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2021-01-03 16:23:45林介千
课外语文 2021年34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林介千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莒溪中心小学,福建 龙岩 366212)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近年来,群文阅读凭借着自身优势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且逐步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方式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小学语文阅读有了更加广泛的实施路径。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呢?

一、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作用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夯实学生阅读基础

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会将一些存在共性的文章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整体性阅读。而就这些文章来说,不只是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还可能涉及教材以外的读物、书籍。这样,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面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以往的教材、课堂,而是进行了适当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内容,夯实学生语文阅读的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教学,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这点也是如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活动,能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将具有联系的文本有机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以及阅读,寻找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另一方面,在群文阅读中,学生不再是从某个角度出发,而是尝试从多个方面入手,与他人展开交流、探讨,互帮互助,共同解答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对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有利于丰富学生文化视野

群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施,除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外,还为学生带来了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使学生接触、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对其语文知识架构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在群文阅读中,学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章,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仅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且能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不必督促、约束,他们就会主动进行阅读,扩大自身的知识面。

(四)有利于发展学生自学能力

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集思广益,还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展开自主思考、探究,在锻炼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阅读质量。具体来说,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内容、类型不一的文本。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实际需要进行筛选阅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探知不同文本之间的内在关联,紧扣阅读目标进行归纳、总结,实现思维的发散,有效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阅读主题,锻炼阅读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群文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考虑的就是深入挖掘、解读语文教材,在此前提下整合文本,明确群文阅读的主题,使学生以整体的视角展开文本阅读。其间,学生需要找出文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阅读文本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主旨,把握文本内涵,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技能。例如,就《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普罗米修斯》这几篇文章来说,虽然讲述的事件各不相同,但都属于神话故事,彰显了古人在探索自然中勇敢无畏的精神、品质。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文本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与思考:“虽然上述文本讲述的故事有所不同,但是却有着同一个主题,即‘古人与大自然勇敢抗争’。”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群文展开深层次阅读,找出文本之间的相同之处。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辅助,学生对群文主题进行提炼与升华,对这些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大致了解这些文章的相同之处:以神话的形式彰显远古时期的先民从敬畏自然到改造自然这一转变。通过对神话类文本的阅读,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启发与教育。结束上述环节后,教师带领学生寻找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都是中国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则是古希腊神话故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中西方文明存在一定的“共通”性,即古人为了更好地生存,必须努力改造大自然、改造生活环境。总的来说,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确定阅读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阅读,领悟群文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以及思想内涵,有效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二)创设教学情境,训练语言能力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一旦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对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由此激发学生的群文阅读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群文阅读。众所周知,小学生年龄尚小,依旧以形象思维为主,与生硬的文字相比,生动的画面更易于吸引其关注,激发其兴趣。对此,教师可以将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起来,为学生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自主进入情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融入,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例如,就《狼牙山五壮士》《七律·长征》《开国大典》这三篇文章来说,蕴含着爱国精神,教师可以将主题定为“爱国主义”,带领学生展开群文阅读。为了加深学生对群文主题的把握,教师就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对上述文本中关于爱国精神的片段进行直观展示,使学生在生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文本蕴藏的思想和情感。结束上述环节后,教师可以将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对国家的情感,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为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组织拓展阅读,培养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落实到位。小学语文教材是经反复挑选、精心编制而成的,其中涉及不少国学经典,有着极强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中挑选一些内容、体裁相似的文本,将其作为群文阅读的素材,组织学生展开更具针对性的群文阅读。例如,对《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这几篇文章,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名著阅读会”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考虑到教材中提及的三篇文章都是名著的节选本,如果只是让学生阅读这些内容,那么学生就很难感知文本主旨、内涵,对人物形象的了解过于片面。如果阅读原著,那么能够对其形成更加全面、整体的感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的原著,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各项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为了有效避免对原著难以理解而影响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推荐少儿版读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在阅读的同时归纳名著的主题思想和内涵,进而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更深刻的感知。如此,学生从中获取了丰富的养料,受到了良好的感染与熏陶,明白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另外,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学生感受到蕴藏于其中的丰厚传统文化、美德,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未来学习、成长中更好地弘扬、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四)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审美意识

新时期背景下,教师需要在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的同时,明确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这一环节,从而实现主人翁作用的激发。例如,在《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童话故事”为主题,带领学生开展趣味实践活动。首先,要求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5~8人),从上述文本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重新改编、加工其内容,最终以童话剧的形式进行呈现。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小组表现得十分积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童话故事的人物、情节等展开了大胆的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并未完全放任学生,而是时刻关注学生的动向,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引导、帮助,使学生顺利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接着,将舞台交给各个小组,各个小组依次上讲台表演各自的童话剧。当上述环节结束后,教师鼓励各个小组交流、分享彼此的创作思路和过程,最后再根据学生的表演、发言情况加以有针对性的点评、补充,使学生的审美创造意识、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五)落实渐进阅读,提高阅读实效

小学生知识、经验有限,如果教师一味地对其进行知识灌输,那么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吸收、消化,这会影响群文阅读的实效。在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采取渐进式阅读法,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地展开群文阅读,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同时,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使群文阅读的功能得到良好的发挥。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三篇文章,通过提炼关键信息,将群文阅读的主题定为“自然风光”。在完成上述阅读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渐进式阅读法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感知上述文本,发现它们具有共同的主题,即“自然风光”,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全文,在阅读时大致感知文本内容;再深层次地阅读文本,尝试挖掘文本主旨、内涵,领会文本传达的思想、情感,由以往的单一学习逐步向综合感受多元情感转变。教师可以抛出引导性疑问,如“这些文章是基于何种主题思想进行创作的?在介绍‘自然风光’时,它们的侧重点有何异同?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等,在阅读时,学生可以结合上述疑问展开分析、探究,进而在把握单篇文本内容的同时,对群文思想、内涵有深入的理解。这样,群文阅读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革新,是渗透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重要渠道,不仅有利于优化整体阅读实效,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值得受到充分的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群文阅读的价值,并且积极发挥其作用,将其与阅读教学有机融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高质量的阅读活动。如此,则能够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创造优质环境。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2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群文活动
大众文艺(2018年19期)2018-10-19 09:27:44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