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易班创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1-01-03 17:10:49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2期
关键词:事务管理易班思政

陆 娇

(三江学院 江苏·南京 210012)

当今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他们热衷于使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产品,并且以积极的姿态普及推广这些产品。互联网时代给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也给教育者带来了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易班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载体,因势而动,应势而行,以其独特的“互联网+大思政”育人模式,与网络共建共享优势融合,适应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易班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教育,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大效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尤其是大学生的青睐。

1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

1.1 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缺乏启发性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讲道理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体系仍占主导地位。教育者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通过强制性的手段让学生被动接受,这种仅靠单向注入、强迫命令的方式忽视了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挫伤和压抑大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大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才能使科学的理论知识在其心中逐步内化为自身信念,最终形成牢不可摧的精神力量,从而提升其明辨是非、抵御诱惑、应对困难的能力。

1.2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时代感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未从社会形势和实际出发,贴近社会现实,缺乏时代感。在互联网快速崛起,信息爆炸的时代,“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成长在这一代的大学生思维更活跃,知识面更宽广,发展更全面,具备很强的学习求知能力,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明显且严峻的问题,其中不成熟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的重要性。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实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与手段。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表面化、形式化倾向,缺乏实效性。不少高校往往重理论教育,轻视渗透教育,未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事务管理中去,课堂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更是缺乏评价标准。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政实践能力的同向增强,让其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更好地将追寻中国梦内化为自身的成长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2 依托易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新媒体时代,网络无所不在,无人不用,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有利机遇,也提出严峻挑战。我们要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优势同网络共建高度融合,激发思政教育工作的活力和生命力,增强凝聚力。

“易班”作为教育部推广使用的大学生群体开放、共享、互动的多功能校园生活移动社区,承载着思想引领、着眼发展、融合服务、浸润教育的功能价值,成为引领校园网络新媒体传播矩阵的“三架马车”之一。易班的出现顺应了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依托易班思政教育将真正放进学生的“口袋”,思政工作才能“活”起来。

当前,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依托易班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如何利用好“易班”这个重要抓手和实践载体,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找到新路径,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题。它事关国家改革创新目标的达成,事关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事关高校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3 依托易班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在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传播主流价值观念,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易班”平台基于这一任务,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凸显了高校网络育人的本质要求,发扬了思政教育工作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路径。

3.1 强化易班思想引领的职能,拓展教育崭新阵地

“易班”作为崭新的思政网络教育阵地,要牢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通过文字、语言、图片等方式,积极开展主旋律宣传和正能量供给,方便、快捷地把主流意识形态迅速传递给大学生,帮助大学生坚守意识形态的正确方向,锤炼过硬的政治素质,从而更直接、更深入、更充分发挥易班思想价值引领的职能。易班上可开设时事政治政策解读和时政热点评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九大报告的新思想、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等理论观点第一时间传递给师生,实现高效思政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为舆论树立正确的航向,将网络思政的理念和内容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内涵式发展,做有态度、有温度的网络思政主阵地。

3.2 提高易班事务管理的便捷度,提升学生服务品质

吸引学生注册易班,鼓励学生使用易班,就要从贴近学生的需求出发,改变采取行政分派的强制手段推进易班建设的窘境,而是应立足校本化,扩宽易班学生事务管理的功能,将学校的教务、财务、图书管理、公寓管理等系统与易班高度整合,高效服务学生需求,方便学生成绩查询、办理请假、打卡、医保报销、图书馆资料检索,同时也方便学校信息实时发布、宿舍卫生评比、课堂出勤点名、评奖评优等日常事务工作的开展。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手段的信息化,必将极大程度地推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高效化的进程。

高校努力构建服务育人的教育新范式,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可搭建“一站式”学生事务服务大厅和易班学生事务管理线上平台,线上线下同步建设、有效配合,构建“双平台”交互发力联动机制。学生事务管理者也可以随时随地上到“易班”平台查询信息,获取数据,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捷开展各项学生事务管理活动,同时接受工作监督。以满足师生多元化需求为导向,提升易班事务管理的便捷,增加师生对易班的黏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能透过感官直达内心。

3.3 增强易班互动交流的优势,搭建平等沟通平台

从某种意义来说,师生互动交流、信息沟通是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亦师亦友,坦诚相待,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否则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易班重视师生的参与感,辅导员可以利用易班“微社区”开展与学生的良性互动,通过撰写形式多样、活泼幽默的育人“微文”,传递正能量,帮助学生了解时事政治,解读各类热点难点,解决共性认知问题。凭借易班互动交流的优势,高校可以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正面引导,抓牢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点。

易班还发挥了学生与学校间信息互通的桥梁作用,是学生及时获得学校官方反馈的主渠道。易班上可设置“权益维护”专题板块,学生若对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服务、宿舍管理等工作有任何建议和意见,可通过“易班”平台向学校及时反映,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快速回复,反馈处理结果。对于合理的诉求要全力予以解决,对于不合理的问题,学校也要予以解释说明,做好教育与价值引导。

3.4 发挥易班文化育人的内涵,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高校应把思想引领贯穿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同时将文化作为平台建设的内推动力,从“粗放型”的扩张建设转变为“浸润式”的内涵建设。依托易班,开展主旨鲜明,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符合网络思政特点的主题活动,保证时间维度上,能够常态化的教育和引领,涵盖爱国主义、军事理论、就业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等,用健康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

教育者要结合各高校发展特点,寻找易班文化与校本文化的关联,遵循“内容为王”的规律,将身边榜样人物和朋辈引领相结合,讲好身边的微故事,发现生活中的微感动,分享校园内的微美好。开展“易”学“四史”云答题活动,“四史”学习与知识竞赛相结合,形式新颖,寓教其中,引领学生将使命勇担在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喜好和不同需求,在易班提供的文化“盛宴”中主动选择个人喜欢的活动,学生和活动完美匹配,效果好。校园文化大餐既满足了学生的真实需求,又提高了易班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事务管理易班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完善“易班”建设探析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0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现代企业(2017年8期)2017-09-06 09:25:44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求知导刊(2017年2期)2017-03-24 04:36:19
综合事务管理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5
社会事务管理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