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颖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且孕育了华夏文明,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流域对我国整体的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2019年9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了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1],从此次座谈会可以看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黄河流域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可以带动周围区域共同发展。黄河流域内的陕西省是现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其向西北方向延伸可通过新疆与欧洲进行连接,这影响着现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其向东方向延伸又与沿海地区相连,形成了一个“T”形的空间发展格局;其向南方向延伸与长江流域相平行。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又构成了“π”形的空间发展格局来带动我国的发展[2]。其次,发展黄河经济带有益于促进南北区域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南北方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等原因整体发展态势较好。发展黄河经济带不仅可以促进其流域内各省份的发展,还可以带动周围地区共同发展,以此带动北方地区整体的发展,缩小与南方地区的差距,使我国南北方区域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最后,发展黄河流域也有利于落实我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发展黄河流域不仅仅是铆足力气发展经济,生态环境的发展也是重中之重。我国的西北地区与东北部分地区为沙漠的主要分布地,黄河流域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陕西省和甘肃省就位于这个区域,这些省份内也分布着沙漠。要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治理沙漠是必须实施的。因此说,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有利于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首次提出是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我国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质”。我国许多学者也对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探索与研究。陈晓东和金碚认为实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全域统筹,生命底线是生态保护,永续内力是文化传承与创新,根本目标是人民宜居共享[3]。李文星和韩君两人从“五大发展理念”出发运用各种指数来对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4]。李晓沛、高亚宾则从“五个引领”出发分析带动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五个引领”分别为规划引领、创新引领、文化引领、民生引领和生态引领[5]。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农业,白春礼从科技创新方面探索了农业的发展与转型之路[6]。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想进行高质量发展,就要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支撑。各个省份作出的各种发展规划、实施的各种项目,都需要资金来支持其运行,没有资金就无法发展。例如交通,便利的交通可以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为城市输入和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而建造地铁、高铁、机场等交通设施,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这些交通设施建设完成,可以对本地区带来大量的好处,有利于物资的输送,可以促进本地企业的发展和其他地区企业的进入从而使得本地区经济更上一层楼。若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完成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经济的状况对于想要进一步发展的省份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保障。
黄河流域的9个省份经济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的省份因为人口庞大、交通发达所以经济水平较高,有的因为地理位置不好、人口较少而经济水平较低,但是各个省份相对于本身来说经济水平大都是一直在提高的。统计黄河流域9个省份近10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可以将9个省份的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归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为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这3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数值较大。第二档次为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山西省。这3个省份的地区生产总值数额较为接近。最后一个档次为甘肃省、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从总体的发展状况来看,处于第一档次的3个省份发展的较好,这离不开夯实的经济基础。第三档次的3个省份是9个省份中发展最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经济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自身的发展,支持各个规划、项目的实施。这9个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还是较大的,但是从每个省份单独的发展来看,每个省份大都保持着一定增长速度,其发展的经济基础较好。经济的稳步增长,为黄河流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为黄河流域发展实现“质”的转换提供了可能。
对于区域发展来说,劳动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要素。有了资本而没有劳动力,那是发展不起来的。对于任何经济活动和发展规划,只有在有充足劳动力的情况下才可以成功实施,所以一个地区要想发展自身,就需要有充足的劳动力。而且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投入的越多,那么产出就越多,发展的就更好。从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了黄河流域9个省份近10年的人口数,9个省份历年的总人口数在全国历年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为平稳,一直保持在30%左右。而这9个省份的人口差距非常大,有人口数高达到一亿级别的省份,也有人口在百万的省份。根据查询的数据,仍然可以将这9个省份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次为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这3个省份在全国所有省份里人口数也是排名靠前的。第二档次的为陕西省、陕西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档次的为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按照人口数划分的三个档次内的省份与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数划分的三个档次内的省份,除了甘肃省的位置不同外,其他一致相同。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数之间有一种内在联系,他们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人口多的省份经济也较高,其整体发展状况也就较好,人口数少的省份经济也就较低,其整体发展状况较差。
从黄河流域整体来看,其劳动力是较为丰富的,对于自身的发展来说劳动力基础是坚实的。尤其是山东省、河南省和四川省,在劳动力资源数量上优势很大。充足的劳动力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美中不足的是黄河流域内的劳动力大都为一些劳动型人才,对于技术型人才是急需的。一般来说技术型人才是稀缺的,这些人才大都聚集在北上广这些我国最发达的地区。许多省份近几年开始积极实施一些政策措施来引进技术型人才。劳动型人才可以为黄河流域发展打造夯实的基础,技术型人才可以为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良策,两种类型的人才共同为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可以说是人类的母亲产业,在远古时代,人们依靠农业来抵抗自然灾害,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农业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人类的传承和延续,是农业养活了人类,为现代文明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在现代社会,农业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社会的生产与发展离不开农业的支撑,它首先以农业为根基,在农业的基础上再进行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农业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也体现出了农业的重要性。农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粮食方面,如果农业不能提供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粮食和食品,那么人们就不会去参加生产生活,社会就无法发展。
