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跨境电商发展下的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策略

2021-01-03 17:10:49张伟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市场营销跨境课程体系

张伟图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济南 250306)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企业不断增多,尤其是中小跨境电商物流企业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崛起。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通过对部分跨境企业的调研发现,企业认为大部分毕业生对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不足,解决跨境电商营销问题的能力不强,知识面窄,视野不具有前瞻性,人才培养滞后于行业发展。因此,学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要结合企业人实际才需求以及学生具体情况,采用创新有效的教学方式,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跨境电商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需具备技能

跨境电商不同于传统贸易交易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商业活动,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完成交易过程。跨境电商企业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产品和消费者个人数据,通过开展与客户无缝对接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完成市场交易,此过程需要理解与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理论,适应跨境电商模式,掌握互联网营销方式。总体来讲,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应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技能:

第一,语言运用沟通技能。跨境电商贸易对象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语言是跨国交流的工具,是跨境电商从业人员的基本功。但企业面对的用户并非来自同一语言区,一个营销人员掌握多门外语的可能性也较低,因此,借助现代技术和软件来消除语言障碍,也是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第二,熟练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电商的主要交易媒介是网络,跨境电商从业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应有所掌握,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和打造自身竞争力。

第三,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技巧。跨境电商本质上属于对外贸易,其基本流程与传统贸易业务流程是一致的,因此,有关外贸的交易准备、交易磋商,货物的包装、运输、通关等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具备。

第四,国际交流能力。自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各国政府都在致力不断优化电商营商环境,这就需要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对合作国的各方面情况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更为理性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和尊重各种差异。

2 现有高校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若干问题

(1)教学内容多以理论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践。目前市场营销教学专业理论的讲授较多,学生实践性不够,对理论和知识点多进行机械化的记录和记忆,缺乏一定的理解与感悟。营销课程教材缺乏新意,缺乏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经典案例。再加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少互动,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性带来较大的影响。由此,如何培养既掌握营销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专业能力,又能适应互联网大背景下国内外营销工作,具备国际化视野,市场开拓能力、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营销专业人才是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面临的挑战。

(2)专业技能教师需提高胜任力。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化培养渠道和体系来培养专业人才。具有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人员选择成为专职教师的可能性又极小,市场营销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市场营销专业师资力量本身往往实践经验不足,另有一部分教师来自其他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和专业性不高。

(3)教材以及教学课件与教学环境脱节。现在的世界瞬息万变,大数据、云计算、AI、共享经济、微商、电子商务、自媒体等新事物、新技术层出不穷,传统的商业模式早已不适应现在的环境。然而营销教材中,对于这些新的事物或新的营销案例,基本没有提及。

(4)课程体系建设需全面提升。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科学有效,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跨境电商营销是基于跨境电商平台之上的,这些平台需要真实注册,需要对真实产品进行操作,专业教师很难做到,缺乏亲身实践,也很难给学生更准确的指导。

(5)教师教学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堪忧。教师在大学教学中其作用不可替代,教师的积极性会对教学效果影响重大。有些老师教学工作与实践脱节。学生对市场营销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方面,一些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较差,中小学阶段学习主动性不强,到大学后,厌学的现象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学生由高中进入大学,原来的学习模式需要转变,在此过程中觉得不好玩,没兴趣,会降低学习积极性。

3 跨境电子商务背景下市场营销教学创新策略

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我国高校应顺应社会需求,把握行业动态、兼顾学生职业发展规划,将专业知识有机的融入到教学实际中,切实提高学生所学知识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综合业务素质的培养,提升学生毕业后服务社会的能力。市场营销具体教学中应以此为教学目标,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开展有效教学,以培养业务技能过硬,行业环境规律领会能力强的市场营销人才,构建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体系。

(1)学校既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素养。课程教学中,可应用多种创新方式引入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进行思考实践。结合授课内容也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把思想课程内容作为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不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格局,使其主动学习专业知识以及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2)提高市场营销教学的有效性。市场营销教学中,尽量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努力让学生对情景设立产生代入感,授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做到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更深层的理解。增加教学乐趣,让学生在利用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遇到一些问题时获得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积极思考,多渠道市场营销实践锻炼,做到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习信心。课堂上可适当引用一些案例和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相关教师应使用多种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做到学习过程不枯燥、有收获。

(3)建立完善教师培训提升机制。学校应鼓励教师多渠道学习,提升专业知识,提高社会实践水平,逐步积累专业教学经验,切实引导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解决遇到问题,打造一支专业过硬,职业素养高的教师工作团队。鼓励校企合作,可举办多形式交流讲座,邀请优秀企业家做专题讲解,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4)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性。学校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工作岗位,分解出各岗位的工作任务,提出合理要求及工作目标,组织各方专家多方论证,制订科学且具有前瞻性的培养方案。

(5)大力引进、培养相关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在学校现有的条件下,依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求以及现有师资资源基础,合理引进所需专业人才,健全完善引进人才使用办法,做到引进来,留得住,使用好。

(6)注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科学有效。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教育教学规律,在设置上应注重课程资源整合,重社会实践,利用多渠道,进行相关课程设计,科学有效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学校条件、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将所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7)学校和教师要不断探索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学校要积极引导老师向“双师型教师”方面发展,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设计和多方式教学,尽力提升教学效果,做到老师尽力教学生认真学的良好局面。

综上所述,学校需要对学生自身的应用实践能力进行提升和培养,以适应跨境电商环境需求。针对学生自身的兴趣来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潜能的激发,提升学生市场营销专业内部的实践性教学。从不同角度对学生市场营销学习的积极性进行提升,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对市场营销所学知识进行掌握,提高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能力,增加其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市场营销跨境课程体系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中国外汇(2019年20期)2019-11-25 09:54:56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中国外汇(2019年14期)2019-10-14 00:58:28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中国外汇(2019年21期)2019-05-21 03:04:14
新时代网络媒介下市场营销的创新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45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新农业(2017年22期)2018-01-03 05:46:01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5年20期)2015-04-16 05:57:22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