一最高理想而不断迈进的个人,赞许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追逐理想的姿态。“面对其无法实现的理想之仁, 孔子‘罕言’其仁, 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而是将理想放到现实的基础上,希望通过方方面面、 点点滴滴的努力来接近、 实现其最高理想。于是在孔子心中,‘爱人’ ‘ 忠恕’ ‘孝悌’,一切具有仁性的道德都成了仁, 一切积极为仁的行为也成了仁。”这也就是说“仁”作为一种理想层次的目标,其意义却恰恰是以一种灿若明星的光辉感召人们在现实世界中不忘对“仁”的追求。孔子在这里不仅强调了作为结果的“仁”这一人生状态的最高性,同时将这种追求“仁”的过程,将为达到“仁”的境界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也视作一种宝贵的姿态,鼓励世人不畏艰难地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立足当下社会,浮躁轻佻的急功近利主义盛行,这种心态成为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的普遍情态,追名逐利的气氛中金钱权力被视作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而人源自本心的对理想的渴望,人的本质信仰却不被关注,由此造成了一种本末倒置的困境。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免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心境不够沉稳,做事不够踏实,长此以往,很难获得可持续的成长。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回到《论语》,回到孔子及其弟子所处的时代,观照他们在乱世之中为着治世济世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姿态,是不是能够放下心中的戾气也去追逐理想呢?是不是能够为了保持本心而做出一点努力呢?我们应该学习的不仅是蕴含在《论语》中深入浅出的思想,文本中散发出的著书立说的先贤古人对待人生的诚挚态度和姿态更值得高中生思考学习。
在《论语》中的“仁”的系统中, “孝悌”“爱人”“忠恕”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孝悌的基本意义是对家庭结构中父母、兄弟的爱和遵从。然而《论语》当中对孝悌的认识并不只是停留在家庭结构的环境中,孔子及其弟子将这种基本的人伦精神拓宽至社会秩序的层面,阐发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在这里孝悌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对父母兄弟的遵从,而是将这种爱及尊重进一步放大到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基于血缘关系的爱和尊重是容易实现的,而将这种自然之爱的范围主题,拓展至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却是需要付出一定精力和心血的。然而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必然是建立在理解尊重包容的人际关系之上,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本身存在的种种礼崩乐坏的问题本质上是人心不古的问题。孔子在寻找现实的出路时尤其犀利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途径正在于人与人之间基于孝悌又超出孝悌的爱人与忠恕。
而这种根本性的认识虽然是为了解决孔子所处的时代社会秩序已然崩坏的问题而阐发出来的,但无疑它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同样适用于启发高中生应该以怎样的姿态与他人、与世界相处。作为《论语》的思想精髓,“仁”在孔子所处的时代可以理解为统治者对臣民的仁爱慈悲,理解为每一层等级之中人与人的平等,由此打造出一种和谐的稳定的人际关系。将这种“仁”放在现代语境下考量,“仁”便意味着基于社会群体的一种心中有他人的博爱情怀,在树立个人主义,尊重个体自我发展的自由时代,人的主体地位被充分地认可。然而人毕竟不是绝对孤立的存在,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人无法避免与他人的交流、沟通、相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人与人的相处之道是什么?《论语》给我们的答案是“仁”,“克己复礼为仁”,“仁”就是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自我要有所节制,不能够只着眼于自我的利益需要,还需要观照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以爱生爱。高中生正处于三观塑形和成形的阶段,以“仁”的思想启发引导他们在这个时候显得很有必要,通过“仁”的感染,可以让他们修身养性,收敛张扬的个性,懂得尊重他人,培养悲悯之心,以积极善良的姿态看待和拥抱世界。
《论语》不仅在具体的思想论述上具有泽被后世、引人深思的现代价值,《论语》当中着眼于当下时代,尊重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历史中寻找出路解决现实问题并展望未来的这样一种看待问题的历史观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在探讨社会出路这一问题时的基准原则表现在“克己复礼为仁”这一理念上。孔子对周代井然的社会秩序一直以来都有着一种深深的感念情怀,生活在食不能饱、居无法安的乱世,怀念周朝的秩序井然和太平盛世无可厚非。孔子既是一个梦想家更是一个实干家,为了寻找现实的出路,他主张恢复周礼以重建已经崩坏的社会秩序。然而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是基于现实乱世的出路思考的基础上。“《论语》中的‘礼’出现了七十五次,现代人一般把礼当成活动形式或思想理论来认识,其实它包含着规范社会秩序和体现政治导向的意义。”这也就是说《论语》中主张恢复周礼的观点只是孔子及其弟子阐发的为了有效地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形式和方法。孔子回到周礼的目的是为了整治当下混乱无序的社会,并且遥望着一个能够媲美于西周的将来。
这一点也在提醒我们,传统文化中认识外在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并不是绝对稚嫩的,其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纵横古今的历史观对高中生如何解决自己的人生困境也具有很重要的启发意义。我们在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困境时也应有《论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概和姿态,不忘历史的荣与辱,吸取历史的成败经验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案,从而遥望越来越理想的将来。
《论语》除了在人生观和历史观两个维度上给高中生以发人深省的启发意义,在许多具体的思想点上也具有超越时代的性质,例如《论语》中体现的自省慎独、积极入世等思想。深入到《论语》的文本中,深入到孔子及其弟子的赤子之心之中,我们一定能够发现那些历久弥新的思想光辉一直生生不息地照耀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之路,以《论语》为基点立足当下,回顾历史,去展望民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