黄河流域的9个省份在2020年的粮食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整体来看其农业基础较为不错。其中有两个省份是我国的粮食大省,在其中占据了接近一半的产量,分别为河南省、山东省。河南省2020年在全国粮食产量中大约占1/10。河南既有广阔的平原和土地,也有母亲河黄河水的灌溉,且河南省在七八千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农业时代,是我国农业历史最久的省份,因此其农业是较为强大的。山东省2019年的粮食产量为5447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大约占8.14%。山东省身处平原地区,在地形上占有优势,而且它的降雨量也大,适合粮食的种植。此外,这两个省份也都是人口大省,目前我国的农业还未完全实行机械化生产,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参与,而这两个人口大省在这方面也是极占优势的。
黄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土地、煤炭、水能、石油、矿产等资源,黄河流域在我国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较强的发展潜力。黄河流域上、中、下游的资源分布也各有不同,有中国的能源流域之称。黄河流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较为丰富,其为黄河流域的源头,中游地区煤炭资源较为丰富,下游地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此外,黄河流域也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在1990年黄河流域中发现的矿产数有114种,而在全国已发现的45种主要矿产,黄河流域就拥有37种,丰富的资源为黄河流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例如,黄河流域内的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一提到山西,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煤炭,山西也有“煤炭之乡”之称,可以说煤炭资源也为山西省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同时也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大量的煤炭资源供其他省份发展使用。山西省的煤炭外调量,从1949年外调的62外吨,增长至2018年的6亿多吨,70年来累计的煤炭外调量占全国省际净外调量的3/4。
近几年,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有着很好的发展势头。旅游业不仅可以促进和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帮助解决就业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旅游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并且人们在工作之余也会选择一些休闲活动来放松自己,而旅游就是很好的一个选择。例如每年的小长假,都是一次旅游高峰期,我国历年的旅游人次也是逐渐增加的,这对于旅游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发展机遇。
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分布着很多的文化遗迹,发展旅游业有着极大的文化优势。但是现阶段,大多数的旅游业还处于初级的发展模式,仅仅是让游客观山看水。如果仅依靠这种形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旅游业需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第一,旅游业应该呈现出多样化的内容。每个人游客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可以针对游客的需求不同发展不同旅游模式,如休闲娱乐型、运动探险型等,增加游客与景区景点的互动。第二,旅游业应体现景点的文化性。黄河流域内有着大量的文化遗产和古文化,如内蒙古自治区的游牧文化、戍边文化和草原文化等,山西省的戏曲文化等,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不同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特点形成不同的人文特色,实现旅游业差异化发展,让游客感受到每个景点背后的文化魅力,深入推进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现在游客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观山看景式游行,而是想要在旅游的同时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传统的旅游模式要进行变革、进行创新。例如西安,西安是四大古都之一,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而且西安也擅于结合现有资源对旅游业进行创新来吸引游客,如大唐不夜城体现了西安历史文化与特色发展相结合。此外,西安也采取新的旅游宣传方式,使得西安成为一个网红城市,其旅游吸引力也逐渐增强。黄河流域的各个省份可以借鉴西安发展旅游的经验,转变以往的旅游业发展模式,探索新的特色旅游业。
对于发展来说,生态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质量发展不仅仅包含发展经济,也包括生态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规律的发展。生态环境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息息相关,生态环境是先天形成的,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没有任何的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有些地区和国家曾经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促发展,但是之后为了弥补牺牲掉的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此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这也有悖于高质量发展的初衷。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长期以来都伴随着风沙、水资源等问题的困扰,因此要更加注重生态状况,注重环境保护。这样不仅可以使得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为黄河流域的发展提供能量和动力,还可以促进一些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各产业的环保意识,提高黄河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其范围内每个省份共同努力。每个省份可以结合自身的状况,与生态建设相结合,构建和规划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例如,河南省的“一轴两廊三带”的发展构想。“一轴”是指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轴,也可以说是沿黄经济带;“两廊”是指黄河生态谷走廊和黄河科创谷孵化走廊;“三带”则是指沿黄高端产业带、都市带和文化带[7]。这一规划也符合“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的根本原则。
随着科技的发展,飞机在我国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拥有机场的城市也越来越多,临空经济也应运而生。黄河流域每个省份都拥有机场,且有些机场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在全国机场排名中也可以取的较好的名次。发展临空经济,规划临空经济区可以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和高质量发展。首先,发展临空经济不仅节省运输时间且扩大运输距离。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的出现大大的节省了运输货物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缩短运输时间就是节省成本。对于那些对时间要求较为严格和敏感的产品来说,企业不仅可以更快地将产品运输到目的地,还可以把这些产品运送到其他更远的地区参与竞争,扩大自身商业版图。其次,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可以改变周围产业类型,促进产业升级。在临空经济的形成时期,主要是依托机场设施来进行的航空运输与航空制造活动,此时的产业主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导产业,随着临空经济的逐渐发展,会逐渐吸引到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也会对本地区产生促进作用,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也会逐渐变化。例如郑州航空港,吸引富士康落户本地区成为其龙头企业,为其自身的发展奠定了基调,之后一些配套企业也逐渐入驻航空港,并且带动了很多产业的发展。之后郑州航空港与其他地区企业展开合作,进一步扩大了自身的规模,并促进了郑州这个城市的发展。可以看出临空经济区对促进地区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因此黄河流域内的各个省份可以通过积极建设和规划临空经济区来促进其自身和整体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